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會議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4月11日,按照防疫要求,上海交通大學首次採用網絡現場直播形式召開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向全球交大人致以最誠摯地問候,以特殊的「打開方式」與海內外交大人云端相會。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等校領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等援鄂醫護員工代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獲得者代表,機關部處、院系及直屬單位負責人和上海交通大學師生代表出席紀念大會直播現場。
飲水思源情牽交大 櫛風沐雨愛國榮校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講話 照片由校方提供
楊振斌表示,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把家國情懷融入血液中的大學,「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已成為交大人鏗鏘的心聲。「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既是交大人根系祖國的赤誠情懷、也是校友們情牽母校的一生眷戀。此次抗擊疫情,廣大校友積極行動,讓我們越發體會到,無論海內海外,全球交大人是一家,無論校內校外,天下交大人是一心。
學校的發展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積累校友的過程。楊振斌提出,上海交通大學歷來都十分重視校友工作,現有分地區、行業、院系等維度近百個校友組織。校友對母校的歸屬感來自於在校期間老師對學生的愛,學校既要關心學生,也要關心校友。學生終將成為校友,校友則永遠是母校的學生。學校關心現在的學生,實際上是在關心未來的校友,學校還應該關心校友,也是在繼續關心過去的學生。未來,學校將把更多的在校學子送到祖國各地,送到校友們身邊,與志同道合的交大人共同幹事創業,奉獻民族復興。
楊振斌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傳承歷史文脈、弘揚交大精神;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成就一等人才;必須高度重視校友、緊緊凝聚校友。飲水思源情牽交大,櫛風沐雨愛國榮校,歷代交大人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人類文明進步為己任。今日的上海交通大學,已經看到了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曙光。面向未來,我們要更加奮發有為,努力將上海交通大學建成棟梁之才的哺育之地、重大創新的策源之地、思想文化的引領之地、全球英才的嚮往之地。
思源致遠 邁向一流 傳承校訓精神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作校情報告 照片由校方提供
林忠欽以「思源致遠,邁向一流」為題作校情報告,向世界各地的上海交通大學校友和全校師生醫務員工致以誠摯的問候。他提出,非常時期,全體交大人同舟共濟,共克時艱。11000餘名校友向母校設立的疫情援助基金髮起捐贈;國內疫情發生之初,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就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應對;自3月2日起,共5200多門課在線上進行教學,2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祖國四面八方、世界各地接受2000多名老師的線上授課;上海交通大學大力開展科研攻關,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疫情排查機器人、恢復期血漿療法等一系列成果,為疫情防控防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林忠欽表示,在疫情面前,上海交通大學和交大人沒有退縮和遲疑,而是選擇挺身而出、擔當奉獻。這正是「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校訓精神的最好傳承,也是「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價值追求的最好詮釋。回首124年,上海交通大學始終與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緊密相連,努力爭當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排頭兵和先行者。上海交通大學將更加堅定自信,紮根中國大地,邁向世界一流;更加關注質量,提升內涵品質,培育頂尖學科;更加突出貢獻,培養一等人才,銘刻交大印記;上海交通大學將責無旁貸地肩負使命,只爭朝夕,砥礪進取,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持續探索交大之路。
心懷家國 大愛無疆 展示初心和使命
2020年校長特別獎上海交通大學援鄂醫療隊頒獎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頒獎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上海交通大學援鄂醫療隊獲校長獎特別獎。疫情到來之時,上海交通大學廣大醫護員工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每一點閃光,匯聚成勝利的希望,心懷家國,展現醫者擔當。2020年上海交大校長獎首次設立特別獎,交大紀念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上,交大援鄂醫療隊獲此榮譽。「國有難,召必應,戰必勝」,570名交大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前線,為阻擊疫情築起白衣長城,以實際行動展示了崇高醫德和精湛醫術,展示了學院精神和醫學水平,展示了醫學初心和使命。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另外,學校還將為獲獎的援鄂醫療隊的每位隊員頒發一份書記校長籤名的證書和由上海市書法協會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徐慶華教授手書的書法作品。
黃旭華院士獲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訓,也是交大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優秀品格,更是交大人共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追求。「敢做驚天動地事,甘做默默無聞人」,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上海交通大學1949屆造船系校友黃旭華院士,獲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黃旭華學長的故事和精神,激勵著交大學子,愛國榮校,矢志奮鬥。
紀念會上,唐任遠、金宗偉、其實、田庭峰、歐陽群、林鳳兵、孔海南、1989屆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校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GES五期班獲2020年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紀念獎。
致敬抗疫英雄 公益短片首發
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選擇交大 就選擇了責任》致敬抗疫英雄公益短片全球首發,北京、上海地標同時播出,訴說共克時艱、責無旁貸的戰疫故事。這一天是英雄城市武漢「重啟」的日子,用故事致敬逆行英雄,用建校紀念守望武漢黎明,以抗擊疫情中的事跡與形象展現上海交通大學124年來歷史孕育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讓同一個世界聆聽同一個交大的聲音。
致敬上海交通大學的逆行英雄。570名上海交通大學醫護人員奮戰武漢一線,闔家團聚的除夕夜,他們緊急馳援;其樂融融的元宵佳節,他們奔赴一線。國有難,交大人必勇往直前。但在這裡,並不缺少愛與溫情。防護服做婚紗,雷神山見證戰地婚禮;第「135+1」個出徵的醫療隊員,有了他的小棉襖的降生。這些慷慨逆行的英雄喚醒了沉睡中的一座城,從此武漢上海共飲一江水,同守一段情。
攻堅科研技術助力「戰疫」,上海交通大學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快技術攻堅步伐,展現著交大智慧,交大速度。國內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新型冠狀病毒急速檢測卡、一次性防飛濺隔離巾、移動式醫療垃圾焚燒方艙、疫情防控機器人、自主移動消毒機器人,交大力量一直在助力科技「戰疫」。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如期而至。時空相隔卻隔不斷濃濃的交大情,本次紀念大會開發「雲教室」,開展「雲互動」,開放「雲直播」,直播「雲大會」,海內外交大人與恩師同學雲端相會、聚首暢談,感受人文交大的無限風採,共築明日交大魅力篇章。上海交通大學各學院也首次嘗試了雲論壇、雲分享、雲座談、雲課堂、雲對話等,80個全球校友祝福視頻,共祝母校124周年生日快樂。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這是凝聚在所有交大人心間的精神紐帶。相聚在東海之濱,飲水思源,愛國榮校,上海交通大學將和全體交大人一起,繼續揚帆啟航,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