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南歌》目前已經連播結束,奇女子沈驪歌和彭城王劉義康兩人之間,相知相守,攜手與共,保家衛國,演繹了一段感人肺腑、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固然賺足了觀眾的眼球,他們身邊的王妃——謝韞之,卻也博得了大家無數的眼淚和同情。
謝韞之,她出身於士族大家,識大體,明大義,溫婉優雅,端莊大氣,寬容大度,對上以孝,對下以公,是一個完美的女子。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可就是這樣一位美麗典雅的女子,如夏荷一般的清新,如秋花般嫻靜,默默地愛著彭城王,卻終究徒手摘星,愛而不得,留給我們無盡的嘆息。
(一)
謝王妃愛彭城王嗎?愛,愛得如大海般深沉、暗夜般靜默。
謝王妃就像是別人家的孩子,乖巧、安靜、淡然;在注重名望和嚮往權勢的士族家庭裡,她從小就被教導得循規蹈矩,謹言慎行,哪怕是「食不過三」這樣細微的規矩,她都從來沒有逾越。
儘管是政治聯姻,她卻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夫君,為了維護自己的丈夫,她甘願冒著被太妃指責她無德的罪名,多次幫彭城王隱瞞行蹤。
她識大體,明大義,懂得彭城王所做所為,都是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為了維護自己夫君的新政,她不惜忤逆自己的兄長,與自己的兄長反目,最終親手將自己的兄長送進監獄。
張愛玲說過「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去,然後開出花來」。
她就是這樣靜靜地愛著彭城王,沉默而卑微,她會看著地上兩人同行的影子,而芳心竊喜,心滿意足;她作畫,畫中都是她夫君的身影:她會畫彭城王的背影,會畫兩人的大婚,也會畫兩人同行時,自己仰視他的模樣。
(二)
可彭城王愛她嗎?不愛。彭城王對她只有忽視、迴避、冷漠,沒有愛,最多只有敬。
因彭城王不願見謝王妃,孫太妃就規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作為他們的合寢日。於是,謝王妃便苦苦期盼這兩天的到來,到了這兩天,她精心準備好了飯菜,派人去請彭城王。可是,日思夜盼,盼來的確是侍女帶回的敷衍和託辭:王爺病了,王爺累了,王爺有事在忙。
彭城王查私鑄坊時,竟陵王私自調兵,孫太妃為了保住兒子,向王妃下藥,以拖延彭城王。彭城王也只是看了看昏迷的王妃,幾次三番欲離去,但都被孫太妃攔住。
謝王妃虛弱地醒過來,看到彭城王焦躁地在自己身邊,萬分欣慰,她對彭城王說,自己沒事,叫他有事去忙,萬不可耽誤。彭城王便毫不猶豫地轉身即走。
在他的眼裡,家國大事和王妃愛情,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為什麼彭城王不愛謝王妃呢?除了他厭惡這段政治婚姻外,更因為他的心裡已經裝滿了沈驪歌,那個行事瀟灑,光鮮熱烈,酣暢淋漓的女子。
茨威格曾經說過:「愛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
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不平衡的感情大多不會長久;愛得太卑微,往往得不到尊重和幸福,最後能得到的也只是傷痕累累;愛情這場持久戰裡,勢均力敵才是正確的愛情之道。
(三)
陸小曼的第一任丈夫王庚就是愛得卑微的又一例子。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他用盡一生摯愛,寵著陸小曼,終究是徒勞;一腔的痴情愛意,終究還是敵不過熊熊的野火熱焰,陸小曼奔向徐志摩,義無反顧,再不回頭。
我們只能慨嘆,愛情是盲目的,愛情也是相互的,一方再努力,也只是徒勞。
而一生相愛相守,惺惺相惜,相互扶持,勢均力敵的愛情就可以得到完美的幸福。
《圍城》的作者錢鍾書和楊絳,兩人就是平等尊重的愛情。兩人相愛相惜,相敬如賓,執子之手,白首偕老,是愛情的典範。
兩人在婚後,一直保持一種「朋友」的對等關係:兩人酷愛讀書,讀完後,交流心得,比賽誰看得多;錢鍾書可以早起為楊絳做早餐,楊絳則是毫不吝嗇她的讚美,說這是她一生中吃過最好的早餐。
一次,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的一段話,描繪了最理想的婚姻: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曾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錢鍾書一聽,當即回應道:「我和他一樣」,楊絳也答道:「我也一樣。」
(四)
曾經,某論壇發布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投票:「性別互轉一下,你是男生(女生),你會愛上你自己嗎?」超過90%的人都選擇不會。
究其原因,主要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性格無趣,不夠聰明,學歷不高,家世不夠富裕,等等,不一而足。
當很多人面對愛情時,或多或少都會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在愛情的世界裡,只會遠遠地看著,卻不敢靠近;或在不對等的愛情關係裡,戰戰兢兢地乞討著愛情。
而為了得到愛情,很多人往往拼命討好對方,認為這樣就能留住愛人的心,就能得到愛情。
心理學方面,這種人格,被稱為九型人格中的「付出型人格」。這種人格,常常會過於重視別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身的需求——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舔狗」式愛情。
這種不對等的愛情模式,它們的共同特徵是:
1、一方比另一方主動的付出要高出很多。
在這樣的愛情裡,一般是一方主動付出,任勞任怨,默默無言,而另一方往往是欣然接受,毫無感覺,毫不感激,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情況,時間長了,主動的那個人往往會覺得身心疲憊。可是對方會感激嗎?未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努力得不到的,除了愛情。愛情,不是付出了就會有回報,它並不符合天道酬勤定律。
2、 熱情似火對冷若冰霜。
「舔狗」式愛情中,你為他牽腸掛肚,他對你視而不見;他發信息給你,你秒回,你發信息給他,他輪迴。
在這樣的愛情中,一方越把自己的身份降低,在對方的眼裡價值感、存在感就會越低。他並不會因為你的卑微而更加尊重你,感激你;反而,你越卑微,你的付出就會顯得越廉價。
因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你自以為給對方的是最珍貴的東西,可在對方眼裡,卻是一文不值。
3、 抱存無望的幻想。
在這種愛情模式裡,一方經常抱著這樣的想法,把自己的卑微當成偉大,把眼前的境況當做暫時的,以為用自己的執著,最終能感動對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是能最終到達幸福的彼岸,殊不知,幸福的那端,永遠是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
「舔狗」式愛情中,不知不覺,很多人都會陷入這樣一種結局,甘願為對方犧牲一切,為了愛情傾其所有,到頭來,卻只感動了自己。
4、 無底限的包容。
感情中人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犯錯可以溝通、可以爭吵、也可以包容,但是最終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改善兩人的關係。
但「舔狗」式愛情中,一方往往過於缺乏安全感,為了留住對方在身邊,而沒有底線和原則的無限縱容對方,你縱容,他無視,卻令自己陷入更加卑微的境地。
(五)
那麼,如何才能走出卑微的愛情模式呢?
心理學諮詢師武志紅曾經說過:「每個人在愛面前都是自卑的,徹底化解自卑,只有一個做法——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1、要敢於正視自卑的問題
羅曼羅蘭說過:生活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一點很重要,人總要面對現實,不能一輩子躲在空中樓閣裡而自欺欺人,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直面問題,自我剖析,雖然殘酷,但只有這樣,認真面對,直視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否則一切無從開始,又談何解決?
自卑只是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時候,認真面對,拋下自卑,讓內心充滿陽光,才能堅強如昔,一往無前。
2、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張愛玲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天涯何處無芳草,沒有必要為自己設置一個囚籠,而把自己關起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正確的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的一面,也許我不富有,但我很善良;也許我不優雅,但我懂感恩;也許我不英俊,但我有擔當。
雖然,在你的世界裡,我一無是處,但是,相信在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一定有一個他在默默地為我而等待。
3、努力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給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精神上的幸福,這只能靠你自己,永遠如此。——周國平
在愛情的世界裡,不要做一枝攀援的凌霄花。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無謂地寄托在別人身上。安全感,首先只能自己給自己,把空虛害怕,自艾自憐的時間,好好用來充實提升自己。
一份穩定的職業,銀行卡裡足夠的餘額,一份安然淡定的氣魄,只有這些才給你足夠的底氣,才能賦予你一副強大的盔甲,迎接人世間的風雨,勇敢追求你的愛,自然,卑微也就隨風而逝。
(六)
作家張小嫻說過:「無論你有多好,總會有不珍惜你的人,幸好,到了最後,所有不珍惜你的人,都會成為過去。」
《錦繡南歌》中的謝王妃最後也放下了執念,走出了王府,走向了新生,遇到了一群孩子,教他們認字,教他們學畫,做她喜歡做的事,這也許是她最好的結局。
在現實中,愛情同樣絢麗美好,值得嚮往,值得追求。但是在愛情的漫漫長路上,有些人,儘管光彩靚麗,卻不適合你,不值得你珍惜和追求,在這樣的愛情裡,你無需仰視,刻意討好,曲意逢迎;在愛情的路上,只有和你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相愛相守的人,才能與你攜手一生,白頭到老,走到最後。
你只要靜靜等待,慢慢尋找,也許有一天,那個最合適你的人,就在燈火闌珊處,靜靜地候著你,輕聲地對你說聲:「嗨,原來你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