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金山公園景色秀美,但人行道上的垃圾大煞風景。
□早報記者 張文璟 實習生 張鴻/文 王柏峰/圖
「既是行洪區,又是休閒區,如何規劃布局?小到種什麼樹,栽什麼花,都應講究!」泉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主任會議昨日召開,會上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關於市區江濱公園建設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海基就此表示,市區江濱公園的規劃定位要準確,幾個公園之間可考慮連接起來統一進行建設。
【現狀】 市區江濱公園共有六個
市人大常委會日前組織對市區江濱公園建設管理情況開展調研。調研組稱,目前市區江濱公園已逐步建設成為開放式綜合濱水城市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其中,鯉城區江濱公園包括石筍、金山、江南等江濱三大主題公園和筍江公園。石筍公園、金山公園於2003年建成使用,江南公園2004年建成使用,筍江公園則建成於2009年。
豐澤江濱公園一期為浦西江濱體育公園,2003年建成。二期由泉州濱江文化園、相關綜合賽車場組成,正在做前期工作。東海濱海公園則位於市行政中心中軸線南段,佔地約700畝。
鯉城區江濱公園由鯉城區市政公用事業管理服務中心負責日常事務管理和項目經營。浦西江濱體育公園由豐澤泉秀街道辦事處與相關公司籤訂承包管理合同,實行市場化運作。泉州濱江文化園、賽車場項目的管理業主為相關公司。東海濱海公園目前尚無管理機構。
【不足】 層次不高 投入不夠 管理較亂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提及,泉州市的公園建設缺乏系統規劃,布局不合理。調研的市區江濱公園各個組成園區,具有較大類同性,園區各自的特色不明顯,內涵不足,缺乏吸引力。
江濱公園各個園區佔地面積均較大,多為開放式管理,粗放式經營,管理維護費用大。調研組了解到,目前公園投入渠道較為單一,從而限制了公園的開發利用、文物保護、園林綠化管養、夜景維護等。
調研組提及,「江濱公園管理單位不統一,分別由鯉城、豐澤兩個區管理,東海濱海公園目前尚無管理機構,而泉州市也還沒有出臺有關公園管理的制度,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
「我們還發現,現在有些公園內雜草叢生,垃圾較多,沒有公廁,人性化設施少,與外部的連接缺乏安全的過街通道,較多公園沒有配套相應的商業設施……」此外,調研組還提及,江濱公園的幾個園區基本上都沿著晉江河道而建,與防洪要求還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