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1000個重慶人的眼中,有1000個不同的紅旗河溝,紅旗河溝汽車站是意義非凡的存在。紅旗河溝汽車站這個比菜園壩汽車站建立更早的車站,很多人對重慶的記憶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建於1990年的紅旗河溝汽車站汽車站,承載了無數重慶人的記憶。它是重慶市第一個實行政府管、企業辦、面向社會全方位開放的多功能車站,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級汽車客運站,同時也是重慶主城區最重要的汽車站。
在這裡,有人在中秋為了早點回家,四五點就到車站,一百多米的長隊,咬牙堅持排了三個小時;在這裡有人帶著妻子和孩子,或一個人背井離鄉,身負著生活的重任;有對新世界的茫然和緊張的大學新生,在遇到門口學校接待處和熱情同學的那一刻,忐忑的心一下子就變得安靜和期待起來。
那些分離和不舍的一幕幕,還有大巴的汽鳴聲,以及人的吆喝聲,都伴隨著紅旗河溝汽車站,成為了我們記憶揮之不去的一部分。
不過,紅旗河溝汽車站雖然對代重慶人在這有過難以割捨的情感,但是卻有周邊環境差, 魚龍混雜的硬傷,「髒亂差堵」已經成了它「逃不掉」的一個代名詞。小攤小販,黑車司機,廣告宣傳,水果攤位等等,已經充斥了紅旗河溝汽車站。
城市在不斷發展,紅旗河溝彼時的繁華逐漸消退, 這裡基本每天必堵,讓紅錦大道成為上班的「死亡之路」。於是,一時之間,紅旗河溝汽車站變出了人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陪伴了我們30年,處於重慶主城最核心寶地,已經蒼老破舊的汽車站,數度傳出紅旗河溝汽車站將要搬遷的消息,上演了無數次告別的紅旗河溝汽車站,與目前重慶千億商圈觀音圈極不匹配。
雖然紅旗河溝汽車站承載了很多的回憶, 但不得不承認,紅旗河溝汽車站已經慢慢的退出了時代的舞臺。
車站內天花板,牆上豎著的優良秩序幾個的大字,還是泛黃的牆面,生鏽到掉漆的欄杆…都仿佛是上個世紀遺留的產物。
隨處可見的老舊,對如今發展成新一線的重慶來說,紅旗河溝汽車站明顯落後太多了,這一切都在說明,紅旗河溝註定是要搬遷的。
2018年12月17日,重慶市政府網發布《內環快速路以內汽車客貨運站場搬遷方案》,宣布紅旗河溝長途汽車站的5大長途客運站場將搬遷的消息。
紅旗河溝汽車站這個日均運送旅客約為12000人次的長途車站,將在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所有長途客運班線外遷。
很多人都在期待紅旗河溝車站搬遷後,或許將打通觀音橋至嘉州的任督二脈,解決這個路段的腸阻梗問題。也有人在期盼這裡會打造成紅旗河溝一個新的地標,成為新一座地標性的建築物,跟新壹街的商業進行聯動?
紅旗河溝車站搬遷後,說再見之後何去何從?
2020年4月,重慶交運集團站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稱,紅旗河溝汽車站不會進行大規模拆遷重建。該負責人稱,紅旗河溝汽車站地下是軌道6號線和3號線,附近又有高壓線,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的高樓、商場等建設。
對於紅旗河溝汽車站,依舊會保留8層空心圓筒樓和「大巴穿樓」的場景,並整體提檔升級變身為文創基地。
紅旗河溝汽車站地塊的文創方案,旨在提出淡化交通功能,突出文創懷舊元素,以及修舊如舊原則,恢復大樓原貌。也就是說紅旗河溝汽車站將保留汽車站1990年建成的樣子,給大家留下一塊懷舊的地方。
根據紅旗河溝文創方案,未來紅旗河溝車站還將保留旅遊集散中心的功能,每天都有旅遊大巴從紅旗河溝發出,這些大巴車還是從「筒子樓」底部穿過,仍然能看到「大巴穿樓」的場景。
交運集團將在保留現有建築外觀的前提下對現有設施進行更換,並對現有功能區進行升級。
未來的紅旗河溝,將發展以旅遊集散和接待為主,同時配以精品民宿酒店,展示形象的商業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