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上書」教育局局長:一封公開信的呼與應
圖片來源:網絡
一些地方的民辦初中,為了招攬優質生源,不時爆出違規「掐尖」的新聞。
「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早地感受殘酷。」近日,河南省鄭州市網友「市民趙先生」,給鄭州市教育局局長寫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治理民辦初中名校「掐尖」亂象,這封公開信刷爆了網絡和微信「朋友圈」,在社會引發巨大反響。
趙先生的這封公開信也引起了鄭州市教育部門的關注。5月20日,鄭州市出臺了2015年「小升初」政策,對趙先生公開信中呼籲的內容作出回應:今年各區教體局和各小學不得向民辦學校推薦學生,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民辦學校根據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自主錄取新生,但不得採取考試的方式進行選拔招生。
民辦校違規「掐尖」 家長寫信求治理
「我只是金融行業的一名普通員工。」趙先生告訴中國教育報記者,自己想寫這封信的念頭已經很久,最初是因為他偶遇了一個民辦初中招生的火爆場面。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和一個同事路過鄭東新區某知名中學的高中部校區,當時道路全堵死了。」趙先生很納悶,「又不是高考,怎麼這麼多人呢?」一打聽,他才知道這是一所民辦初中名校的素質能力測評現場,門口停放了大量的外地牌照汽車。「火爆的招生場面,讓我第一次開始思考鄭州『小升初』的問題。」趙先生說。
去年9月,趙先生的孩子上了小學,在和其他家長的溝通中,他慢慢體會到「小升初」的焦慮是如何過早壓到孩子們身上的。
雖然「小升初」大戰的硝煙離趙先生還很遙遠,然而這幾年在耳聞目睹了太多的「活生生事實」後,他終於沉不住氣了,根據自己調查掌握的情況,給剛上任的鄭州市教育局局長李陶然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趙先生寫道,鄭州的好初中教育資源已全面向幾所民辦初中名校集中,而進入這些學校全部是要考試的,這些考試全部是面向全省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民辦初中名校類似指揮棒式的招錄方式,更催生出龐大的課外培訓市場。小學六年級不必說,甚至四年級、三年級都趕著上輔導班,聽名校講座。「很多經歷過『小升初』的家長都有累得褪層皮的感慨,上所好初中,難過上大學、上高中,幾乎成為共識。」
去年發生在趙先生身邊的一幕更是讓他感慨萬千:「去年,我有兩個同事的孩子參加了民辦初中名校所謂的素能測評,一個如願考上,一個名落孫山。得知消息的那一天,考上的家長欣喜若狂,沒考上的黯然神傷……」
趙先生告訴記者,為了寫這封信,他做了大量工作,先是仔細研讀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同時又開始搜索其他省份的政策,並對比了河南省內各地市的民辦初中招生政策。他發現,越是大城市,這種違規的競爭越是激烈。
「在我能查到的各地政策中,目前唯獨鄭州民辦小升初是跨區域招生的。」在趙先生看來,這些民辦初中名校的優質資源是鄭州市多年培育的,本應更好地服務於本地學生和來鄭務工人員子女,而不是跨區域、全省「掐尖」招收非鄭州戶籍的學生。
他認為,鄭州幾大民辦初中名校在全省招生,嚴重擾亂了當地正常的教育秩序,同時「掐尖」式的招生行為,使優質生源越來越集中,長此以往,教育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對初中義務教育的均衡公平也會產生致命影響。
因此在信的結尾,趙先生呼籲:「從現在開始,民辦初中名校無節制地跨地域『掐尖』招生行為,必須得到治理。」
「我沒敢奢望這封信能一下子徹底改變現狀,但是希望能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趙先生告訴記者。
》》小升初變成「掐尖大戰」?家長起早排隊報名
》》女神美食齊上陣 高校搶生源「掐尖」前移至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