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羅斯學者眼中的「一帶一路」:《大國之翼》新書發布會暨大有書局領導幹部讀書會
2017年5月17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主辦的《大國之翼:「一帶一路」西行漫記》新書發布暨大有書局領導幹部讀書會在中央黨校舉行。
《大國之翼:「一帶一路」西行漫記》一書的作者尤裡?塔夫羅夫斯基,是俄羅斯中國問題著名專家、評論員、漢學家,早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曾任職於蘇共中央意識形態部門,主管對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宣傳工作。他對華友好,對中國歷史有深入研究,持續關注中國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論與新實踐,他撰寫的《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一書在俄羅斯出版引起關注。
尤裡?塔夫羅夫斯基先生耗時一年半,沿著新絲綢之路實地考察了新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區域——江蘇、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後,以「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增長極為出發點,既詳細解讀了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的區域經濟發展,又描繪了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新絲綢之路的創建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國際視角,向世界展示習近平領導下的「一帶一路」戰略成果。
通過這次歷時18個月的深入考察,作者認為,2013年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的「一帶一路」,其範圍和規模均是現代歷史上幾無先例的,已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四年來,中國不僅是理念的首倡者,更是有責任、有擔當的實踐者:「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地積極推進。其想像之宏偉、行動之迅速、成果之豐碩,讓這項幾代人的偉大工程所涵蓋的60多個國家的人民,看到中國重塑全球貿易的信心與努力。
這次探訪之旅尤裡?塔夫羅夫斯基沿線他接觸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現在他要用圖文的形式告訴俄羅斯讀者三點, 其一,「一帶一路」建設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中,同時它面向未來開放,溝通中國和世界。「一帶一路」目前的狀態就像一張大的「拼圖」,現在需要把它們拼接起來。這裡,中國的這一片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拼接好了。「我在完成中國的考察並參觀完新絲綢之路的各主要站點之後,我對此就更加確信了」。
其二,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依靠自己的經驗,復興落後的西部省份,既努力擴大中國產品的市場,同時也力爭做到與鄰國共同走向繁榮。「一帶一路」中國國內沿途路段的建設成果,不僅為這些地區帶來有用的基礎設施、創造了新市場、傳輸國家主導發展模式,同時也將亞洲和歐洲各國的企業緊密連結在一起,帶來新的貿易路線和更好的互聯互通。在擴大高新技術和環保產品生產的同時,他們注重平衡東西部省份的發展水平。在與歐亞鄰國合作的時候,中國人不僅力求進入他們的市場,還準備開放自己的交易平臺,其中包括迅猛發展的電子商務。
其三,「一帶一路」四年來的建設成果,讓西方懷疑的眼光開始變成了讚許的目光,中國模式將在國外盛行。事實上,向歐亞大陸的鄰國提出共同開發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的宏偉計劃以後,中國已經從追求擴大產品銷售轉變為建立新的市場和擴大現有市場,他們已經在中亞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錫蘭、希臘、匈牙利、塞爾維亞和白俄羅斯等國家,實現了在最優惠的條件下建設鐵路和公路、隧道、水壩、科技園和自由貿易區。
在《大國之翼》新書發布活動中,作者向主持人王君說希望普京總統也有機會讀到這本書,讓他明白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對於俄羅斯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尤裡·塔夫羅夫斯基五次來到中國,用自己人腳步走訪了很多地方,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研究了多中國歷史典故,既有有傳承的歷史和中國今天的發展,在該書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對話中王君打趣到「這本書叫《大國之翼:「一帶一路」西行漫記》,簡稱「西遊記」」,尤裡·塔夫羅夫斯基說到「玄奘寫一本書是大唐西遊記,可以說我的書是習近平西遊記。我想沒有習近平主席,就沒有「一帶一路」計劃,這是一本關於習近平的書。」
俄羅斯眼中的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見聞,讓在場的嘉賓和黨校的學員充滿了興致,在作者與在場嘉賓互動環節中,有人問到:「一帶一路」不僅僅是中國的大國之翼,也是歐亞大陸的大陸之翼。俄羅斯經濟界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如何看待的?作者就這個問題指出,在俄羅斯真正了解「一帶一路」的人還非常少,政府和實業屆對此都不是很了解。從習近平2013年提出來「一帶一路」的倡議以來,這3年半在俄羅斯什麼都沒有做,他們只是在討論,是不是該支持,是不是該參與,有不同的聲音,只是停留在口號上討論,沒有做任何的實事。尤裡·塔夫羅夫斯基還談到:毛澤東說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歐亞經濟聯盟,另一條腿就是中國和俄羅斯直接貿易。這次他從烏魯木齊到俄羅斯,往北一直到聖彼得堡的鐵路,這就是絲綢之路的北線,還有一條是通過哈薩克斯坦的,從喀什到巴基斯坦。聖彼得堡現在很像連雲港,是非常大的港口。如果在俄羅斯中部到聖彼得堡能修建起一條鐵路幹線的話,在俄羅斯會引起很大的關注。這條幹線希望藉助於中國的援助,也符合中國的利益。客運和貨運要同時伴行,會大大縮短到歐洲運輸的路線。中國建這種高速鐵路的技術在世界是第一位的,如果建這樣一條高鐵,能縮短250小時的時間。這條線路能建成的話,希望能延長到木爾曼斯克,就是北極圈裡的不凍港,軍事地位很重要。普京總統的經濟顧問很支持這個項目,《經濟人報》《政治家報》等很多俄羅斯報紙也非常支持。
韓慶祥藉由《大國之翼:「一帶一路」西行漫記》讀書會活動,也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一帶一路」合作是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的總抓手、總平臺、總工程,「一帶一路」裡面體現了四個字的哲學精髓:第一個是「同」,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實現的總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二個是「通」,有了同才容易通,總書記演講詞裡講了通;第三個是「合」,有了通才有合作共贏;第四個是「和」,合作共贏之後才可能和平發展 這四個字要付出實踐,還要通過共商、共建、共享,所以我個人覺得「一帶一路」的實質是普惠之路。
中國石油報社社長邱寶林認為,「一帶一路」戰略能夠提出,實際上是中國和中國的企業在第四次全球化浪潮中能否成為領先者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也是我們中國夢怎麼跟世界合作共贏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我們作為中國融入全球化推進國際合作的中堅力量,「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時也是項目的實施者、承擔者,能源合作應該成為中國和俄羅斯最可能,最現實,也是最有條件的合作。所以「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對企業來講確實給予了戰略的指引。
活動的最後,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同志做了總結髮言: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剛剛落下帷幕的時候舉辦這樣一個讀書會正逢其時。「一帶一路」是一個大戰略、大手筆,也是一篇大文章。 十八大以來,一個俄國人亞歷山大·納戈爾內也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十八大以來的變化,了解我們黨的領袖,了解「一帶一路」戰略。在2015年就寫了一本《習近平:正圓中國夢》,我們出版社也準備出版,我們《學習時報》多次連載,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個俄羅斯作者從連雲港一路走來,由東到西,採訪了這麼多的省市、城市,寫了一本《大國之翼:「一帶一路」西行漫記》,這本書至少像尤裡?塔夫羅夫斯基先生說的,向俄羅斯人民介紹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也向中國人展示一個俄羅斯學者眼中的「一帶一路」是怎麼回事。
本文來源:網易北京 責任編輯:尤園園_NO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