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兼職難防「暗箭」:線上線下雷區多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調查動機

  暑期又至,不少大學生開啟假期兼職模式。然而,暑期兼職並非一些大學生想像中那麼容易,幾乎每年暑期總會出現大學生兼職被騙的事情。經過相關部門的治理、媒體的曝光,如今的大學生暑期兼職市場是否規範?《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大學生網上兼職「刷單」被騙,網絡維權再次入陷阱;

  西安倆女生暑期打工被騙,諮詢公司收押金後關門;

  合肥大學生暑期兼職遭遇「黑中介」,要工作先付押金;

  ……

  傳統印象中,一說起大學生兼職,人們會想到的是家教、促銷。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大學生兼職類型也五花八門。可是,在這五花八門背後,卻是各種「暗箭難防」。

  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為期4天的暗訪。

  網上兼職「雷區」不少

  《法制日報》記者在蘋果AppStore搜索「兼職」,出現數十款兼職軟體。

  「這些兼職軟體大同小異,他們只是做一個平臺,上面都是別人發布的兼職信息。這些兼職主要分為兩類:線上和線下。線上兼職多為『刷單』、建微信群發淘寶天貓促銷券、給其他App註冊新用戶並綁定銀行卡、搜索關鍵詞等;線下兼職多為發傳單、送餐等。」中國傳媒大學大三學生周林告訴記者,今年暑假決定不回家的他,對暑期兼職慎之又慎,「因為套路太深了」。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打開一款自稱適合學生的兼職賺錢軟體。在「微任務」板塊,內容都是註冊軟體獲取報酬的任務,如註冊「京東白條」標價10元1次,註冊銀行信用卡標價22元1次。記者嘗試了註冊「京東白條」的任務,在記者試圖提現時,發現要綁定支付寶信息,且至少完成20元的兼職工作才能提現。

  在周林的介紹下,記者發現一種兼職模式:「轉發文章賺閱讀量」。

  「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平臺上的文章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別人每點擊一次,你就能掙6分錢,一個月下來能掙100多元。」周林說。

  記者隨後下載了這款「轉發文章賺閱讀量」的軟體,登錄後發現,軟體中供分享的多為關於健康養生、人生雞湯、情感關係的文章。

  「平臺鼓勵用戶通過『師徒模式』拉更多的用戶下載軟體,兩個用戶結成師徒關係後,通過分享文章獲得的收益互相分成,徒弟越多,師傅獲得的分成也越多。」周林說。

  記者注意到,這款軟體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話術吸引「徒弟」加入平臺、哪些文案可以吸引自己的微信好友點擊瀏覽。

  「做了一段時間後,我感覺這種會員等級關係與傳銷組織中的『拉人頭』很相似,我現在已經不幹了。」周林說。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在多個兼職軟體上發現了招聘微信群群主的介紹,於是添加一名招聘方的微信了解情況。

  對於這種招聘微信群群主的兼職,招聘方是這樣介紹的:

  「我們是正規的淘寶天貓商家合作夥伴,淘寶商家推廣他們的產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發布優惠券,引導客戶消費。而成為我們的代理後要做的就是幫商家把優惠券發給更多的用戶,增加交易量,我們從中抽取佣金作為我們的提成。商家賺取利潤,代理抽取佣金,客戶獲得優惠,這是一個三方互利的事情。不限時間,不收任何費用,只需要你建微信群拉滿60人就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伙人,然後安排機器人進群發優惠券,別人通過優惠券回淘寶購買商品能省錢,你能獲得佣金」。

  按照招聘方的介紹,此類兼職收入不菲,「佣金大約為賣出去每個商品價格的10%至30%」。

  在記者暗訪過程中,一些受訪大學生表示,他們青睞網絡兼職是因為,這類兼職給人的印象是坐在家裡就能賺好多錢。

  「網絡兼職是兼職騙局的重災區。暑假那麼熱,大家不想頂著太陽出門兼職,想窩在家裡又想有錢賺,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曾經在網上兼職做錄入員的北京大學生秦皓軒對記者說,「曾經有一類兼職就是做一切跟電腦打字有關的工作,比如快遞單錄入員、小說VIP章節打字員、作者手稿錄入員,日均保底80元至200元」。

  「當時我算了筆帳,按照日入200元算,一個月四捨五入就是6000元,已經超出了很多應屆畢業生的月均工資了。但經歷了才知道,裡面都是套路。」秦皓軒向記者回憶說,「一個人拉你入群,一個人給你洗腦,等你相信打字就可以日賺200元時,他們就會說你需要一個序列號、身份碼、兼職資質等各方面證明,需要交99元、199元、299元、999元不等的報名費,報名費越高,接的單越優質。你想想,只要5天你就賺到1000元,於是爽快交報名費。然而,等你交完錢,他們就把你拉黑了。」

  線下中介騙你沒商量

  除了線上招聘兼職,校園招聘廣告也是不少大學生尋找兼職的重要途徑。

  以北京在讀大學生的身份,記者根據校園廣告,找到一家招聘校對員、判卷員的中介機構。對於具體工作,接待人員介紹說,「判卷就是給教育機構判試卷,有標準答案,比較簡單。主要是中小學生教育機構自行組織的考試,我們進行判卷」。薪酬則是「判卷是根據場次來定的,一般的話全天是160元」。

  對於中介費的問題,這家中介機構的接待人員稱:「第一次做會有一個服務費用,按年限算,半年200元,一年230元,終身260元。半年就是每天給你安排工作,安排半年;一年的年限就是安排一年的工作;終身的就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

  記者:我交了費就可以馬上給我安排工作嗎?

  接待人員:工作是可以保證你的,不用擔心,咱們做了6年了。當天報名,當天晚上收到信息,想做的話明後天就可以開始,每天都會給到你3個至6個工作任你選擇。

  不過,不少大學生向記者反映,看似正規的中介機構卻很可能是「騙你沒商量」。

  「一些校園兼職中介機構之所以被稱作『黑中介』,是因為它很『黑』。有別於正常收錢幫你介紹工作的中介,『黑中介』的唯一目的就是如何從你身上『薅羊毛』。他們會以各種各樣的名目招聘,打出高薪、日結、超簡單的幌子來吸引單純的學生。」周林舉例說,比如說有一種是兼職圖書管理員,「中介說工作極其輕鬆,只需要負責整理書籍,空閒時間還可以喝茶看書,而且一天只需工作4小時,工資卻開得很高,比如每天200元至300元。我的一名同學去應聘才發現,一般圖書館很少需要兼職,多數是開展活動或者招募志願者來整理書籍。這類兼職大多是收費項目的套路」。

  此外,還有一種中介便是「掛羊頭賣狗肉」。

  「前年冬天,我在學校裡看到一則廣告,說是西安一個大型書店招兼職,一天工資200元,我和一名舍友就一起去了這家書店,但書店工作人員說他們從沒發過這樣的兼職信息。後來,我撥打小廣告上的聯繫電話,才發現是一個中介。因為當時的確想找一份兼職,我就去中介那兒面談,對方讓我交了管理費、籤了合同。等到說具體兼職工作時,對方說安排的兼職不是廣告上的,反問我們願不願意做。」在西安就讀的女大學生顧曉對記者說,「中介提供的兼職工作與廣告上的差距實在太大,我提出不做兼職了,問能不能退錢,結果被對方果斷回絕。」

  「刷單」兼職市場火熱

  除了網上各類在線兼職、校園兼職,還有一類兼職市場可謂相當火爆——網絡「刷單」。

  在一些網站上,有不少諸如「網上兼職,時間自由,一部手機就能搞定」的廣告,其中有不少就是網購平臺「刷單」兼職。

  根據一家網站上發布的招聘兼職信息,記者添加了發布者的微信。發布者很熱情地介紹了兼職情況:「我這邊有拍單和打字兩種基礎職位,培訓主持和管理高收入的職位。其實會網購就會拍單,兼職流程和平時淘寶購物是一樣的,只不過刷單付款是賣家付款而已,我們只負責下單就好了。」

  發布者介紹說:「打字的基礎職位,只需把主持發來的圖片上的文字轉換成可以編輯的文本格式,然後發給主持,就可以收佣金。刷單和打字,每天賺個幾十元的零花錢還是穩穩的。當然,如果你想要更高的收入,還是需要考慮高等級的職位。培訓職位就是帶新會員上手,帶會一個新人可以得到15元的工資。培訓工資很穩定,日收入達90元至200元。主持職位就是幫商家放單,每單抽取50%的佣金。主持工資比較高,日收入幾百元甚至破千元也有可能。管理職位負責打理群裡的一些日常問題,經過培訓以後可以上崗,每月底薪3600元+獎金。」

  此後,記者又聯繫了一名兼職信息發布者,這名微信名為「科科」的發布者介紹說,時下比較熱門的「刷單」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刷單」人員聚集在私密的QQ群裡,由管理員發布「刷單」任務,群成員在淘寶中搜索寶貝並拍下付款,這種方式往往是管理員事先將「佣金」「貨款」打給「刷單」員。「佣金」就是「刷單」員刷完這單所得的工資,而「貨款」則是拍下商品所需的實際費用。

  隨後,記者通過「科科」交了159元的會費,獲得普通會員資格。7月5日18時左右,記者被拉入一個微信交流群。到7月7日10時,又相繼有25人加入這一微信交流群。在此期間,「科科」發給記者一個培訓人員的QQ號,要求記者加該QQ號參加培訓。很快,培訓者發來信息:你好,我是路路培訓,下面由我帶你做實際操作,現在開始都不需要再交任何費用了。之後,培訓者發給記者兩個20餘兆的PPT格式培訓材料,一個名為「必看培訓:電腦做單流程(最新)」,另一個名為「必看培訓:手機做單流程(最新)」,並要求看完後再聯繫他。

  「刷單」培訓過程結束後,培訓者要求記者填寫資料。記者注意到,會員需要填寫QQ號碼、身份證信息、手持身份證半身照以及視頻認證照片等,這些屬於必填項目。對於記者提出的「填寫此類資料風險太大」的問題,「科科」回覆說:「因為入職以後是不需要自己花一分錢拍單的,都是商家自己付款。因為平臺沒有上限一天做多少任務。如果一旦發生騙子的事情,我們可以用於報警找到操作的人。」

  為避免風險,記者最終未填寫以上資料,也未能加入QQ任務群。

  面臨信息洩露風險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聯繫到在北京從事電商行業並了解網絡兼職的林建。

  在林建看來,大學生兼職「刷單」常會遇到三種情形:第一種是買號入會被騙錢;第二種是交錢入會後,預計的收益沒有宣傳的那麼高,感覺自己受騙;第三種是在「刷單」過程中碰到不良商家,一般情況是做高佣金低操作的任務,然後讓你購買充值產品。

  大學生在兼職「刷單」時,還會被要求填寫詳細資料信息,對此,林建說:「到最後,這些信息除了被打包販賣。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的用途。」

  「一個大的『刷單』平臺少則幾千人多則上萬人,這些『刷客』的信息不拿白不拿,既然平臺要掙錢,為什麼不通過販賣信息這一項再多掙點呢?通常,『刷單』平臺為了打消你的疑問會告訴你:收集以上信息是為了保證你不會詐騙,保證平臺上放單商家的利益,一旦商家受騙可以用以上信息來追索你以及在所有平臺封殺你。」林建說,「最後為了讓你更加相信,平臺還會進行視頻驗證並進行截圖。如果你提交不出這份東西、信息缺少,平臺會說沒有這東西就不能進行下一步,你看著辦吧。於是尋求兼職的大學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在網絡兼職過程中,不少大學生都反映,此類資料表格種類繁多,填寫條目也越來越多,甚至包括支付寶首頁截圖、QQ安全中心規定操作截圖、個人生活照、微信或QQ定位截圖等個人信息。

  對此,林建解釋說,「可以利用兼職大學生的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通常情況下,人們只會註冊一個帳號,但擁有了你的身份證,特別是身份證正反面信息後,就很容易用你的名義開通支付寶。所以,網上才有不少販賣帳號的商家,這裡面也許就有用兼職大學生信息註冊的帳戶」。

  「刷單」本就是一種侵犯消費者權益、影響市場秩序的行為,而且還面臨個人信息被洩露的風險,對於這種兼職工作,身陷其中的大學生是怎麼看的。

  「我覺得這不算違法吧,頂多算是違規。那麼多人都在幹這個,我也管不了那麼多,能賺到錢就行。」在上述「刷單」的微信交流群裡,一名在校大學生表示。

  記者了解到,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抱有類似的看法——「刷單」被定義為「不對」的行為,但不至於觸犯法律紅線。

  在一些「刷單」兼職微信交流群,不少在校大學生雖然覺得「刷單」是違法行為,但是「法不責眾」,大家都在做,所以自己也就「隨大流」。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司法解釋中對網絡犯罪行為進行了界定,明確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對此,北京律師徐松認為,「刷單」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此外,「刷單」行為也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在「刷單」行為中,賣家通過「刷客」的「作弊行為」提高自己的信譽,造成商品熱銷的假象,引誘其他消費者購買,這種不正當的手段導致市場混亂。

  徐松認為,大學生兼職市場亂象不少,既有傳統的中介騙局,也有一些遊走法律邊緣的網絡兼職業務。大學生需要提升法律意識,一方面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避免因兼職觸碰法律紅線。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不法中介的整治力度。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大學生為化名)

  □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戴夢嵐 韓朝陽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暑期兼職難防「暗箭」
    製圖/李曉軍調查動機暑期又至,不少大學生開啟假期兼職模式。然而,暑期兼職並非一些大學生想像中那麼容易,幾乎每年暑期總會出現大學生兼職被騙的事情。經過相關部門的治理、媒體的曝光,如今的大學生暑期兼職市場是否規範?《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大學生暑期兼職「陷阱」多:找中介、交押金、籤協議需謹慎
    受訪者供圖  招聘網站上遇黑心中介 被騙只能「啞巴吃黃連」  在與劉銘家相距2000多公裡的四川成都,鄒帥也遭遇了兼職騙局。8月初,四川農業大學學生鄒帥和同學想利用假期賺點零花錢,在某信息分類網站上搜索到奶茶店臨時兼職工作,兩人按照上面給出的地點去面試,才發現並不是什麼奶茶店。
  • 大學生暑期兼職「陷阱」多:高報酬誘惑大,律師提醒要籤協議
    圖為大學生暑期收到了虛假兼職簡訊。受訪者供圖招聘網站上遇黑心中介 被騙只能「啞巴吃黃連」在與劉銘家相距2000多公裡的四川成都,鄒帥也遭遇了兼職騙局。「凡是要交錢的兼職,都不要輕易相信,沒有那麼多高薪不累的工作,不要好高騖遠。」採訪最後,鄒帥對兼職大學生說了自己的感悟。圖為大學生暑期兼職被騙取費用的轉帳記錄。
  • 大學生封校期間做線上兼職,帶動靈活兼職浪潮
    疫情雖得到有效控制,但在依然存在反覆的形勢下,對高校師生校內校外進行有效的科學管理,確實有待解決。面對封校管理,大學生們的負面情緒也比較多,能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但並不認同這樣的管理方式,表面看是起到了管控作用,但實際上並沒有阻斷與外界的接觸,形式化的方法只是做到了讓學生「寸步難行」,徒增學生的生活難度,僅此而已。
  • 河北:「線上+線下」暑期社會實踐同樣精彩
    河北省各高校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暑期社會實踐新模式「線上+線下」:社會實踐同樣精彩「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河北省各高校紛紛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新模式。這種社會實踐新模式是怎麼開展的,效果怎麼樣?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大學生家教從線下到線上:機遇與風險並存
    近日,大學生張俠(化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他在線上兼職當家教3個月,辛辛苦苦掙了1萬多元工資,至今還未拿到手。他兼職的名為「學霸一對一」的在線教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被曝陷入財務危機。
  • 線上賺錢平臺 線上賺錢app 線上賺錢方法 線上賺錢兼職
    兼職群|兼職貓|兼職網|兼職日日結|兼職賺錢日結|網絡兼職|在線兼職|兼職寫手|周末兼職|找兼職|副業兼職|打字員兼職|文案兼職|錄音兼職|學生兼職群|學生兼職賺錢|學生兼職打字員|學生兼職日結兼職工作招聘|學生兼職平臺|學生兼職打字員|學生兼職群聊加入|大學生兼職平臺|學生兼職免費|學生網上兼職工作|學生兼職賺錢
  • 暑期兼職 當心被坑
    「時間自由,工資日結」「急招前臺」「招聘學生發傳單,工資80元/天」……暑期已至,不少大學生紛紛利用暑期打工兼職。對學生來說,暑期兼職既能掙零花錢,又可以積累社會經驗,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然而,各種各樣的兼職信息不乏騙局和陷阱,令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防不勝防。
  • 線上手機兼職 線上賺錢平臺 線上賺錢平臺大全5215
    兼職群|兼職貓|兼職網|兼職日日結|兼職賺錢日結|網絡兼職|在線兼職|兼職寫手|周末兼職|找兼職|副業兼職|打字員兼職|文案兼職|錄音兼職|學生兼職群|學生兼職賺錢|學生兼職打字員|學生兼職日結兼職工作招聘|學生兼職平臺|學生兼職打字員|學生兼職群聊加入|大學生兼職平臺|學生兼職免費|學生網上兼職工作|學生兼職賺錢
  • 暑期兼職多陷阱 有大學生沒幹活先被收「保證金」
    暑假到了,不少在校大學生想找份兼職掙些零花錢,但一不小心就進了「坑」。本是翻譯劇本,交了保密費後對方就不知去向;看似收入不菲、提成頗豐的網絡主播,應聘後交完保證金就被對方拉黑;計件手工看著穩妥,交了材料費對方也失聯;號稱操作簡單的網購刷單,在對方一步步「誘惑」下給陌生帳號匯了款……對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兼職坑太多,交錢需謹慎。
  • 機械工程學院線上線下開展2020年暑期家訪活動
    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7月14日至19日,機械工程學院線上線下開展了2020年暑期家訪活動。    7月14日至16日,學院專、兼職輔導員,部分專業課教師在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嵐帶領下,赴合肥、蕪湖、馬鞍山轄屬區縣對10戶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走訪。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線上線下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 通訊員 郎蕊 張鵬飛)8月1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調研活動啟動。74名博(碩)士生即將在10餘名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帶領下,奔赴黃河流域三江源地區、河套平原和黃土高原等區域,設立基礎資料庫固定觀測點,集中開展調研活動。
  • 微調查:大學生暑期兼職 主播最賺錢
    原標題:大學生暑期兼職 主播最賺錢 本報發起微調查 超六成大學生認為做兼職有必要 四成大學生打工為補貼生活費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王崗 實習記者 劉思潔)暑假來臨,許多大學生都會在結束了一學期的課程之後選擇實習或者兼職。
  • 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下交流會...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團隊怎麼做、學校怎麼做,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怎麼體現時代特色,各個學校都貢獻了自己獨特的智慧!」回想起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陳星宇老師感觸頗深。11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下交流會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舉行。
  • 大學生暑期兼職「練內功」 58同城兼職專區送「及時雨」
    近段時間,關於699萬「最難就業年」的新聞「鋪天蓋地」,令在校大學生有點心慌,於是很多學生決定今年暑假不回家,要留下「練內功」,希望找到一份暑期兼職,積累社會經驗、提升個人能力,增加自己未來的就業「籌碼」。大學生兼職市場伴隨暑期「齊升溫」每年暑假是大學生兼職的高峰期。
  • 線上線下 就近就地 廣東九萬師生投身暑期社會實踐
    今年暑假,廣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聯合開展2020年「攜手奔小康 共築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景李虎介紹,今年廣東採取「組團式」「網際網路+教育+幫扶」相結合方式,立足高校生源地師生,跨年級、跨學科組織6000多支隊伍,近9萬名師生就近就地開展線上線下社會實踐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 暑期工,大學生步入社會初體驗
    為積累社會經驗,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許多大學生選擇暑假工的方式進行社會實踐。為了更好地了解暑假工的利弊與現階段大學生的打工現狀,生命科學學院「打工中的大學生」社會調查團於7月20日展開了關於大學生暑假工的調查,對選擇不同職業的大學生進行線下採訪與調查。
  • 線上兼職平臺日結 線上兼職接單 線上兼職接單學生
    線上兼職平臺日結 線上兼職接單 線上兼職接單學生 QQ群1:287701711
  • 大學生暑期兼職,攝影師收入最高
    好吧,拋開這個段子不說,據趕集網針對大學生暑期兼職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7月上旬兼職的求職熱度較6月上漲近29%,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超過30%,其中攝影、翻譯和會計成為日薪最「土豪」的兼職職位,兼職攝影師最高日薪可達270元。
  • 大學生暑期兼職應做好「職業規劃」
    原標題:大學生暑期兼職應做好「職業規劃」大學生選擇暑期打工,既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又可以通過努力自己賺錢,充實假期生活,在很多學生眼裡是一件開闊眼界、一舉多得的好事兒。但是,近期關於大學生打工兼職權益遭受侵害的報導屢見不鮮。中介和商家拖欠工資、不按合同履行條約甚至制定「霸王條款」,讓剛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生無力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