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2021-01-21 紅星新聞

2021年即將到來,大家都會給自己設立幾個清晰的新年目標。但對於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卻犯了難,「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

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除了楊先生,不少市民對於「限塑令」也有標準方面的困惑。「很支持限塑,但我不知道具體哪種才是可降解塑膠袋。」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線上線下至少存在6種塑膠袋的標準,同時有的塑膠袋上沒有標註標準,很難判斷出哪種是可降解塑膠袋。到底哪種標準才是可降解塑膠袋,標準是否需要標註?記者查詢了相關標準並採訪了檢測機構。

環保袋=可降解塑膠袋?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不一、材質手感差別大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線下商超正在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標準並不一致。

全家便利店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使用的是GB/T38082-2019標準,包裝上的塑料標誌號碼為「00」。生產廠家介紹,這是業內普遍用於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

△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

但並不是所有便利店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都會標明生產標準,WOWO便利店使用的塑料購物袋上僅有「可降解環保袋」的字樣,沒有標註生產標準或塑料類型。這種塑膠袋的手感和全家便利店的略有不同,摸上去更厚,表面也更光滑。

另外有三家商超的塑膠袋上的標準為《塑料購物袋》(GB/T21661-2008)。部分執行該標準的塑膠袋上印有「環保『袋』回家」的廣告語。這種塑膠袋也是可降解嗎?商家表示,並非可降解塑膠袋,打「環保」字樣是希望大家可以多次利用。2021年會更換為新的可降解塑膠袋。

除了在商超購物時主動購買塑膠袋,平時接觸到的塑膠袋還有一大部分來自餐飲商家。記者在位於二仙橋的成都陶玻酒店用品商城一家經營酒店餐廚用品銷售中心看到,這裡在銷售的有兩種可降解塑膠袋。一種和WOWO便利店裡的類似,表面光滑,另一種和全家便利店使用的可降解塑膠袋類似,重量更輕。

線上詢問:

執行五種標準,是否需要印在袋上說法不一

記者在購物網站上輸入「可降解塑膠袋」看到,排名靠前的幾個商家的收貨人數從一千多人到兩三千人不等,最多的達到了六千餘人。

記者諮詢銷量排名靠前的五六家店鋪了解到,線上銷售的可降解塑膠袋主要有生物降解塑膠袋、澱粉基降解塑膠袋、光降解塑膠袋三大類。

其中,生物降解塑膠袋就是通常說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執行標準為GB/T38082-2019,採用PBAT+PLA,PBAT+PLA+ST等混合料,相對分解率90%以上。材質較軟,半透明袋體,可以自然降解,價格相對較貴。

澱粉基降解塑膠袋生物基玉米植物澱粉ST30可降解材質,執行標準為GB/T38079-2019,採用ST30植物玉米澱粉混合物,生物基含量20%-50%。材質稍軟,袋體呈乳白色偏黃,可以掩埋降解,價格適中。

光降解塑膠袋為光降解礦物無機粉MD40可降解材質,執行標準為GB/T20197-2006,採用PE+MD40可降解顆粒混合料,降解率30%以上;材質摸上去偏硬,乳白袋體,可以焚燒成粉末,掩埋及光氧降解,價格經濟實惠。但萬冠塑膠(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成本較低,市場上有商家在普通塑料原料中加入光分解劑,是一種「偽降解」技術,擾亂了市場秩序。

除了上述三種執行標準以外,記者在商家提供的檢驗報告中還看到了「GB/T24454-2009」「HJ209-2017」兩種標準,並未見到線下商超中見到的GB/T21661-2008。有商家表示,GB/T38079-2019是基於GB/T21661-2008改進的。還有商家表示,很多地方政策不同,要看具體是在哪裡使用,「全生物降解一般用於沿海地區,要求在水中可以實現100%的完全降解。目前海南是要求全生物降解,其他地區使用澱粉降解和光降解即可」。

執行標準是否需要印在袋子上?有商家表示,不需要印在袋子上,有檢驗報告就行。也有商家表示,執行標準會印在袋子上,「最好是印一下,避免很多事。但印不印價格一樣,主要是原材料貴。」幾位商家表示,價格一樣,一般客人都會選擇將標準印在袋體上。一家線下塑膠袋商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生產的可降解塑膠袋既有印了國家標準的,也有沒印的,主要看需求。

標準區分:

「標記在產品或外包裝上」

標準明確如何標示

可降解塑膠袋標準讓人眼花繚亂,上述標準是否有效?記者就該問題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及行業相關網站上進行了查詢。除「GB/T21661-2008塑料購物袋」於2020年12月31日廢止,被「GB/T 21661-2020塑料購物袋」代替外,其他標準均現行有效。其中GB/T24454-2009為垃圾塑膠袋標準,不涉及可降解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GB/T 20197-2006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識和降解性能要求。按照該標準,在規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和包含一個或更多步驟,導致材料化學結構的顯著變化而損失某些性能(如完整性、分子質量、結構或機械強度)和或發破碎的塑料為降解塑料。降解塑料按照其設計的最終降解途徑包括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

△商家提供的檢測報告

同時該標準提出,可降解塑料產品使用標誌時,應按標示規定,標記在產品或外包裝上。按照該標準生產的光降解聚丙烯塑料片材,其中含15%質量百分比礦物粉和25%質量百分比玻璃纖維,另外添加5%光敏劑,長、寬、厚分別為500mm、1000mm、2mm,表示為GB/T20197/光降解塑料PP-(GF25+MD15)DPA5。

行業聲音:

檢測機構迎來一波送檢潮

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兩類為主

工廠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需要經過檢測機構的認證,記者聯繫了幾家檢測機構,除了近期檢測量有所增加,可降解塑膠袋的檢測分類也不盡相同。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一月到十二月,送檢「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廠家相較以往多了很多。「受到政策影響,有很多廠家是第一次生產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由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種類較多,包含不同的降解方式,我們正在完善實驗室功能。」

青島拜恩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送檢的可降解塑膠袋主要分為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兩類。「年底有很多廠商選擇來我們這邊檢測,光降解塑膠袋的檢測時間在1個月左右,檢測費用約1萬1千元,生物降解塑膠袋的檢測時間更長,超過兩個月,檢測費用超過兩萬元。光降解主要參考QB/T2461這個標準,生物降解主要參考GB/T19277.1這個標準。」

記者又找到一家名為深圳中測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建議按照GB/T 19277.1的標準來做,「GB/T38082-2019是一個大標準,GB/T 19277.1 就是其中的降解要求。國家標準一定要印在袋體上。」記者在GB/T38082-2019中看到,GB/T 19277.1屬於規範性引用文件之一。該標準用於將材料作為有機化合物在受控的堆肥化條件下,通過測定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來確定其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及其崩解程度。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王培哲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最強限塑令」下 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市面上的不同塑膠袋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1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蔣君芳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最強限塑令: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據央視財經報導,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但是,僅2015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147億個,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增量遠超減量。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商超外賣將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限塑令: 2020年底前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禁用在即 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裝藥的袋子有點不一樣了。」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可降解塑膠袋推廣難在哪?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不過,由于禁塑限塑的年底最後期限未到,以及使用成本上漲明顯,這種替代還不普遍。  記者近日在福州市的永輝超市黎明店看到,這裡提供的購物袋以不可降解的傳統塑膠袋為主,可降解塑膠袋只用於打包部分即食食品。由於限塑令對超市內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並未有要求,而且超市都是免費提供,不少顧客大量使用這種小塑膠袋打包商品,消耗巨大。
  • 禁塑限塑倒計時 可降解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
    禁用在即,「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少部分開始替換,大多數在觀望記者近日在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走訪發現,有的大型商超、餐飲企業和醫院開始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紙製品來代替傳統塑料製品,或者通過創新包裝設計減少傳統塑料的使用。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 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 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限塑令」來了!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限塑令」來了!到今年底,城市建成區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陝西發布「最嚴限塑令」引熱議 哪種塑膠袋可降解市民有點暈
    市民:分不清哪種塑膠袋可降解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目前超市內提供的塑膠袋仍多為有PE標誌的傳統塑膠袋。「不知道有什麼區別,商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受訪市民大多如此表示。正規生產的塑膠袋必須有標準及使用材料的標示,可視為塑料製品的「身份證」。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