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流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名叫《流感》的災難電影,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導致一整座城市淪陷。
太誇張了嗎?
不,歷史上也曾有過一次殺傷力極強的流感——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短短半年全球約10億人感染(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7億)。
而在中國,冬春季是流感的高發期,是不是最近發現不管是兒科門診,還是小兒推拿店,咳嗽發熱的孩子突然變多了?
流感,全稱是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屬於丙類傳染病。
臨床表現以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狀為主,而呼吸道症狀較輕。
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
近幾年,採用中醫辨證診治流感的人越來越多,一些患者住院靜脈滴注後高熱不退,配合中藥治療,往往事半功倍。
而在中醫裡,流感又稱為時行感冒,古稱時行傷寒,「時行」是指有嚴格的季節性,屬於中醫「 溫病學 」範疇。
「時行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隋·巢元方
那中醫是怎麼對流感進行辨證的呢?
中醫認為流感屬於「疫病」,有寒疫和熱疫之分,有的疫病發展很快、症狀很重,有的相對緩和,症狀輕。
風寒感冒(寒疫)
典型症狀為怕冷、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水鼻涕,其次還會出現咳嗽,咳嗽聲音緊悶。
風寒感冒的治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初始階段(也就是感冒第一天)是受寒。
那就可以用蘇葉/艾葉煮水泡腳,或者用薑湯、山藥糊祛寒,也可以用熱毛巾敷大椎穴,或者只是用手反覆的搓揉大椎穴。
但如果第二天寶寶還是感冒流鼻涕不止,再用這個辦法可能沒那麼有效了。
除了感冒初始階段用的那些方法,還可以配合推拿調治。
穴位選擇
平肝清肺:清熱解表宣肺
揉一窩風、推三關:溫陽散寒
清天河水:清除體內實熱
推脊柱:清熱解表,調節體內正氣,疏風散熱,去內熱
揉外勞宮:溫陽散寒,發汗解表(掐揉外勞宮主要用於一切寒證)
二扇門:發汗解表、溫中散寒
風熱感冒(熱疫)
一般風熱感冒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冬天天氣突然變熱,衣服不能及時加減;或者運動量過大,都會導致孩子出很多汗。
體內的津液就會開始虧損,人體的正氣無法及時防禦邪氣,然後就……感冒了。
風熱感冒的主要症狀:小便量少、顏色變黃,還有嗓子幹、疼,痰黃、鼻涕黃,發高燒等。
風熱感冒主要以「疏風清熱」為治則,以微汗出為佳,手法宜輕柔,治療時間比風寒感冒要長。
清肺經,揉小天心,揉風池、風府:發汗解表,逐穴外出
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清熱
捏擠天突:退熱,發汗,善治咳嗽,咽幹
運太陽:疏風,明目,治頭昏頭痛
拿肩井:升散,助諸穴
說來說去,要想「孩子不遭罪,全家不受累」,還是流感的預防更重要。
中醫上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流感可以認為是某種外邪,只要自己免疫力和抵抗力強,也一樣會沒事的。
所以預防流感的問題,一是減弱外邪的因素,二是增強自己的正氣。
減弱外邪影響最有效的方式——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流感病毒變異性強,需要每年接種一次,而且最好根據當地流感高發的季節,提前4~5周給孩子注射疫苗。
增強正氣就要從自身的養護做起了,尤其是脾胃的養護。
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少量,因為流感中的孩子會很疲憊乏力,此時全身的陽氣都集中去抵抗外邪了,脾胃也會很累,不會有胃口。
另外,高熱傷津耗陰,所以要特別注重補充津液,及時餵水是一個方面,還可以通過大米湯來補充津液,白粥、簡單的菜粥也可以,煮的稀爛一些。
流感過後,孩子的脾胃仍然需要時間「修復」,建議堅持給孩子吃一段時間的「病號餐」:清淡飲食,或者補脾胃的食物,如山藥、南瓜、紅薯、蓮子等。
不要大魚大肉!!!
hi大家好
我叫角角
是小兒推拿論壇的吉祥物
如果有任何中醫或者小兒推拿方面的問題
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我會及時回復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