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的「二十不惑」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金融小夥伴

投行的「二十不惑」

之前寫的投行的《三十而已》,還是收穫了蠻多的好評。

所以,要蹭熱度還是蹭到底,

來講講《二十不惑》吧。

這是講述,

四個女大學生

面臨畢業及初入職場的故事,

有職場、有感情戲,

比起現在電視上的各種無腦肥皂劇,

確實屬於質量上佳之作。

其中有關學金融的姜小果求職的劇情,背景其實蠻符合講投行的主題。

雖然說姜小果工作的「普凌資本」,並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投行。(不過大量的營銷號已經蹭過相關的熱度了)

一、投行是個啥玩意?

1、投行的小故事

首先,還是要稍微講一下這個概念,省得很多人不知道。

投資銀行,又投資,又銀行,是不是讓你聽著就非常高大上。

畢竟前面有諸多影視產品的鋪墊,是西裝革履,帥氣又多金,哈哈,這裡先不打破你們的幻想。

然而投行究竟是幹什麼的?

你們可能都聽說過這個流傳最廣的故事:

投行領導問新入職的員工:

「如果有一批爛水果,你打算怎麼把他們賣出去?」

「我會按照市場價,進行打折處理。」

領導連連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成精美果盤:

「你應該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很多幹投行的人是覺得很經典了,但很多同學聽完卻似懂非懂。

其實這則故事裡強調的是投行的「包裝」和「銷售」的功能。

說白一點,

投行其實是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主要做的事情呢,就是撮合交易,再直白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拉皮條」。

這裡可能會有同學說「怎麼被你說得這麼low了」!

嗯,因為,本來就沒多高大上呀。

聽起來高端之處在於服務對象是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業,包括幫他們發行證券融資、做併購重組呀等等,所以你說算是「資本市場職業皮條客」,其實沒錯。

你們覺得low,不就是因為聽起中介就想起了地產中介。

不要看不起地產中介不好,現在他們都這樣了

這西裝和裙子穿得…不說劇情你說這拍的投行我都信。

不過地產中介確實和金融很像,靠全方位「貼身服務」,賺取「信息不對稱」的錢。

中介之所以出現是社會分工化的結果,當市場足夠大的時候,就自然出現了以提高效率及服務買賣雙方的機構。

比如說,婚戀市場裡現在的大齡青年們找對象都不容易,所以孕育了百合網/世紀佳緣這種網站。

那麼,在以前或者現在的鄉下,在信息不夠通暢,其實就自然孕育了媒婆這個職業。

媒婆知道哪家有漂亮閨女,也知道哪戶有人家裡有適婚的少爺,然後幫撮合。

所以,挖掘企業的價值,對企業進行「合理改造」,包裝講資本市場故事,其實就好比是去給姑娘幫忙打扮和化妝,然後就是要寫一張紙條(招股書、募集書),給客戶全方位的介紹我們姑娘的學歷、身高、三圍(咳咳)

類似這樣,據說在公園裡的相親角,條件次點上榜都遭人嫌棄。

當然,做好了條件簡介,就要去幫忙找適婚有錢的金主,不斷跟金主爸爸說我們這姑娘,啊賊漂亮,又溫柔,既能出廳堂,又能下廚房。

最後投資人說我要看看真人(類似就是路演、盡調的過程中)

最終,左手給姑娘貫徹土豪喜歡啥樣的,路演的時候要咋說,右手跟土豪說你看姑娘這身板、這面相,還是P大畢業的…

你們一旦結婚,簡直是珠聯璧合,她還旺夫,從此家庭事業永無憂。

最終,成功把姑娘嫁給了土豪,姑娘會從聘金裡給你一部分,還有可能收到土豪的紅包。

至於審計、律師、評估各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就都屬於聽媒婆指揮的化妝師、造型師、攝影師等等。

當然,現實中遠比這個複雜,企業的經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投行不但需要牌照,也需要非常強的專業能力、信息優勢和資源累積。

其實像前面的例子,你覺得做水果拼盤容易嗎?

首先,對爛水果進行加工處理,剝離掉壞掉的部分,挑出能吃的部分,確保別人吃進去不會拉肚子;(就是如果一旦出問題,就跟造假上市一樣,券商要遭到重罰)

然後,向工商申請允許開店賣果盤的執照。定期搞定監管部門的衛生檢查;(向證監會申請上市)

接著,就是搞好市場調查,確定目標人群,做好包裝營銷;(最終上市承銷)

總之,之前聽某領導說的,每家公司上市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淚史。(2016年之後倒是加快了審核,IPO速度加快了,現在從啟動到正式上市一般兩三年可以期待,像當年動輒八年抗戰的項目都有)

2、為何到處都有自稱「搞投行」的

目前確實在金融市場中,有很多基金公司、私募機構等金融機構,甚至非金融機構中都有很多掛 「投行部」之名的部門存在。

主要是因為在概念上投行存在著泛投行與狹義投行之分:

泛投行指的各類經營「類投行」業務的機構,不止包括證券承銷、併購重組等資本市場業務,也包括其他廣義的投融資業務,只要做的事情符合促進交易達成的「投行精神」,即撮合成交,有效配置資金,都屬於「泛投行」;

狹義投行則是指的專門從事資本市場相關業務的機構,僅包括證券承銷、財務顧問等,必須獲得監管部門正式頒發的證券承銷、保薦機構資格、財務顧問等「投行牌照」才能開展業務,在國內一般指券商的投行部。

而「投行精神」的核心就是平衡交易雙方的訴求,設計交易方案、協調相關資源、推動方案落地、促進交易達成,在資金盈餘方與資金短缺者之間、在買方和賣方之間搭建中介橋梁。

除此之外,在為企業融資過程中,投行的一大工作就是挖掘企業的價值,對企業進行「合理改造」,用資本市場喜歡聽的故事向投資人推薦,為企業爭取更好的交易條件和交易價格。

其實從普凌資本做股權投資業務來看,也是可以被歸納到廣義的泛投行領域去的。雖然業內人士一般會更多直接稱之為PEVC。

二、投行招聘新人都是些什麼樣的要求?

劇中,姜小果面試時候表達成績連續三年排在金融系的TOP1,拿了國家獎學金…

但周總卻對她絲毫沒有興趣,並且沒有問題就說「下一個」。

(話說能寫10W+的文章呀,周總你把人才讓給我們呀!)

這個時候很多觀眾估計就以為周總要「公報私仇」了。

看看這鄙視的眼神

但實際上,我說句客觀的話,如果我是周總,我也不會對姜小果滿意。

因為她的整個面試並沒有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講,為什麼她是優秀的,她有什麼能夠證明她來了公司之後,是可以快速的勝任工作的。

周總的點評一針見血「我得不到任何與行業相關的有用信息」

這個評論其實非常有道理。

就憑這幾句話,如果能讓很多同學看進去了,也算功德無量了。

這裡就討論下,到底投行想要什麼樣的人?

更多還是討論狹義的投行,偏國內券商。

1、 學歷-明面上的好看學歷還得有

終於,姜小果第一天去心目中的好公司普凌資本上班,在新人見面會上,建議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於是乎,尷尬來了…

反正都是一水的國內外頂尖院校的同學。想到自己的學校華南財經大學只是一個普通本科,頓時尷尬地支支吾吾:「我叫姜小果,來自……東北」。

這裡,有同學問,投行真對學歷要求這麼高嗎?

確實如此,畢竟這行當,都裝逼了混吃混喝這麼久了,如果招學歷太差的人,有損形象。

普凌資本這種如果是屬於比較好的買方,要求只會比投行更高,畢竟招人數量也比投行要少很多。

所以如果求職目標是國內的券商投行的話,還是需要讀一個名校的碩士。

什麼?你覺得碩士不一定比本科厲害?

不好意思,因為國內券商大部分都是國企,就是這麼死的規定,碩士基本成了最低要求。

所以,騷年,你得努力考個研(出國),而且越是名校越好。

當然,不像知乎老說的清北復交。

你發現了沒,逼乎比投行還會裝逼。

如果有比較好的985,和靠前的財經類211,都有蠻多的機會進入投行。(當然,平臺不一)反正即使是普通211,也有一些人能進,但更多都是個人能力很出眾了,而且一般越是頭部機構,對學歷要求越高。

另外專業如果是財務、法律,有一定優勢。

但是專業也不是最重要的,投行最喜歡的是名校,名校,名校。

你如果是名校學金融的,聽起來確實好裝逼一些,畢竟聽起來好像很難考的樣子。

你如果是名校學考古的,你也可以故作深沉的裝逼,跟人家扯說我平時學盜墓的。

反正只要是名校,聽起來,就已經老難考了。

另外,就是第一學歷的問題,二十不惑裡也有提到:

讓很多人陷入了惶恐,聽說金融行業很看第一學歷?

這裡,我要做一個堅決的澄清和否定。

這個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答案是——所有行業都非常看第一學歷。(有沒有更扎心)

之前各種知乎熱帖:

「如何看待交大博士求職時因為第一學歷不是 211 學校被拒絕?」

某上海交大的博士聯繫獵頭,卻因為本科不是211、985遭到婉拒。

類似媒體上還有說,之前武大博士找工作屢屢碰壁,距高考10年了,她還在為當年的失誤買單,類似的「學歷查三代」新聞還有很多。

無論是學術界、政界,還是商業領域的金融、四大、網際網路、快消,現在都越來越看重第一學歷。

金融行業,只不過是本身對學歷要求高而已。

主要是現在普遍認為考研和出國留學「水化」趨勢明顯,所以大家就回歸到更加看重本科。

上面說了情況,確實也是現狀。

遊戲規則是如此,除非你能成為制定規則的人,不然只能老實遵守。

既然無法改變,那麼就坦然接受。

如果你的學歷確實不行,那麼,你可以有兩個選擇:

1、放棄這些高要求的行業和崗位,去選擇低要求的崗位

2、選擇提升自己學歷以外的能力,做到能力上完爆985/211的同學

你選哪個?

很多人說我當然不想選1呀,但是做到2談何容易?

廢話,如果非常容易,就不存在是一個問題了。

遊戲裝備不如人家,你怎麼打?

憑戰術、拼技巧,認真且耐心,抓緊對方的失誤,拼命打呀!

戰術-職業規劃,你的實習經歷、考證安排、刻意自學等,規劃的就是比人家好呀!

技巧-你的PPT、Word、資料庫、軟體等,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就是比別人666呀!

985的小夥伴又不是個個天神,很多人也都渾渾噩噩,到畢業之前都沒醒悟過來。這就是他們的失誤呀!

以弱勝強,難道就不存在了?

古今中外,多少戰役都是這麼打的?

我們偉大的Dang不就是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飛機大炮?

不然新中國怎麼來的?

現實中,雙非同學去頂尖機構的從絕對數量來看,也太多了。(我們學員裡,以及接下來預約採訪的很多嘉賓,全都是雙非本科去頂尖機構,同事不乏清北復交的)

類似姜小果這樣的,現實中,是大有人在的。

我覺得真正正確的心態是——能夠理解別人因為學歷問題卡你,但遇到任何機會都勇於嘗試。

別抱怨,你不是沒成功,只是還沒成功而已。

2、實習-投行在你簡歷最看重的部分

毫無疑問,投行非常看重相關的實習經歷。

畢竟,這是你來了之後,能不能搬動磚,最重要的證明。

所以經常有說——無實習,不投行。

清北大佬,不實習,在金融這個領域,肯定也是要失業的。(從這點來看,還是很公平)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實習,必須對口。

對口的就是券商投行實習,以及部分PE、會所、律所的資本市場相關的實習也有一定幫助。

所以在校期間就要積極參加實習,在投行實習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像查數據、找材料這樣簡單重複的工作。

可能經常加班到深夜,這些都是常態。

但越是這種情況,工作的質量越要保證。

在實習階段要儘可能積極的滿足團隊對你的使用需求,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融入團隊。

在承受住壓力的情況下積極表現,與其被動地接受任務,不如高效完成工作後主動地詢問,並主動去思考、摸索讓領導發現你獨立的思考和超前的學習過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加分項。

實習生甚至初級員工所從事的都是基礎工作,整個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責任心、耐心和工作態度。經常有同學去實習了幾天說受不了,太無聊了,也沒多少乾貨。

一般情況下,國內的名校學生會通過多次的投行實習來熟悉投行的工作、掌握投行的技能及體驗投行項目中真實的日常工作。

真正對行業、崗位的理解、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及紮實的職業素養是最核心的要求。當前,一些求職者通過各種不規範的平臺花錢買實習,其實解決不了能力缺失的本質問題。

如果你希望在實習考核階段能脫穎而出,你能做的就是提前做更多的實習或者做更多的準備。

日益激烈的競爭也使得企業越來越希望招到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員工,所以良好的業務知識及專業技能顯得越來越重要。

所以,不管是儘早自學投行業務,找投行或會所的實習還是考證都是需要儘早去準備,因為你永遠想像不到優秀的同學一直在做多大的努力。

學生身份進入投行,比較多的是暑期實習留用和正式校招兩種方式,另外也有部分長期實習留用。

要注意可留用的機會,得更加珍惜和好好表現。

至於實習薪資,金融行業因為行業問題,很多都非常低或者甚至沒有。

這點就平常心吧,只要能入行,一切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3、證書-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證書也是個很好裝逼的玩意兒。

但說實話,沒有實習這麼好使。

畢竟等於你想去工地搬磚,有能證明你屬於體力不錯能幹粗活的認證肯定更好,但還是在別的工地搬過磚更香,畢竟來了之後直接上手,不用培訓呀。

投行業含金量最高的證書無疑是保代考試、CPA、司法考試。

在以前,保代考試因其對報名者工作年限的限定以及考試內容難度較高,導致通過人數很少,保代一直是投行裡面稀缺的人才,高額的保代津貼及籤字費讓其他行業瞠目咋舌。

但是,目前「保代考試」的報名門檻已經大幅下降,在校學生也可以報名。

建議有時間的同學可以在學生階段嘗試該開始,對於投行求職是很大的加分項。

CPA考試的難度一直非常高,通過2-3門CPA核心科目的同學也會具有競爭力。鑑於時間成本跟難度,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優先考取會計、財管、經濟法等CPA核心課程,其他待時間充裕再繼續考完。

司法考試如果是法律專業的同學那是必須考過,非法律專業的同學可以結合個人情況是否考取,主要是投行涉及的法律相關知識基本在CPA都會涉及,但在司法考試中涉及不到20%,因此重點不一樣。

如果要分出重要性,個人覺得CPA>保代>司考。當然,我指的是求職角度,從業人員考過保代肯定比cpa更重要。

對於CFA、ACCA及FRM等考試,因此考試內容和投行業務差距較大,對於投行入職並無太大的幫助。

當然,VC角度來看,CFA稍微挨邊一點,但也還不如CPA好使。(關鍵還死貴)

而且才一級,這次編劇可沒有做好功課。

若問考證與實習何者更重要?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完美的答案,因為不同人的稟賦並不不同,有的人擅長考試那考證的性價比可能更高。

求職階段的學生,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和精力。

因此建議有志於投行的同學一定要提前了解行業、做好投放精力的選擇,而不是悶頭考試。

有的人不擅長考試認為實習相較於考證更為重要,因為在實習中所學到的實務操作知識和經驗是考證所不能給予,同時實習的過程也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考證要求的一些專業知識。

總體而言,考證是投行「錦上添花」的內容,當你遞出去的名片上寫著「中國註冊會計師」、「律師」那是一種專業的自信,客戶或者其他中介機構對你也是敬仰有加,這個時候會發現其實證書也是有很大價值。

很多時候,名片也是個人形象的一部分。

但對於各位同學來說,還遠沒有到跟客戶pitch你個人形象的時候。

而實習,對於很多缺乏投行經驗的同學來說,是「雪中送炭」,一份有價值的實習能夠在幾個月內讓你對投行業務有清晰的認知,也能明確未來的努力方向。

4、簡歷-如何精益求精都不為過

很多人的簡歷,真的是「醜不自知」。

而投行人,基本都是格式控。

沒辦法,被虐得成職業病了。

簡歷的製作如同投行項目的路演材料,需要不斷挖掘個人的亮點,並持續的修改和完善。充實的簡歷內容是必不可少,相關的實習和項目經歷也是投行所青睞,CPA、司考和保代考試這樣富有含金量的證書更是亮點。

據不完全調查,在投遞投行的簡歷中,絕大多數的人簡歷都會被第一眼看完就pass掉。關鍵賣相就很難看,投行的人都是格式控。

看看姜小果教你如何做簡歷

但說著牛逼,還是做出了屎一樣的簡歷遭到了周總的嫌棄。

一份優質的簡歷,更需要的是專業和匹配性。

而投行人士又非常講究細節,內容的排版、格式、文字表述、實習情況,看完基本不用面試就可以判定你是否符合要求。

總之,準備一份精益求精的簡歷非常重要。

另外,求職過程也要多借鑑其他成功的案例,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簡歷,如可以參考金融小夥伴公眾號發布的優秀簡歷範例。

5、投遞與網申-掐好關鍵的時刻

校招競爭激烈程度眾所周知,因此通過暑期實習留用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很多券商為了在校招期間優先儲備一批優秀的人才,每年都會設置暑期實習項目,基本上都會給予一定留用名額。

當然有的中小券商,日常實習也有機會留用。

這裡主要講講校招。

如果想通過校招進投行可謂是多輪廝殺,過五關斬六將,從簡歷、網申、筆試、面試及實習考核特點都很突出,周期也相對較長。

求職過程其實存在著諸多偶然性,如果是在暑期和校招,每年即使是很小的券商只要是投行崗位基本都有數千甚至上萬人投遞簡歷。

這個時候用人單位通常是在人才招聘系統通過設置一定的條件進行篩選,因此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廣泛投簡歷可以增加選擇的主動性,不要因為懶而錯失一些機會。

此處有個小建議,可以在網申後做一份校招日記表,記錄自己的申請時間、公司、職位、地點、公司介紹、郵箱等,隨時關注自己求職進程和崗位申請情況。

網申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不放棄,校招過程中平均每個人投數百封簡歷都是非常正常的。

6、筆試-務必要好好重視

投行的暑期/校招基本都會設置筆試環節,筆試的內容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知識,一類是行測。

專業知識的考查一般會涉及會計、金融、法律、證券從業基礎知識等,行測內容就主要包括數字計算、言語理解、邏輯判斷、圖形推理、資料分析、性格測試等。

通過了簡歷篩選環節,接下來就是拼個人能力的時候,如果因為筆試沒有過而未進入面試環節是極其遺憾的。

筆試的技巧可以通過提前的練習提高,例如多了解公務員考試的行測部分、證券從業及財務基礎。提前做好準備非常重要,比如用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內容準備基礎知識,用CPA的會計、經濟法準備財務、法律相關知識,用公務員考試的教材準備行測或者是去網上尋找歷年考核的真題提前練手。

7、面試-過五關,斬六將

如果是走得實習留用,倒是不一定會面試很多輪。但實習考核答辯其實也是另一種面試。

反正如果正式的校招或者暑期,面試就是投行用人的終極環節,一般比較完整的招聘流程主要分為單面、群面、結構化面試等,整個面試過程中要體現出自己的主動與專業。

面試前首先要做的是準備一個有亮點的自我介紹,如何在一到兩分鐘時間內充分的展現自我並且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也是一門技術。

此外,校招時的競爭者同為應屆生,群面時回答的內容可能重複或相似,儘可能結合自身特點表達符合投行需求的內容。

專業知識紮實、氣場強大或者邏輯清晰都能夠打動人,面試官很可能就是資深的投行專家,不用說過多假大空的內容,也不要過於顯擺態度應該謙虛。

回答問題的時候,結合具體事例或者個人項目經驗,有理有據,邏輯清晰。

談吐方面,要注意必須準確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抓住重點,不要跑題偏題。每一輪面試中個人的口才、邏輯、專業素養及前期的積澱顯得尤其的重要。

其實,投行的整個招聘流程還是偏嚴格的。

總結下來,就是學歷+實習+證書+綜合能力+各種關鍵時間節點的把握。

具體下來,必須提前做好規劃並執行。乖乖等到畢業才醒悟,那就太晚了。

但如果你是個名校的男生,提前個1-2年準備,努力翹課,白天實習晚上考證,那麼你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三、在投行如何稱呼領導和同事

這裡電視劇裡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點。

比如說姜小果教段家寶如何在職場與別人打交道。

說你用這無歌詞作為後綴,會顯得親切可愛。

哈哈哈,這個想起原先我在職場上的時候,銷售的領導教我,在微信上回復大boss(女)的話的時候,一定要加上粉紅微笑的臉。

常見的大笑會顯得不正經,像哭笑不得的表情可是禁忌,可能會讓領導覺得你在諷刺她。

……

我還第一次知道職場有這些小門道,感慨領導做銷售出身的確實是人精。

實際上,到了職場中,如何稱呼同事和帶教老師,對於大家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題。

姜小果還教舍友根據口紅色號來辨別叫不叫姐,「口紅厚塗的叫姐,薄塗的不叫姐…」

至於不塗的,叫哥……

哈哈哈。

你們覺得這個方式對嗎?

這裡鄭重的說明一下——這絕對是錯誤的示範。

到了職場上,「哥」和「姐」這種稱謂,都要有一定熟悉度之後,才適合這麼叫。

如果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其實最「保險」的稱謂,應該是稱之為「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

如果,知道對方是業務口的,或者是領導,那麼就直接稱「總」。因為業務口的經常跑各種客戶,其實相互都是直接稱總。

至於如果說對方是非業務口的,稱「總」,對方會有點奇怪,所以還是建議稱「老師」。

所以,給大家一個示例,這裡是技術活,請拿小本本記下來!

假設你有個同事叫「高富帥」,性別男;

如果高富帥是在業務口,那麼你一開始直接叫高總,肯定沒問題;

等熟悉了一些了,可以叫高哥,會比較親切,如果進一步熟絡,叫富帥哥;

如果他的職級比較高,屬於領導系列,最好還是叫高總、富帥總,因為被別人聽到可能覺得你沒大沒小。

但如果他是風控呀、運營呀等中後臺的,那就叫高老師,叫總估計他們自己也不習慣,渾身不自在。

如果不知道他是不是做業務的,一律叫高老師,會比較保險。

怎麼叫這個看似簡單,還是真的蠻重要的。

總之,切記就是把自己姿態擺的比較低就好。

當年,我部門領導打電話給我一個同事,說你找一下「高富帥」,給他打電話,讓他幹xxx。

他也不知道這個高富帥是個ED,然後他一個電話打過去,喂,你是高富帥嗎?

然後對方一臉黑線,直接找到我們部門領導反饋說你這個小盆友怎麼這麼沒大沒小……

確實在我們國家,直呼姓名反而是顯得有些不禮貌了。

寫在最後

姜小果的專業是金融,從一開始的被碾壓,連面試都沒有。

但她沒有放棄,後面用執著打動了周總,進入了公司。

並且在工作上非常進取,也表現得不錯。

拋去那些情情愛愛的不說,大家應該向她的勇氣學習。

太多的同學就是缺乏嘗試,或者在嘗試過了一下子,就拼命的抱怨,命運不公,機構卡本,我太難了..

最後,還是說回這部劇,算是比較好的給大家展示了幾位性格不同的女生的大學生活。

(好像我們當時也沒那麼多姿多彩…也沒遇到過那麼多奇葩…)

畢業時,第一次面臨要正式接觸和融入社會,難免會緊張、不適。

所以大家都說:四大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候。

但其實求職和你高三的全力高考是一樣的,努力過了,就可以不悔,都是人生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

加油吧,今年要走向秋招的少男少女們!

二十其實正青春呢,三十而立,四十才不惑。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如何不惑?
    二十不惑:「我以為自己遇到真愛了,結果卻做了小三,我不太明白,我好像失戀了」一出場就集萬眾寵愛於一身的梁爽,本以為自己會開始一段開掛的人生,卻遇到了比她精明萬分的海王。Kiroro - ひとつぶの涙 (一滴眼淚)04:07來自藍軌跡語言大師文內配圖皆來自電視劇《 二十不惑
  • 二十不惑?還是二十不悔!
    今年暑期檔熱播劇《二十不惑》以全新的視覺描繪了「後浪」們面對人生之惑時的態度,展現了他們對青春獨特的思考。不惑不是無惑,二十歲的人永遠在找自己的答案,沒人知道二十歲的一腔熱血會收穫成功,還是徒勞無獲,但就算二十不獲,也要二十不惑。
  • 二十不惑,讓自己的二十不悔
    二十不惑的劇情簡介:權力、長相、金錢都沒有的三無女生薑小果,一直羨慕著自己的三個室友。來自商人家庭的段家寶富裕卻單純,只知追星和美食,無憂無慮。羅豔雖然討厭媽媽一手遮天的安排,但至少有人給安排工作,後顧無憂。冷美人梁爽漂亮又善鑽營,大四已經在社會上混得如魚得水,八面玲瓏。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當二十歲遇到三十歲會擦怎麼樣的火花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劇中,從劇中體會自己的百味人生。二十歲、三十歲代表著青春、朝氣;成熟、踏實,而剛好這兩部劇都在描繪這兩個概念。兩個年齡階段同樣承受壓力,但自己始終不曾放棄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 ...不惑》姜小果學歷被歧視,這10所最受投行青睞的英國大學非常不錯!
    近日,大熱的都市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圓滿收官。期間,因為劇情過於「人間真實」,還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尤其是姜小果面試的情節,還原了正在求職之路上苦苦掙扎的同學們的真實場面—— 以為可以脫穎而出的簡歷,實際上抵不過面試官一句「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 二十不惑電視劇免費觀看 二十不惑在線觀看免費全集資源
    直面「二十歲x第一次」 青春勇敢探索方可收穫不惑在此次曝光的宣傳片中,四位年輕演員分別以親身經歷,講述自己面對「二十歲x第一次」獲得的成長。第一次面對爭議的關曉彤,無奈稱「誰願意被罵呢」,但隨著內心的強大與堅定,她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後浪」態度,不畏質疑只做自己。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
    01 最近《二十不惑》大獲好評 但與此同時《三十而已》也同樣深受大家喜愛 《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群二十歲大學生 站在人生交叉路時的彷徨 《三十而已》這部劇則講述了現實中大部分三十歲女性的群像 因為年齡升級,和二十歲的女孩們不一樣
  • 二十不惑電視劇免費播放全集 二十不惑40集在線觀看完整版
    《二十不惑》首播後,網上便開始了猜CP討論,有的網友紛紛表示,從一開始就站錯了CP。今天來說的熊治這個角色,也是《二十不惑》對應四位女主感情線的。據了解到,熊治扮演者是演員徐紹瑛,劇中徐紹瑛是不是與董思怡飾演的段家寶是CP呢?二人結局如何了呢?一起去看看吧!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才是生活的開始,三十不惑才是真正的人生。 Twenty is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thirty is the real life.
  • 此「四十不惑」到彼「二十不惑」
    最近追了一部很火的熱播劇「二十不惑」,編劇給了開放性的大結局,也是讓人遐想這4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對青春的奮鬥!每個女孩具有鮮明的特徵。梁爽直爽、簡單、努力,所以她奮鬥的光鮮時刻更勝過她的顏值,最後能和趙優秀組cp也算圓滿。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
    說起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那便是《二十不惑》了。《二十不惑》是由檸萌影業領銜出品,關曉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人領銜主演的都市勵志成長劇。全劇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一段與青春困惑和成長煩惱有關的故事。
  • 《二十不惑》究竟不惑的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在古語之中,分別用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去分別指代人的二十歲、三十歲和四十歲這幾個階段,然而在電視劇《二十不惑》中,四十不惑變成了二十不惑,這裡的不惑究竟指代著什麼?是對人生的重新定義嗎?電視劇《二十不惑》主要講述的是四個即將畢業的大學女生,在將要邁入社會的一年中,經歷的迷茫和挫折,在半隻腳即將離開校園踩入社會的這個時間點上,每個人都有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戰勝的困難,在經歷過青春的煩惱和成長中所面對的困惑,最終不僅取得了愛情和事業的雙豐收,還徹底明白了讓自己的人生怎樣才能活得出彩。
  • 二十不惑電視劇免費播放 二十不惑完整版高清在線觀看
    由上海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奇與奇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溫潤如玉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徐曉鷗、陳菲擔任總製片人,沈嚴監製,黎志執導,張五居、鍾恩淑、韓三臺、陸十三峰編劇,關曉彤、金世佳、牛駿峰領銜主演,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王安宇、曹恩齊、徐紹瑛主演的青春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正在熱播。
  • 二十不惑也罷,三十而已
    最近熱播的兩部時尚劇,光看劇名就有點意思,《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分別講述了人生重要的兩個階段的故事。一個青春,一個成熟,不同的人生階段,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庚希關曉彤青春三人組《二十不惑》講述了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的故事。二十歲,正值青春豆蔻年華,面臨著就業、愛情和生活的各種挑戰,踏入社會的迷惘和成長的困惑,不同的性格展現了不同的人生。
  • 《二十不惑》:你的二十歲迷惑嗎?
    慵懶的暑假最適合追劇啦 小西最近正在追《二十不惑》 主要講述了四個女大學生 經歷一系列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 最終在生活上收穫了成長的故事 二十歲往往與我們的大學生活碰撞在一起
  • 二十不惑電視劇全集免費看在線看地址 二十不惑完整版高清視頻播放...
    關曉彤化身美妝博主由關曉彤、金世佳、牛駿峰領銜主演,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王安宇、曹恩齊、徐紹瑛主演的青春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目前正在愛奇藝全網獨播。《二十不惑》不雞湯、不做作的風格一別往日青春校園劇,緊貼當代大學生生活現狀,展現了「紅樓四子」在各自青春歲月裡選擇的不同的人生軌跡。
  • 四十不惑?《二十不惑》!追最新電視劇!品新的人生
    四十不惑?二十不惑! 我們常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實這話是孔子對自己治學生涯的概括,這句話的前後還有別的話。聖人尚且四十不惑,凡夫俗子又怎在20就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呢?最近一部名為《二十不惑》的電視劇,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重啟
    電視劇市場沉寂良久,最近討論度高的莫過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盜墓筆記之重啟》。《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個大學寢室裡面,四個女孩子畢業實習的故事,圍繞著職場拼搏,談情說愛展開講述。這部劇很真實,如果說一個人二十不惑,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麼到了三十,他可能會覺得累,或因為生活,或因為婚姻,再或者事業。這部劇裡面的配角顧佳,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反應。顧佳這個角色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能搞定自己孩子上貴族幼兒園的事情,還能幫老公處理公司的事情。然而,顧佳老公出軌了。
  • 二十不惑,誰的青春不迷茫?
    最近很多的小夥伴們都在追《二十不惑》(俏皮話:阿姨才說追劇,我們00後都說追番)其實,剛開始看到《二十不惑》這個劇名的時候二十?何以不惑?,溫柔地說一句,初次見面,請多關照,可這陌生的世界卻告誡我們,初次見面,你在這裡,微不足道」《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個宿舍裡即將面臨大學畢業的四個女生。
  • 關於我們的《二十不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春易顏,ID:QCYYHUAK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近期,熱搜衝刺著一些我陌生的標題,感覺自己滯後的同時點擊進去發現原來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以前只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