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粉無雞」的局面即將結束。將於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雞粉調味料》標準中規定,雞粉中總氮含量不低於1.4g/100g,其他氮不低於0.4g/100g。一些雞肉含量不「足份」的雞粉將難逃出局的命運。
由於市場競爭劇烈,加之沒有行業標準規範,部分生產企業的雞粉產品主要是以澱粉或糊精、食鹽、香精、色素等調配生產出來,其中一些甚至完全不含雞的成分,名不副實。廣東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分析說,如果不用或者少用雞肉而使雞粉中氮的含量達標,只有兩種辦法,一是加入動物肉,二是加入豆類物質,但是第一種辦法會因為加入肉類的不同而改變雞粉的風味,變成其他風味的調味品,如「牛肉粉」、「鴨粉」等,後一種從植物提取氮再加入雞粉中的方法會比直接用雞肉的成本更高,廠家顯然不會選這種虧本的辦法。品質差、規模小的企業將難逃被市場自然選擇而被淘汰的命運。
(責任編輯: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