來源:在家ZAIJIA
ID:trendszaijia
衣櫃內部設計,JOJO發現大概有兩大派別:去繁從簡派 and 事無巨細派
去繁從簡派:在定製衣櫃的時候,他們往往不喜歡做太多功能區,比如放內衣的小抽屜、疊放T恤的小層板等,統統不要,越簡單越好。
INS博主hirayacco的步入式衣帽間,可容納一家四口的所有衣服、箱包、季節性物品等。
寬度為182cm x深度為273cm。在190cm的高度處安裝U形管吊架,再配合MUJI架子和收納箱結合使用。計劃隨著生活的變換更改布局。圖:INS博主hirayacco
只有一層隔板和一個掛衣杆的去繁從簡派衣櫃
他們的想法是,做那麼多的功能區,自己根本不會用。還不如等到入住後,根據自己的習慣再具體規劃,慢慢添置、增減配件。
這種靈活多變的衣櫃設計,你喜歡嗎?
事無巨細派:在定製衣櫃的時候,他們已經將衣櫃劃分好,哪裡放大衣、哪裡放配飾、哪裡放帽子、哪裡放換季衣物...都已瞭然於胸,並畫在了圖紙上。
設計師屋主CC家的衣櫥適合懶癌晚期,能用來掛放絕不會考慮疊放,所以根據不同衣物所需的高度,主要將衣櫃布置成上下區域都可掛放的設計。還有必備的小隔層和拉籃等。圖:設計師屋主CC
他們的想法是,這樣在入住後,就能「有的放矢」,將衣物束縛在一個專屬空間處,就不會到處亂放,以至於找不到。
這種一勞永逸的衣櫃設計,你喜歡嗎?
JOJO比較傾向於「事無巨細派」,但同時衣櫃中也要擁有靈活多變的區域。兩者結合,堪稱一絕,真 · 端水大師也。
吶,不管你是哪種派別,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衣服、再了解衣櫃。才能做到讓衣櫃一直保持整潔、好找好收、不會「吃衣服」。
一般衣服的長度和寬度,只有了解了這些尺寸,才能更好的將衣櫃分布好,才能知道自己的衣櫃寬度要預留的尺寸,懸掛區要設置的尺寸......
通過觀察衣服的尺寸,可以得出(也是設計師們總結出來的尺寸)PS:尺寸可能存在稍小偏差,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衣櫃的深度要在55cm到60cm之間(平開門衣櫃),寬度不夠寬,會導致衣服(比如厚的羽絨服等)放不進去。
如果是推拉門的話,深度要≥62.6cm,因為要預留出75mm~80mm的滑道位置。
拉直器 | 圖片來自屋主:Deeeeej
衣櫃一般是2.4m左右的高度,然後通過頂部加門板來實現通頂效果。如果想要高於2.4m的通頂效果,可以用拉直器來防止門板變形。或者選用好材質門板。
可做參考圖
知道衣櫃的大概高度,才能更好的分區。
# 衣櫃一定要分長衣區和短衣區,畢竟我們都喜歡懸掛收納法。
短衣區:90cm~110cm,用於掛置襯衫、夾克、衛衣等短衣服。懸掛收納最直觀、好找取,而且不會折壞衣服。
長衣區:120cm~160cm,用於掛置罩衣、長大衣、裙子等長衣。
超長衣區:>160cm,用於掛置長連衣裙等,下方可以靈活放置行李箱、抽屜收納盒等。
# 衣櫃最上方一般都會預留出換季衣物、雜物存放區。
雜物存放區:40cm~55cm,可以存放被褥或者不常用的大件物品,一般需要結合儲物盒整理收納,會整潔不少。
# 掛褲區其實很好用!
掛褲區:70cm~90cm,用於掛置對摺的褲子、裙子等。
圖片來自屋主:一枚性冷蛋
採用這樣可抽拉的褲架,直徑安裝到衣櫃中,不僅方便好找取,收納的褲子、裙子的數量都會翻倍。好用!
比這樣的褲架好用
這樣的褲架收納能力較差,有些浪費空間。注意二者區別。
# 疊放區不能沒有!
層板和層板間距在40cm~60cm,太小和太大都不利於放置衣物。
疊放區還是要有的,可以疊好後採用豎直收納的方式來收納,省空間又好拿取。
如果全部懸掛衣服,其實還是有些浪費空間的。宅sir感覺,那些讓你將衣物全部懸掛起來的,純屬不實際!
疊放區也可以放置一些小衣服,配合收納盒來使用。
# 抽屜可以有!
抽屜:高度一般在15cm~20cm之間,寬度一般在40cm~80cm之間。抽屜中可以放置百寶格,用來收納絲巾、配飾之類的。
PS:衣櫃最下方做抽屜,頂層抽屜上沿離地面要小於1250mm,如果是老人使用要考慮在1000mm左右;底層抽屜下沿離地面要大於60mm,衣櫃抽屜深400~500mm。
可做參考的圖圖。擁有長短衣區、褲架區、長衣區下方可靈活支配的區域、抽屜區。不過沒有上方儲物區,增設了鞋區。
知道了衣櫃中的各個功能區以及其size,就可以模塊化將其放進衣櫃中了。
配合衣櫃內分布三大等級:
· 不常用(衣櫃最上方為佳)
· 常用(衣櫃C位,中間區域)
· 不怎麼常用(衣櫃最下方比較實用)
然後明確自己衣櫃需要收納哪些物品,再來將其功能區分布開來,就像拼積木一樣,將功能區進行各種搭配組合:長衣區+抽屜;短衣區+隔板;短衣區+褲架;抽屜+隔板......
比如你需要收納包包,就需要多做些疊放區來放置包包,比較精緻且不容易磨損。
比如你需要收納很多小飾品,最好做些小抽屜,方便收納和選取。
比如你需要收納很多貼身小衣物,可以用小抽屜或者疊放區。
總之,需要了解自己,才能設計好自己衣櫃。知道了原理,開始實踐吧,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實踐的,會更直觀。
01
膠囊衣櫃
從左到右:飾品區、春夏區、秋冬區 | 圖片來自屋主:一枚性冷蛋
這是屋主一枚性冷蛋自己設計的膠囊衣櫥EXCEL圖(宅sir也要學習這個新技能)。
屋主將自己的衣櫥分為了三個區域:飾品區、春夏區、秋冬區。配合天馬收納抽屜、宜家思庫布收納盒、褲架、髒衣籃等收納物品將衣物收納整齊。
同時利用戶型牆面不平的深度差,正好可以打一面放衣服的深衣櫃 + 放飾品的淺柜子,把無處收納的飾品們收納起來。
飾品區細節圖 | 圖片來自屋主:一枚性冷蛋
第一層收納墨鏡、手錶、手鍊,第二層收納項鍊、毛衣鏈和胸針。
衣物收納區,採用懸掛+疊放的方式。在掛衣區下面用2組天馬抽屜,將T-shirt、打底毛衣、外穿毛衣等不太方便掛起來的衣服,軟糯衣物捲起來,硬質衣物疊起來,放在抽屜裡依次收納好。
屋主在臥室的備用衣櫥,主要儲放被子、大件外套和穿搭頻次沒那麼高的衣服們。
比如最左邊衣櫃收納秋冬的大衣、羽絨服和長裙,下面是一個超級大的收納布箱,收納一些不常穿的衣服和旅遊時才會穿的衣服。JOJO感覺這樣衣櫃的屬於「事無巨細型」,很明確又好用。
02
簡單好學衣櫃
用壁掛收納系統替代衣櫃 | 圖片來自屋主:張芮僑
屋主張芮僑的衣櫃就很簡單了,主要選擇了宜家的艾格特衣物收納系統+帘子搭了一個步入式衣帽間,比傳統衣櫃更環保一些,也省掉了櫃板,增加了收納容量。
圖片來自屋主:張芮僑
上半部分用來掛衣服,下面的拉籃用來放疊好的衣物,最右側的空閒區域還能放得下掛燙機等。JOJO看了,竟然也覺得很好用、又簡單好學。
03
薄衣櫃
圖片來自屋主:JOJO
屋主JOJO家的衣帽間功能很齊全。特殊的地方在於,由於戶型原因,為了不壓縮玄關的空間,將衣櫃做成了進深22cm的薄櫃體,不過也完全不影響收衣服,反而還會更容易找。
圖片來自屋主:JOJO
疊放區挺多,也挺特別,用來放置衣物,主要採用卷折的方式來收納;還有一些包包。
圖片來自屋主:JOJO
小件衣服和一些首飾,被放到了下方區域。如果讓宅sir來使用這個衣櫃,一定會弄亂,因為不喜歡疊衣服。
不過屋主說了:「掛衣區和疊衣區的比例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分配的。一定要結合自己的使用習慣,別人的方法雖可借鑑,但量身定製才最好。」
看來,之所以自己家的的衣櫃會「吃衣服」,放進去就找不到了。原因有三:一是尺寸不合理;二是功能區分布不合理;三是不了解自己!
所以,是不是要重新規劃下自己的衣櫃了呢?
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衣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