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遞手農業、和糧農業集團、攜手廣積德中醫館,大力推廣黑龍江優質...

2020-12-19 人民論壇網

5月19日上午8點,在中國·哈爾濱永泰城喜來登酒店由黑龍江省手遞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哈爾濱商博士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廣積德醫藥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手遞手農業、和糧集團、攜手廣積德中醫館推廣黑龍江農產品新聞發布會」在當地政府領導及優秀企業家代表的共同參與下如期舉行。

黑龍江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農產品也成為黑龍江省最具有特色標誌之一。如何將黑龍江優質農產品推廣到千家萬戶,是每一位黑龍江人都值得深思熟慮的課題。如今,廣積德連鎖中醫館攜手黑龍江省地方企業——手遞手農業、和糧集團共同為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增添助力:在當地政府領導及參與企業負責人的共同見證下,廣積德五常特色農產品基地於5月19日正式落成。

黑龍江農業企業將大連廣積德醫藥有限公司引進過來,強強聯合,利用大連廣積德中醫館現有網絡平臺,發揮自身優勢將黑龍江農產品推廣到全國市場。目前廣積德中醫館在各大城市擁有79家分館,秉承「大醫精誠」精神,以「量大、氣合、不爭、助人」為館訓,堅持「救人疾苦、還人健康、心懷蒼生、孝行天下」的宗旨,廣積善行,德厚精誠,致力於傳承中華文明,振興中醫事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超一流的中醫藥服務。

廣積德中醫館是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會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膏方分會副會長單位,先後獲得中藥現代化標準化展示基地、2017中醫藥行業十大創新品牌、首屆中國膏方節優秀企業獎、首屆中國膏方節優秀產品獎、中醫藥傳承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此次與廣積德中醫館合作,給予黑龍江本地產品優勢,利用廣積德中醫館平臺,廣泛將黑龍江農產品推廣到全國市場。此次合作,雙方利用自身優勢,強強聯合。多行業合作,使得雙方創造出更多可能,將農產品與中醫結合,相互融合,相互彌補,將黑龍江農產品又推廣到新領域。多渠道宣傳、多渠道推廣將農產品推薦給更多關注健康、關注養生的老百姓面前。

百姓安,黑土情。黑龍江人深知大自然對黑土的饋贈,引進廣積德中醫館推廣黑龍江特色農產品,旨在推動黑龍江農業發展,為黑龍江農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營銷決賽:和糧農業有限公司獲一等獎
    東北網1月21日訊(記者 王亮)21日,第二屆全省優質農產品營銷大賽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黑龍江東禾農業集團、饒河東北黑蜂產業集團、五常市順澤米業有限公司分獲二等獎;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黑龍江秋然米業有限公司、寧安市彩華西瓜專業合作社、哈爾濱益助果蔬種植股份有限公司
  • 和糧農業向香港大學生首開實習大門 共創輝煌
    近日,來自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的多名香港大學生,在黑龍江省和糧農業集團結束了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通過此次在和糧農業的實習,香港大學生初步認識了電子商務,並對黑龍江的農產品有了全新的認知與感受, 尤其是進一步認識國情 ,稱提升了國家歸屬感與自豪感。
  • 沈瑩實地調研和糧農業復工復產及穩企穩崗基金
    沈瑩實地調研和糧農業復工復產及穩企穩崗基金沈瑩(中)在產品展示廳了解和糧產品經貿文化快訊黑龍江電 6月16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沈瑩實地調研和糧農業集團總部復工復產及穩企穩崗基金等事宜。廠區疫情防控座談會上,沈瑩認真聽取了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芳關於企業復工復產及穩企穩崗基金貸款使用情況的相關匯報。並根據現有形勢,做出三點指示:一、疫情期間,加強企業疫情防控能力。企業防疫、團隊防疫、個人防疫要形成常態化、固定化流程,千萬不能鬆懈,疫情防控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二、保就業、穩就業就是為社會做貢獻。
  • 黑龍江和糧農業:打造東北綠色有機食品國際知名品牌
    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愛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稱,這次參展的展品主要包括大米、雜糧、食用菌、山珍等。其中,雜糧麵條很受西南地區採購商和消費者歡迎,在重慶和成都市場銷售的特別好。周愛紅續稱,通過此次農交會,讓更多的人認知了黑龍江農產品,也讓我們意識到國內中部發達城市的廣闊市場,這些城市對雜糧、米麵需求量特別大。
  • 黑龍江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於明海到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考察調研
    哈爾濱市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英波,香坊區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司炳春,省、市糧食局和區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於明海一行實地察看了和糧雲倉的配送操作、稻米雜糧加工車間生產情況、企業質檢、線上營銷以及安全生產等情況,品嘗了和糧農業自主研發的速食產品,現場聽取公司董事長張芳關於和糧農業的產業布局、三產融合發展、品牌創建、公司黨建等工作情況匯報。
  • 中化集團: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助力中國農業糧滿倉
    7月10日,在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化農業山東陽信MAP技術服務中心,一款名為「梨國梨民」的酒備受矚目:「鴨梨之鄉陽信,為什麼要做酒?這麼大一個鴨梨,又是怎麼進到這細口瓶子裡的?」 原來,這是中化農業山東陽信MAP技術服務中心和農戶合作的扶貧產品。
  •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2015年公司工貿企業減虧成效顯著,整體運營質量和經濟效益大幅提高,資債結構得以進一步優化,徹底扭轉了2012年以來的不利局面,公司發展前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下面分行業進行說明:  1、農業方面。從宏觀環境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性產業,2004年以來國家政策層面對農業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
  • 中俄攜手前景廣農業合作正當時 來自中俄農業地方合作遠景展望圓桌...
    圓桌會議上,黑龍江對俄農業合作的優勢得到中俄各方的高度認可,而擁有豐富對俄合作經驗的龍江企業則受到追捧。會議後,哈爾濱東金集團與俄羅斯遠東投資和貿易發展局、俄羅斯地方農業基金籤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東金集團在哈巴羅夫斯克建設糧食專業港口、開發10萬公頃土地用於農業種植,開發農業綜合體設施倉儲量為10萬噸,項目投資總額約為1.2億美元。該項目被列為中俄「遠東一號」現代農業(種植加工港口)綜合示範項目。深耕農業和農機產業20年的東金集團,將陸續在俄羅斯投入7億元,在俄遠東地區打造集現代化農業種植、養殖、加工、倉儲、港口、物流於一體的大型產業項目,項目建設期5年。
  • 創新營銷模式和糧農業多措並舉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東北網8月28日訊(嚴璐璐 記者 王亮) 和糧農業立足於農業行業發展已有15年的歷史,從最初的原糧貿易做到今天公司發展為種植、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糧農業有限公司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質量鞏固基礎,以創新守護品牌,不斷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使公司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將獨特的農業基礎資源,與新經濟時代最具潛力網絡經營模式完美融合,將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發展。
  • 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金獎第一名聖上壹品「新糧啟航」
    人民網哈爾濱11月10日電(焦洋)在2020年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上,獲得中國有機、歐盟有機雙認證的「聖上壹品」品牌榮獲金獎第一名,成為了稻米行業的標杆。11月9日,為弘揚中國傳統的冬藏文化,讓更多消費者真正了解五常大米,將五常大米推廣全國乃至國際,金獎稻米企業舉辦的「第二屆金禾冬藏大典暨聖上壹品·一畝皇家田啟運儀式」在五常市金禾水田主題公園廣場開啟。
  • 給黑土地注入智慧農業因子
    去年10月,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與碧桂園農業宣布將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碧桂園集團副總裁、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梅永紅介紹,碧桂園之所以選擇與北大荒聯手打造建三江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正是希望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加快推廣應用最具科技含量的農機智能化、農場無人化技術,構建一套規模化農場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的系統解決方案,佔據未來智慧農業技術制高點。當前,信息化、數位化技術正加速農業生產方式變革。
  • 【眾新聞】強強聯手 王炸出擊 黑龍江眾糧聯助力谷黃金攜手中綠
    ***************************************************************「找到眾糧聯,就找到黑龍江糧食源頭」。隨著黑龍江眾糧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糧聯」)的飛速發展,這句成立之初便喊出的口號已經在糧食圈得到了普遍認可。
  • 和糧農業集團全年訂單準時配送!
    對於喜歡吃米飯的朋友們來說,米飯和愛情一樣,都是不能將就的!」對於,家家戶戶都需要糧食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推出季度,半年度,全年訂單優惠活動:一次付費,全年訂單將不再受糧食價格影響,每月準時配送一有訂單,現磨現生產,保證產品質量
  • 比特紅攜手江蘇漢康農業助力「數字鄉村」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新冠疫情的到來,給原有的農村原產品的產業鏈和物流鏈帶來了衝擊,農產品的銷路一直以來都是農戶的痛點,偏遠貧困鄉村的優質農產品,因路途遙遠,保質期有限,加上知名度不高,銷路遲遲不能打開。滯銷,低價甩賣。使農民虧損慘重,近年來農業也一直落後其他產業的發展。
  • 國企民企深度融合,「中潤和糧」扶貧生鮮連鎖從哈爾濱開始
    出席儀式領導有: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芳;哈爾濱市中潤房產經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強;哈爾濱市糧食局副局長程善好;黑龍江省連鎖協會秘書長李遠志;哈爾濱市糧食局產業處處長閆臣;哈爾濱市糧食局黨組秘書劉喜寶;黑龍江省航基集團董事長賈樹春;道裏區工商聯秘書長於麗;黑龍江省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斌;香港商報付彥華、哈爾濱青二網絡科技董事長牛蕊,雙方籤約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大主流媒體蒞臨現場。
  • 北京與中糧籤署協議攜手打造中國北京農業生態谷
    未來幾年,一個集農業加工、綠色種植、產業研發和國際交流於一體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項目——中國北京農業生態谷(簡稱農業生態谷)將現身房山區琉璃河鎮。11月17日上午,北京市政府與中糧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協商約定不斷創新和完善合作機制,攜手加快推進農業生態谷項目開發與建設,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合作關係。
  • 必須充分重視和大力發展農業
    關於農業特別是糧食問題,這幾年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多次強調過。鄧小平同志說:「農業主要是糧食問題。農業上如果有個曲折,三五年轉不過來。」陳雲同志尖銳地指出:「無糧則亂」。李鵬同志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是整個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中央領導同志把問題講得很深刻,完全符合實際。
  • 瀋陽農業大學培育的優質粳稻新品種獲國際大米節銀獎
    中國教育在線(遼寧)訊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優質米品評品鑑會上,瀋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陳溫福院士團隊選育的優質粳稻新品種「沈農625經過試驗室檢測和專家初評,最終由4位院士、42名專家組成的大米節品評品鑑專家組對參評樣品進行現場品鑑,秈稻組和粳稻組各評選出金獎3名、銀獎6名、銅獎9名。  「沈農625」是以日本著名優質米品種越光為目標,以秋田小町、越光等優質稻米品種為親本,經過多年多點不同生態條件下穿梭育種性狀鑑定和系譜選擇選育的常規優質粳稻品種。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當下,我國大力推廣各類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蘊含不少商機。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模式,以及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著力點。 該模式依託並整合當地優質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的循環經濟,延伸價值鏈條,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發展。 種養加工複合模式主要在我國水稻產區、小麥產區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該模式適用於傳統農產品加工,如農戶加工豆腐及磨粉後,將豆渣或粉渣作為餵養動物飼料,動物糞便排入沼池後,沼肥用於種植綠色水稻、蔬菜等;沼氣用於燒飯、照明等。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2021年單獨招生簡章
    經過多年的積澱,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已發展成為辦學特色鮮明、發展潛力巨大,在全國具有較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好評,被職業教育專家譽為「最適合學生讀書的地方」。這裡,將為您插上夢想的翅膀,為有志青年提供一個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的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