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前言:本文從一個前端開發程式設計師的角度,對工作中如何記錄工作任務、沉澱項目經驗等方面進行探討,可能並不是一套適合所有人、所有崗位的方法,而是希望以此拋磚引玉,結合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互動~
緣起日常工作中,我使用幕布 App 來記錄項目的開發情況,以前是用「任務清單」或「周報」的形式記錄下每周的工作情況、問題和思考,相對來說簡潔、直觀。
而隨著讀過的書和寫的代碼日益增多、也隨著頭髮日益稀疏,發現「任務清單」存在一些局限性
任務清單的局限性視角專注於任務不可否認,從做事的角度來看,視角專注於任務有不少優點,可以使任務列表簡潔、高效,維護方便,釋放腦力。
換句話說,任務清單是將項目中自己負責的部分拆解成一個個可執行的任務。
然而這也導致了每次完成一個項目,某種意義上自己只是完成了任務,關注點只局限於與自身相關的任務。
可能一種糟糕的情況就是項目完成了,對自己來說無非寫了幾個列表頁、詳情頁、幾個彈窗,卻不了解這些頁面解決了業務上哪些痛點。
可能另一種糟糕的情況就是,N 年開發經歷,不是有 N 年經驗,而是 1 年經驗用了 N 年。
項目復盤效率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每當到了項目復盤、年度總結、或者在簡歷上填寫項目經歷時,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雖然藉助於「任務清單」來復盤項目,理論也是可行的,但這樣會花費較多時間、精力在「任務清單」中查找、整理相關記錄。
經驗沉澱效率低這一點其實和項目復盤效率低類似,相關信息過於零散、非結構化。
解決方案的探索期望基於以上三個痛點,可以簡單整理出三點期望
問題可能存在的最大問題:懶。
主要體現在:
原先只需要簡單記錄任務相關,現在要記錄項目的方方面面,記錄量更多、記錄複雜度更高。原先如果同時做多個項目,可以記錄在一起,現在需要分別單獨維護一個項目日誌。而這些其實只要克服一下自己的惰性,走出舒適區,就 ok 了。
方案視角基於項目整體原則:設想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推動項目總體進度、提高項目整體質量,儘可能全面且必要地記錄項目信息,可以多從項目其他角色的角度出發去思考、記錄問題。
例如,思考是否有性能更好、交互體驗更好的解決方案?
又或者換個角度,從產品角度,多思考思考需求的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設計是否合理?如此思考或許有助於砍需求,或許有助於加深對業務的理解。
又或者再換個角度,從項目經理的角度出發,多關注一下各個關鍵節點:提測時間、上線時間、可能存在的進度風險等……
把以上這些問題,記錄到項目日誌中,而重點是這個思考的過程。
總之,在一個項目的合格執行者的基礎上,多換位思考,藉助於項目日誌,或者潛移默化、或者刻意練習地成為一個項目的推動者。
註:需求評審會時,是一個很好的「換位思考」的場合
便於項目復盤單獨記錄、整理項目流程,亦可作為下一次項目的 checklist單獨記錄項目中遇到的問題,面試中經常會被問到「你在項目中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記錄一些項目信息(項目目標、項目需求、項目例會),以備項目復盤便於經驗沉澱這一點其實和項目復盤效率低有類似也有交集,都是將零散的、非結構化的信息整理在一起。
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出發點是項目,是為了復盤項目,而這一點的出發點是自身,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
所以,參考了 PDCA 循環(plan 計劃、do 執行、check 檢查、action 調整),結合了下自身,整出了個 4P 記錄:流程(Process)、遇到的問題(Problem)、迭代的規劃(Plan)以及總結出的心得、方法論(best Practice)
「註:示例圖僅供參考,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調整
流程(Process):整理項目流程,亦可作為下一次的 checklist遇到的問題(Problem):記錄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的,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迭代的規劃(Plan):結合對項目的反思、思考,列出具體可執行的規劃總結出的心得、方法論(best Practice):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準化註:經驗沉澱部分使用的是最終版方案內容
項目試水今年年後負責的一個新項目中,我嘗試基於項目的角度來記錄工作。
最主要的改動就是,這個日誌中只記錄一個項目的工作,同時也整合了「任務清單」的優點,改名「工作進度」,換湯不換藥。
開發記錄:用於經驗沉澱,記錄開發流程、問題、迭代計劃和方法論。開發內部討論:記錄項目例會之外,工作群裡的討論信息,以便交付項目時標明改動項。項目例會:簡要記錄每一次例會的情況,大致了解 done、doing、to do 即可,或貼入會議記錄幕布的連結。以上便是「項目日誌模板」的雛形,
首先說說感受,連我這麼懶的一個人,都一直堅持維護了 10+ 周直到項目告一段落,說明不麻煩。
然後效果方面,之前的三個小期望都實現了,
甚至還有一些別的收穫,
加入開發內部討論模塊,可以在項目提測時,標明未更新在 PRD 上的改動項,以方便測試人員測試;加入相關文檔、項目例會模塊,可以方便相關信息的查詢,節約時間。保留了工作進度,即「任務清單」,無縫銜接,並在此基礎上,為每周簡單標記了版本迭代記錄,並標明重要時間節點(提測日期、上線日期等),無形間提醒自己要把控好開發節奏。總之,個人還是很滿意這次項目日誌的試水。
投稿幕布模板恰好得知幕布近期即將推出「模板中心」功能,而且還搞了個模板大賽的事情:幕布首屆模板大賽,贏字節跳動周邊!
看了眼獎品,身為資深薅羊毛黨以及推薦達人,除了幕布高級版會員 90 天我都挺喜歡 😏
於是自己在「XX 項目日誌」的基礎上,認真優化了一波,然後去投稿了~
然後幸運地入庫了 🎉
還很有儀式感地頒發了電子版證書,感謝幕布~
先附上一張預覽圖,其實可以看出基本上與「XX項目日誌」大同小異。
最大的區別是,UI 優化!
其次在一些不明顯的地方調整了一下,主要是分類劃分方面:
分類了經驗沉澱中的問題:缺陷類(別人認為我有問題)、需求類(我認為別人有問題)、技術類(別人認為我有問題)工作進度模塊,建議標紅每一天沒有完成的工作,提示自己第二天要完成還有就是一些名字的優化,進一步強調了每個模塊的定位。取名是個技術活
最後,給一個小建議,在記錄項目日誌的過程中,多問問為什麼?(即:黃金圈法則)
以上,感謝閱讀到這裡,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互動~
點擊原文查看「項目日誌模板」幕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