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演講,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可能是難度最高的表達方式,許多人一生都很難學在公眾場合講話的技巧。
這主要是因為恐懼。馬克吐溫曾說,這世上只有兩種演講者,一種是緊張的,一種是假裝不緊張的騙子。
演講焦慮是什麼?
公眾演講焦慮(public-speaking anxiety)是一種在特定情境下的非廣泛性焦慮障礙。有演講焦慮的個體在面對公眾演講時,會體驗到一系列身心上的不適感,甚至會出現相應的行為上的表現(Brydon & Scottwrited,1994)。公眾演講焦慮是社交焦慮的一種(Blöte, Kint, Miers & Westenberg, 2009),是一種狀態焦慮。
演講焦慮可以被克服嗎?應該怎麼走出演講焦慮的陰影呢?我們在這裡把克服公眾演講焦慮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❶ 找到自動思維裡的核心信念
認知行為療法裡面有一個典型的核心信念「我不勝任」。
核心信念:我不勝任
找出我們的核心信念、中間信念和自動思維以後,可以試著去評價自己的這些思維和認知,並對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這是一個需要反覆練習的過程。
❷ 選擇適合自己的選題和風格
❸ 做好充分的準備
比如:
查閱相關資料
準備道具(PPT等)
準備吸引人的小素材(比如一些幽默的句子,引入話題的小故事、小活動等)
提前演練、計時(控制好演講時間)
……
❹ 練習
你可以對著鏡子練習,鏡子會不加任何評判地反映你真實的演講狀況。當你一遍又一遍在鏡子面前熟悉自己的演講狀態,你會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你的演講有哪些優點和缺點,應當如何改進。
同時,在鏡子面前練習演講,也是你直面和接納演講焦慮的一次契機。你可以對著家人朋友練習,讓他們給你提供反饋和建議。你也可以就此認識到,在別人眼中,你的演講狀態是什麼樣的。也許別人眼中的你的演講表現,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呢。
你可以在想像中練習,想像中的演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只要你不是在騎車、開車、開飛機等等。
另外,試著抓住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演講機會,把它們當成是屬於你的練習。當你越來越習慣和適應了演講的情境,當你對周圍的一切感到了熟悉,你就會慢慢放鬆下來,焦慮感也會一次比一次更低。
接納自己,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如果演講這件事情讓你感到不舒服了,給你帶來困擾了,那麼你會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接納,要麼改變。而在我看來,改變的前提依然是接納。
其實當我們發現並承認自己的演講焦慮,甚至為此向外界尋求幫助,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你終於可以直面你的演講焦慮,正視它的存在並且希望得到改善。
有演講焦慮的我是不完美的我,但這樣的我也是真實而完整的我。因此,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件事情,正是需要我們去不斷嘗試和探索的,也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在接納自我這一方面,也許長期的心理諮詢/個人體驗會有幫助哦。
我是西安演說家,想學習 「演講口才」 的同學們,在評論區留言【演說家】演講口才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