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久病成良醫。
同樣的道理,只要你出入澡堂子足夠多,也終能成一代沐浴之王。
沒錯,我說的就是大保健男神喬杉,以及由他和彭昱暢主演,叫獸易小星導演的電影《沐浴之王》。
首先,說說電影整體觀感,兩個字「憤怒」,來自萬合天宜老粉絲的「憤怒」。
曾經的我,也跟每一個懷揣夢想的畢業生一樣,我們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標。
有人夢想是進BAT網際網路大廠,有人夢想是進銀行四大做金融才俊,而我的夢想比他們更像夢想,那就是想加入萬合天宜做一名編劇。
上圖這封求職信發送於2014年11月。
結果,當然是沒有任何結果,不然天這麼冷誰會在這裡碼字,肯定是在北方搓澡了。
但話說回來,為什麼說感到「憤怒」呢?
第一,我作為一個老粉絲,我感到了羞辱。
第二,叫獸作為星爺的粉絲,我覺得他對不起星爺。
電影開場有一場戲,喬杉去給富二代彭彭搓背,當時彭彭脫掉衣物後,臀部裹著圍巾。
圍巾並沒有完全包裹嚴實,彭彭內穿四角褲的藍色邊還是很明顯的。
但下一個鏡頭切換,彭彭身上穿的卻是黑色邊的四角褲,也就是說穿幫了。
雖是小小的穿幫,但俗話說「見微知著」,就這麼一處很簡單的細節處理,導演都選擇了將就,沒有選擇去補拍修葺它,當時我就預知這電影肯定是沒有很用心的。
事後證明,結果確實如此。
一方面是割裂的、不和諧、不統一、迷思般的服化道設計所帶來的迷亂年代感,比如喬杉彭彭穿的老式橫紋polo衫,屋漏時用來裝雨的印花痰盂洗手盆,以及昏黃的夕陽紅歌舞廳,這都是濃濃的8090年代風。
但與此同時,電影又夾雜著最前沿的手機支付、全民短視頻熱潮、打卡網紅店等新時代流行風潮元素。
要知道《沐浴之王》本身就是一個虛構的搓澡比賽故事,距離我們真實的生活場景比較遠,所以它非常需要觀眾沉浸到電影世界裡,去相信電影中的故事,從而對電影中的人物行為產生悲喜共振。
但這兩種過於割裂的年代感,一直讓我在虛實之中不斷跳脫,最終沒辦法,我只好放棄了,就游離在電影世界之外,不好笑,不感動,完全是在看一部亂鬨鬨鬧劇。
另一方面,電影的劇本問題很大,至少存在避實就虛和避重就輕兩大問題。
避實就虛是指,為了完成電影故事線的完整敘事,需要的情節就拍,不需要的就選擇性忽略,完全不顧實際情況是否合理,是否邏輯自洽。
比如喬杉為了讓澡堂能夠順利賣出去,只好找來失憶的彭彭充當搓澡工,這明面上看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免費的搓澡工,但實際上背後的經濟成本很高,比如彭彭的吃住費,培訓上崗成本,以及想把人從醫院領走,更別說一堆醫療費,住宿費等現實問題了,再說了,如果喬杉選擇送肖翔回到他的富裕家庭去,說不定還能有不菲的酬勞,但電影才不管這些,當做不知道,不拍不就好了。
其他的再如奶奶、表哥、妹妹、劉經理等關鍵人物,全部淪為工具化應用,需要的情節就出來露下面,不需要就一邊涼快去,比如奶奶出來哭一下,妹妹發一下花痴,表哥來兩下嘲諷,就輕易隨性的完成人物羈絆,你愛信不信。
避重就輕是指,電影把更多的篇幅用在事件敘事上,少了人物內心世界的描繪,也就是說,人物的層次深度不夠。比如喬杉彭彭彼此雙方從敵對到諒解,再到深厚的兄弟情誼,這其中在人物的內心至少有2次以上的重構建造,但電影處理的比較簡單,就是回憶畫面堆砌,配上一些抒情音樂就算完了,這是最省事敷衍的方法。
但觀眾更想看的,其實是人物之間的不斷推挪、試探、靠近、交融的過程,怎麼去慢慢打開,慢慢靠近,我們更想看到的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這是需要靠演員的多層次表演,以及細膩的情感變化去推動劇情發展的。
比如我最不能接受的一場戲,就是彭彭恢復記憶的那場戲,這應該是大部分觀眾能夠忍受前面無聊的故事情節,最最期待的一個高潮點了,結果劇本沒能把這個高潮推上去,直接痿了,彭彭看到一個「浴神宮」的胸牌就恢復記憶了,且不說這個設計平庸毫無新意,再說了,彭彭對「浴神宮」的愛有那麼深嗎?那前面怎麼一點鋪墊都沒有?相反那首「笨小孩」還象徵性的出現了好幾次,所以這個設計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顯得莫名其妙,當然這場戲也沒有一絲張力和感染力。
所以,兩方面總結下來,這就是我為什麼會憤怒,會感到羞辱的原因。
我感到叫獸團隊的傲慢,他們根本沒把觀眾當正常人看待,尤其不尊重我們這些追隨多年的老粉絲,要不劇本bug那麼多,電影情感那麼虛,怎麼好意思搬上大屏幕呢?
要麼只是純粹的把老粉絲當成韭菜,繼《萬萬沒想到大電影》之後,再來收割一輪韭菜。
要麼就是高傲的認為,好電影配好觀眾,爛電影配爛觀眾,你們也就是這樣水平的觀眾了,承認吧,你們就是愛看這樣的電影。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令人憤怒,都是一種羞辱。
《沐浴之王》的內核,是講述異性兄弟情的一部電影。
所以最後,作為題外話也好,我也想探討一下,什麼是兄弟?
叫獸的偶像是星爺,我曾經那麼喜歡他們的《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等系列短劇,也是因為裡面有一種星爺精神的傳承,包括無釐頭式的表演風格,不斷反轉腦洞的劇情,拍攝手法上的創新、大膽、前衛等等。
但《沐浴之王》是一點優點都沒有繼承,相反盡顯中年叫獸的油膩感,叫獸生怕你get不到電影中的兄弟情,不斷強調「兄弟」二字。
比如那把刻有「兄弟」二字的鑰匙,就至少出現過三次特寫,這像不像某個喝大了的中年男子,一手非要摟著你,一手還拿著一個酒瓶子,然後口口聲聲叫你「兄弟」一樣。
這紙糊的兄弟情,就像沙灘上的樓閣,一吹就散,喬杉和彭彭在電影中的演繹兄弟情,就是這樣的。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兄弟?
真正的兄弟,是叫獸你說要拍一部電影,而白客、柯達、劉循子墨、張本煜等人就無條件回來了。
什麼叫兄弟?這就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