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娃兩三歲的時候,真的很像「神經病」

2020-08-13 親寶寶育兒說

秩序敏感期這個概念近年來在育兒界狂轟濫炸,按道理大家應該都懂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家長給我留言求救說:啊!娃是不是神經病啊!強迫症啊!為什麼這麼愛哭啊!

  反正家長眼中娃各種不乖,簡直覺得:

  娃!你真是沒救了!

  我的回答是:

  娃子有什麼不對嗎?

  看來這些家長,道理都懂,但不理解啊!

  敏感期,簡單說就是生物發展發育的內在規律,到了一定時間,自然而然就自發地要發展這個器官那個神經,外部表現就是娃有些很「變態」的行為。

  蒙特梭利大人提到的敏感期一共有6個,其中最讓家長抓狂和難以理解的就是秩序敏感期了。

  但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還給娃亂扣帽子,就容易把娃給坑了……

  簡單說就是:

  小時不讓娃變態,長大變成真變態。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秩序敏感期。

1

秩序敏感期 「真正的神經病」

  三四歲的娃進入秩序、完美、執拗的敏感期,為時長達大半年甚至一年。

  這時候的娃成了一個偏執狂,純正的神經病。

  我們先來看看秩序敏感期有哪些「症狀」。

  @網友1:

  兒子兩歲多去廈門玩完,打車到了機場,他要自己關車門,老公手快,隨手關了,計程車開走了。娃徹底瘋了!哭著要重來關車門!哭了兩三個鐘頭啊,機場保安、保潔、乘客,時不時有人圍過來問情況。

  最後登機口的機場人員看我一頭汗抱著泥鰍般亂跳的娃,讓我走了VIP通道先上。我知道他是執拗期+秩序感的作用,但他真像個歇斯底裡的神經病呀。

  @網友2:

  5歲倆月了,鄰居們在等電梯時他就很有心機的挨個問「叔叔你住幾樓?阿姨你呢?奶奶好,你住幾樓?」等進了電梯他就piapiapia的飛快的挨個摁上。

  之前因為自己個子矮沒夠到最高的樓層按鈕,火好大!

  幸好現在長高了能夠到了,我也總結了經驗,等電梯的時候就和鄰居拜託一句「麻煩等會兒讓他按樓層,他就愛幹這個」。這個秩序敏感期真的很要命!

  @網友3:

  要吃雞蛋餅,煎了三個才煎到她滿意的圓形,一把老淚……

  @網友4:

  兩歲半女寶寶,買袋棒棒糖,說要吃黃色的,我開了一個黃色,她大哭說那個「黃色」不是這樣的,然後自己找了一個黃色的開了吃了,我那個直接被她扔垃圾桶。至今不知道這兩個棒棒糖到底有啥不一樣……

  @網友5:

  蓋被子一定要整齊,否則,炸毛;外出要喝水沒帶水壺,炸毛;弄亂他的玩具,炸毛;坐到沙發上擋住他玩具路線,炸毛;吃到不是方形的餅乾,炸毛;自己說話表達不清楚,炸毛;生病了也炸毛=_=簡直就是炸毛怪的日常!

  @網友6:

  兩歲娃,如果我回家敲門必須由她來開,別人開了就大哭,我得出去再敲門。如果是她從外邊回來也必須由她來敲門,而且門必須是她敲了之後才能開,開早了還得關上重開。

  @網友7:

  處女座2歲9個月的娃,上車必須右腳先上,不然就不停重來。最近又要求畫一模一樣的魚。但我真搞不懂對她什麼才算「相同」。不畫哭,畫也哭,家裡跟戰場一樣。

  @網友8:

  真的,所有都能忍,只有一點,強迫我吃他送給我的東西!最後都是眼含熱淚吃下去的!買的礦泉水,明明都是一樣的瓶子,他說這瓶不是他的,他那瓶不是這樣的!

  總之,就是這段時期娃成了不折不扣的神經病,也因為大人常不小心觸犯了神經病人的基本人權,本時期的娃常規性處於炸毛狀態。

  看完你其實不難發現:娃所有的行為背後其實只有三個動機:

  1.我自己來(你別搶勞資的活兒)——自主的動機。

  2.我要完美的東西(少個角都不行)——對物的觀念。

  3.我要完整的流程(從頭到腳按我的想法)——對事的觀念。

  這三個動機,驅動了一個生物向「自主,完美,完整」發展的內在過程。這就是自然的規律,你只能尊重它。

2

熬過去就是光明

  怎麼應對敏感期?

  其實就一句話:熬過去就是光明。

  就像下面兩個網友說的:

  2歲半的時候是蛇精病大爆發時期,上面說的我們都經歷過,什麼都得按她的順序和規矩來,破壞了就大哭大鬧。她一哭鬧,全家人也跟著蛇精病,沒法溝通,生活大爆炸。

  現在奶奶被蛇精病逼回老家不幫我帶了,自己帶娃,娃反而變好了,慢慢過渡了。

  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問題存在,做到耐心和不幹涉,讓神經病時期自然過去 淡定,淡定。

  除了耐心和不幹涉,還有必要的順應。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有什麼事情提前溝通,尊重他們對規則、秩序的要求。

  我都是儘量理解她,不去幹涉她的行為和想法,結果孩子非常懂事聽話,情緒穩定,從不哭鬧。

  3歲前都是她有什麼吃的玩的需要都盡力滿足,孩子心理上得到滿足後,從不去搶小朋友的玩具,吃的玩的都喜歡跟別人分享。

  我覺得育兒就是要順從人性的基本發展規律,而不是擰著來。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熬過去之後,世界就美好的明天!

3

內心失序的感覺畢生難忘

  再說說我自己。

  我4歲的時候的偏執樣,自己到現在都還記得。

  例如畫畫時小人的眼睛一定要漆黑漆黑,於是抓著鉛筆不斷劃圈劃圈劃圈,直到紙給劃破!真的很像恐怖片裡的精神病人,自己想來都覺恐怖。

  幸好我父母從來不會幹涉我,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懂道理,而是忙!

  瞎貓碰到死耗子,我自己現在都能明確感覺到這個敏感期讓我完整地發展了對「完美」的概念的好處。

  長大以後,我很不容易陷入偏執:做項目經理的時期我特別受好評,大家都說我懂「抓重點」,在一些湊合就行的地方重效率、抓性價比,在重點的地方才大力重視,力求完美。

  在這個敏感期沒有順利過渡的話,結果要麼就是「處女座性格」、「OCD強迫症」,要麼就是反方向的粗枝大葉,做什麼都馬馬虎虎。

  要做好一件事:無論是狩獵時期地獵殺長毛象,還是現代社會的項目管理,都需要懂得「抓大放小主次分明」。

  這些社會行為概念的敏感期,就是讓娃充分體會了極限以後,學會「不偏不倚」。

  家長該做的,就是學會和一個小神經病相處的方法,就兩點:耐心和不要幹涉!神經病時期自然會過去的。

  這時候娃的內在概念已經發展完整了。

  在網上看到博主@紅衣芭蕾 曾聊自己「內心失序的感覺畢生難忘」,也很有感觸。

  她說:

  我最大的糾結體現在對父母語言前後符合的要求上。小時候爸媽告訴我,「大人是不會騙你的」,所以我認為他們應當一言九鼎說一不二。但中午說了吃飯卻下麵條了,我就覺得無法理解。

  又比如我問爸媽一件事情,他們的回答和此前一次的答案不一樣,我必須知道為什麼不一樣,到底哪一次為準,但這還沒完,你還得解釋解釋為什麼說錯了一次,因為在我看來這都叫「騙人」。

  有可能媽媽和我的對話是這樣的:「剛才媽媽沒聽見。」「那你怎麼回答我啦?」「是沒聽清。」「那你剛才為什麼說沒聽見?」

  這都是「騙人」,但大人是不騙人的,這讓我內心焦慮不已。

  其實我只需要父母一個耐心的解釋:「這不叫騙人,只是口誤。對不起那件事情爸爸不小心記錯了。是的本來要吃飯後來媽媽想吃麵條了,對不起沒有告訴你。」

  遺憾的是,這種時候父母並不耐煩給我一個滿意的解釋,他們把我的這些刨根究底歸為「囉嗦」。我是一個囉嗦的孩子。

  為了不讓他們直接一句「莫囉嗦!」打發了我,我多少次克制住內心焦躁得幾乎要發抖的衝動,用滿不在乎的音調和最平和的態度去詢問我想聽到的答案,但我得到最多的還是「沒有什麼為什麼」,「忘了,哪裡記得這麼多!」

  那種在我心頭突突直跳的混亂的痛苦只能靠我自己去平息。

  所以現在看到孩子因為對秩序的堅持而哭泣的時候,也像看到小小的自己。

  我願意儘可能保護他的內心秩序,讓他順利平穩的度過這個敏感時期。他理解了秩序,才能更好的接納千變萬化的世界。

4


  0-6歲的娃,內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器官和神經正在一個接著一個地發育,心靈正在構造各種概念,這些都是偉大的大自然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法則。

  它們其實也是在為人類生存所提供的必須能力悄然無聲地在做準備。

  也因此,早期啟蒙是「刺激神經發育」和「建立內隱概念」的過程。

  什麼叫建立內隱概念呢?

  在老早關於英語啟蒙和數學啟蒙的文章都說過,「概念」先於「教授」,理解概念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親身實踐去感受,比如「物權」、「秩序」的概念也是同理。

  如果不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發展這些內隱概念,以後說再多的要分享、要禮貌、不要馬虎粗心,娃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絲毫沒有用處的!

  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心理疾病都是和早期體驗有密切關係,所以如果你自以為是地去幹預了,就會為娃將來埋下了各種隱患。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給娃套上無理取鬧的標籤。

  這是偉大的自然大大叫我轉告你們滴。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比自然大大聰明哦!

相關焦點

  • 生了娃之後,我變成了神經病
    自從生了娃,我感覺自己性情大變,時而堅強,時而脆弱,時而精神異常亢奮, 時而又消極抑鬱……性情變化莫測,時好時壞,基本符合國民大眾對神經病的評定標準。生了娃之後,我總會出現各種幻覺。在洗漱間洗漱、在客廳做家務者在餐廳吃飯時,視野範圍內看不到寶寶時,我的耳邊就總感覺到有寶寶的哭泣聲,等我趕緊走進臥室一看,寶寶睡得好好的。生了娃之後,我突然有一顆玻璃心。
  • 2歲前是天使寶寶,3歲後才明白是時候未到,3歲的娃是有多難帶
    導讀:2歲前是天使寶寶,3歲後才明白是時候未到,3歲的娃是有多難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前是天使寶寶,3歲後才明白是時候未到,3歲的娃是有多難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7歲大男孩的生殖器,像兩三歲孩子……這件「小事」,千萬別忽視
    也就是傳說中的▽兩隻睪丸「失蹤」,17歲的他「小雞雞」像兩三歲杭州男孩小辛(化名),長相清秀,個頭已經超過了媽媽半個頭,但是鬍鬚、喉結卻都沒有,整個人非常自卑。醫生給他做體檢時,頓時愣住了——這個17歲的大男孩,「小雞雞」還像兩三歲的孩子,完全沒有發育,甚至連毛毛都沒有長出來。「醫生,我從小.........就這樣。」看到醫生的詫異,小辛不好意思地解釋。
  • 網友生娃前後像「兩個人」,當媽媽真的很難
    從網友們曬出的照片可以看出,當媽媽真的不容易。網友生娃前後像「兩個人」有些網友曬出自己生孩子前後的兩張照片,無論是從精神面貌還是身材,都差異顯著,讓人感嘆當媽媽這很難。先看這位寶媽,生娃前是妥妥的校花一枚,生完娃後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雖然身材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臉色卻漸漸憔悴了。
  • 閨蜜一位20歲生娃,一位30歲生娃,到了40歲差距卻這麼大
    導讀:閨蜜一位20歲生娃,一位30歲生娃,到了40歲差距卻這麼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閨蜜一位20歲生娃,一位30歲生娃,到了40歲差距卻這麼大!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他們也不會像年輕父母那樣只顧看手機3件事,孩子優秀老人開心老人育兒是好是壞,完全要取決於他們帶娃的方法,如果老人帶孩子能做到以下3點,那麼孩子不優秀也難。,多做早教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人在3歲前大腦神經突觸會極速發育最高可增長到1000億。
  • 三歲定一生,娃三歲時這些事決定了他的未來,可很多父母都疏忽了
    導讀:三歲定一生,娃三歲時這些事決定了他的未來,可很多父母都疏忽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定一生,娃三歲時這些事決定了他的未來,可很多父母都疏忽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娃真的叛逆嗎?來看看你2-3歲孩子發展特點
    最近很多兩三歲小娃的家長向摩爾媽媽求助:#育兒兩到三歲的孩子變臉比變天還快,所以說他們有什麼不開心,會通過哭或者情緒表達出來,比如他們非常喜歡和自己親近的人在一起,當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的時候,會通過啼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呢,情緒轉移的也非常快,一旦遇到喜歡的好玩的,他們又會立刻破涕為笑。
  • 1歲娃胃被撐破,2歲娃胃出血!真為孩子好,就別再餵飯了
    最近,科大大在各大視頻平臺上刷到「飯霸寶寶」,兩三歲的娃,自己吃飯如行雲流水,一點不費勁!說實話,看著他們吃飯的視頻,科大大都咽口水了!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為家長們排憂解難,橫掃這些娃獨立吃飯路上的障礙!1警惕!2種餵飯方式可能要娃命!養娃就像一場升級遊戲,老母親好不容易熬過了斷奶、夜醒,卻沒想到,敗給了讓娃自己吃飯!
  • 一歲孩子乖巧懂事像「假人」,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險些毀了娃
    導讀:一歲孩子乖巧懂事像「假人」,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險些毀了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孩子乖巧懂事像「假人」,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險些毀了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兩三歲寶寶不聽話,這幾個方法應對,寶寶的情商會更高
    導讀:兩三歲寶寶不聽話,這幾個方法應對,寶寶的情商會更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三歲寶寶不聽話,這幾個方法應對,寶寶的情商會更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娃坐飛機長途旅行,一路不哭不鬧乖得像天使!我是這麼做到的
    十一長假我和孩兒他爹完成了一件我們一直很想做但是又沒勇氣做的事——帶3歲的小豆包出國旅行。我們一直想帶小豆包去看看花花世界,但是帶小寶寶旅行真的有很多麻煩,孩子水土不服怎麼辦?坐飛機哭鬧怎麼辦?生病怎麼辦?一大堆未知擺在面前,實在沒勇氣冒險。帶娃旅行的想法在小豆包1歲左右的時候冒出來,但是自己慫,加上家裡的老人也不同意,也就不了了之了。
  • 二歲娃到底有多「可怕」?家長掌握了4條育兒法則,才能輕鬆應對
    今天問題:面對兩歲娃的恐怖,究竟該如何應對?兒童在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孩子到了2歲多,基本上就屬於貓狗都嫌的階段,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感,孩子不聽話,很愛作妖,而且總是不把嘴掛在嘴上,很多家長為此也非常頭疼,2歲娃到底有多「可怕」呢?
  • 「牛郎帶著娃會織女」,三個單親爸爸育兒事例,比媽媽帶娃還認真
    我居然被3歲的毛孩子問愣了?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已經和之前不同,他們的內心細膩,觀察力敏銳,常常看到成人看不到的角度。然而,這次透過孩子的眼光,牛郎織女的故事,或許能引發我們對一群『特殊爸爸』的關注,「牛郎帶著娃會織女」,他們的育兒之路,又有怎樣的坎坷和經歷呢?比起單親媽媽,單親爸爸很少被人提起,但他們的育兒經歷,同樣值得被了解,他們的育兒困境,也理應得到幫助。今天,我們就藉機來聊聊,單身爸爸的話題吧!
  • 一定要避開這5個「坑娃」育兒用品,尤其是最後一個
    自從當媽後,「買買買」的激情從未消失過,我曾寫過一篇雞肋母嬰用品的文章(點擊藍字回顧),今天說說我用過的5個最「坑娃」育兒用品。第一個,嬰兒床。理想狀態是:孩子安靜地躺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睡覺,歲月靜好~現實是:孩子在七八個月之前確實能實現我對這個床的理想狀態,但是夜裡如果需要餵奶的話,你只能抱起來餵完了再放回去,期間坐起來躺下去的一連串動作,真的非常累人。
  • 21歲國際名媛用Nuna育兒神器,帶娃掙錢兩不誤
    尤為令人佩服的是,家族中的小妹凱莉-詹娜,年紀輕輕已經展現出超強的撈金實力,剛滿18歲就圈粉上億,人氣飆升,影響力爆棚,以至於她為自己品牌的口紅代言,第二天就賣到斷貨,不得不讓人佩服。 今年2月,21歲的凱莉誕下一女,在ins曬出與女兒的合照後,成為了當時的熱點話題,光點讚就超過1400萬,真是個行走的熱點。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真的如此嗎?
    什麼叫「父愛如山」,就是像山一樣呆在那裡啥也不幹,杵著,一直杵著,一動不動。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詼諧的解釋了爸爸們在家時的真實狀態。只要網絡上也常常出現「爸爸帶娃」這類話題,老父親們各種千奇百怪的帶娃方式簡直令人哭笑不得。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真的如此嗎?
    什麼叫「父愛如山」,就是像山一樣呆在那裡啥也不幹,杵著,一直杵著,一動不動。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詼諧的解釋了爸爸們在家時的真實狀態。只要網絡上也常常出現「爸爸帶娃」這類話題,老父親們各種千奇百怪的帶娃方式簡直令人哭笑不得。
  • 火爆全網的「表情包男孩」8歲了!三胞胎爸爸的育兒經,真的暖爆了!
    也有人說他長得像小嶽嶽。。。跟兒子民國開心的玩舉高高,結果沒接住。。。穿衣服的時候,讓娃自由發揮,結果令人啼笑皆非,大兒子大韓穿衣服像是在「通過障礙物」;現在很多人吐槽「喪偶式」教育,把「爸爸帶娃」當作一個段子,說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了,但是其實,當我們不斷地放大爸爸的「坑娃」瞬間的時候,壓力太大的爸爸們,會更加不願意帶娃
  • 兩三歲孩子背古詩沒一點用?專家怒懟:誰說的,沒記住是方式不對
    「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個人生來都在不斷地學習中度過,從孩提時期的牙牙學語,到他們能夠流利地說話,再到出口成章卓越的表現,都離不開父母的引導與培養。課堂上,我再次聽到了這首耳熟能詳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想起學這首詩的時候還是在小學,但是記憶仍然非常深刻。這時課堂上的一位爸爸就說:「兩三歲的孩子背古詩有什麼用,還不如學點特長,好歹還能拿得出手,這以後人家讓表演個才藝,你就站在那背古詩,丟不丟人啊!」說著就要拉著孩子的媽媽和孩子走出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