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深刻改變各行各業,其中也包括吸塵器行業。
據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居家清潔健康更加重視,帶動了線上吸塵器銷售激增,2月吸塵器線上市場零售量158萬臺,同比增長40.8%,零售額10.8億元,同比增長49.2%。
(疫情帶動了線上吸塵器銷售增長)
2020年,註定是一個變革之年。在吸塵器領域,外在的用戶需求增長,也在催化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用戶對品牌專業度的要求、「新國貨」潮流崛起和年輕一代對「產品體驗」的重視交織在一起,讓吸塵器市場生變。
尤其是2020年4月2日,專業吸塵器品牌小狗吸塵器發布的T12智能無線吸塵器,更是一個標誌,引發了一個讓很多人驚詫的趨勢:2020年吸塵器行業拐點臨近,從此將是小狗對戰戴森?
拐點臨近,戴森內憂外患,小狗迎面而上
戴森,在吸塵器領域幾乎是一個不可戰勝的神話,但是這兩年事情正在起變化。
一方面是多元化擴張的「內憂」,那個曾經專注吸塵器的戴森變了,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吸塵器、吹風機,戴森近些年一直在進行多元化擴展,產品涵蓋了美發造型器、幹手機、檯燈,甚至要進軍智能電動汽車,一度戴森的造車團隊規模高達500人。但是,攤子鋪得太大,以及理想和現實的差異,終於讓戴森知難而退,去年10月,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發給所有員工的郵件中宣布放棄電動汽車製造項目。
筆者使用過戴森的不少產品,客觀說吹風機、吸塵器的體驗還挺好的,雖然吸塵器有一些不能滿足中國用戶的地方(後面會說),但是捲髮棒、檯燈的體驗一般,有點像是網紅營銷的路數,而不是戴森曾經的產品主義。
另一方面是競爭對手帶來的「外患」,相比戴森的膨脹,中國有一家叫做小狗吸塵器的公司,卻21年堅持在吸塵器領域發展,堪稱業內專業典範。在4月2日的發布會上,小狗吸塵器創始人檀衝動情地說,「我們21年,只做一件事情,中間雖然經歷了太多磨難,也有很多誘惑,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
(小狗全球首發的T12智能無線吸塵器)
吸塵器大戰,產品當然是核心。筆者之前一直用戴森的吸塵器,但是在體驗了小狗T12一周多的時間之後,驚訝地發現一個事實:小狗正在大幅縮小與戴森的差距,甚至在很多方面,小狗T12的體驗已超越戴森最新的V11。
吸力是吸塵器的關鍵性能,戴森頂配款無線吸塵器的吸入功率為185AW,而小狗T12整機功率高達535W,吸入功率相比上一代提升41.6%,達到了170AW,已經與戴森相差無幾。
智能是戴森V11的主打功能之一,增加的顯示屏可以顯示工作模式和剩餘工作時間,還增加了自動模式。但是在體驗之後,筆者有點失望,戴森V11的自動模式僅限於高扭矩地毯吸頭使用,不支持其他吸頭模式。反觀小狗T12,全系列刷頭均支持自動調節吸力,通過智能分析氣流中灰塵數量進行吸力調整,這個更合理。相比起來,戴森V11的自動模式是根據地面類型來調整,對此筆者頗為不解,所謂智能,應該是灰塵越多、吸力越大,和地板類型有什麼關係?
「智能中的顯示屏也有很多學問。小狗T12採用的是OLED屏,而戴森V11是TFT液晶顯示屏。熟悉顯示的朋友們都知道,TFT屏的視角比OLED屏視角要窄,用戶從側面看,很容易看不清,而且TFT的解析度比OLED要低,顯示效果實際對比起來也有差距。高端的戴森品牌,卻不用更高級的OLED屏,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小狗T12使用更高級的OLED屏)
總而言之,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小狗T12正在全面追趕戴森,而且在不少方面還實現了超越。
為什麼會這樣?筆者認為答案就是專業二字。戴森是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但是很遺憾這兩年有點不務正業,開始走網紅營銷路線,像去年的爆品捲髮棒就是如此。對比起來,小狗吸塵器卻21年堅持只做一件事,而且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數據顯示,截止今年2月,其全球累計申請專利1068項,已經逐漸樹立起核心技術的壁壘。
這讓我想起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回答所謂的華為秘訣時的一段話:「我們成長起來後,堅持只做一件事,在一個方面做大。華為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對著一個『城牆口』進攻,幾百人、幾萬人的時候也是對著這個『城牆口』進攻,現在十幾萬人還是對著這個『城牆口』衝鋒」。飽和炮火、密集攻擊,小狗吸塵器就是用這種辦法,正在打敗戴森不敗的神話。
「新國貨」運動的背後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中國正在進行第三次新國貨運動,「是中國崛起、民族自信和產業復興共同發生造成的趨勢。」
吸塵器領域的小狗戰戴森,就是這種新國貨運動的反映。為什麼新國貨運動興起?本質上,是因為年輕一代崛起成為消費主力群體,他們從不被認可,到成長為這個世界的主角;從自說自話到掌握最先鋒的遊戲規則;他們不再迷信國外大牌,而是更喜歡能滿足他們需求、彰顯個性、更具品質和創新的新國貨。
為什麼筆者在小狗和戴森之戰中更看好小狗?就是因為用戶的需求變了,同是產品創新,小狗是用戶思維,而戴森是自我思維。尤其是對於戴森這樣的全球化企業,更加注重一致性,也就很難真正彎下腰、低下頭,針對中國消費者需求進行量身定製的研發。
這一點在戴森V11和小狗T12的對比中體現得很明顯。例如,戴森吸塵器的收納就是讓很多中國消費者頭痛的問題,只能在牆上打洞懸掛,這個在西方普遍接受的方式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就不太習慣,我每次用完都是放在地上或者靠在牆角,很不方便。對比起來,小狗T12專門配備了可放置全部配件的充電收納座,更符合國人習慣。
(戴森吸塵器要麼牆上打洞懸掛,要麼靠在牆上,相比起來小狗T12配置了收納座)
塵杯的設計也是類似。戴森吸塵器的塵杯體驗就不好,有網友這樣描述:「戴森V11塵杯的設計啊,每次用倒灰的時候都要像舉了個衝鋒鎗一樣懟出來,不僅讓人意外的很尷尬,最重要是會懟的一地的灰……」 而小狗T12顯然看到了這個痛點,設計成了磁吸式塵杯,不用拆、不用擰,只用提拉就能取出塵杯,更加方便。
在體驗小狗T12時,還有一個功能很吸引我,那就是雙滾電動地刷,前面滾輪吸平面、後面的滾輪吸毛毯,不用像戴森那樣需要頻繁更換刷頭。這個創新點也來自對中國用戶的洞察,中國家庭裡很少有地毯,或者只有在茶几、門口有小的地毯,這和西方家庭大面積鋪地毯有鮮明的差異。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專門配一個地毯刷頭,而是採用「雙滾電動地刷」設計就能兼顧需求。
由此可以看到,創新不僅僅要在技術研發上持續投入,在科技上突破,更需要找準用戶的痛點,只是將符合海外用戶需求的產品照搬過來,是很難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切中用戶痛點的創新,才是新國貨運動的核心,才是新國貨品牌崛起的關鍵。
服務的甜點
「創造價值的產品是主糧,而服務是甜點。」 檀衝這樣比喻產品和服務。
是的,吸塵器之戰,產品力是主戰場,而服務力也很重要,強的服務力就像是甜點一樣會對體驗和品牌增光添彩。如果說在產品力上,小狗正在迎頭趕上戴森,甚至各有攻守,那麼在服務上,則是小狗絕對領先,其秘密武器就是「中央維修」。
2014年,小狗吸塵器突然扔出一枚炸彈:中央維修。此項服務模式規定,在保修期內如果產品出現問題,不管是機器本身原因,還是人為原因,都無條件免費維修。其間產生的任何費用,包括來往快遞費用、人工檢測費用、更換零部件費用、維修服務費用,都將無條件全免。而且不區分責任,一切解釋權歸用戶所有。
(小狗中央維修顛覆了傳統售後模式)
對比起來,戴森在售後服務上的表現和其高端品牌很不相稱。打開黑貓投訴,戴森的投訴量有242項,用戶投訴的問題集中在「吸塵器質量有問題,商家卻只修不換」、「強制加錢換新」、「售後周期長」、「多次聯繫客服不給退款」等方面。
檀衝在發布會上說的一番話可以解釋兩者在服務差異上的原因,他說,中央維修的服務模式是利他思維,是用戶至上的公益之心。
是的,中央維修剛推出的時候,業界都認為小狗瘋了,認為這絕對是一個自殺式的舉動,一定會導致企業成本的大幅增加。但是,幾年後看起來,維修服務成本的增加,促使小狗從研發、生產的源頭開始控制產品質量,倒逼小狗自身的產業鏈,維修率已從4%降至低於1%。而且,中央維修最大的好處是讓小狗的品牌美譽度和用戶口碑提升,讓用戶免除了購買的後顧之憂。
總而言之,吸塵器領域小狗戰戴森,放在以前似乎不可想像,但在行業和用戶需求變化面前,它卻變成了可能。年輕一代用戶崛起,他們不再迷信國外的大牌,而是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創新和服務,更加注重品牌是否足夠專業,是否能真正滿足需求。小狗用戴森以往注重技術研發的方式正在趕上戴森,而戴森自己卻有些迷失在多元化和網紅營銷之中。更重要的,是兩者的思維開始分化,戴森挾全球大牌的光環,看不到中國消費者的獨特痛點,而小狗卻能俯下身來傾聽用戶,以用戶思維來創新產品和服務,這是一個專業品牌應該具備的風採,也是其能夠掀起市場格局變化的力量。
回顧很多外企在中國市場敗北的案例,可以看到很多共同點。去年4月,亞馬遜全面退出中國電商業務,在美國如日中天的亞馬遜為何做不好中國市場?究其原因,是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缺乏重視,把在本國受到歡迎的產品和方式原封不動複製到中國,是對中國對手缺乏重視,導致創新的勇氣逐漸喪失,坐看阿里巴巴、京東等強勢崛起。
三星,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位居第一,但是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卻不足1%,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內」不重視洞察和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只是將全球產品照搬過來;「外」遇到了中國本土廠商的強勢崛起。
現在,吸塵器領域正在發生類似的事情,勝利的天平開始發生傾斜,相信再過幾年,小狗真的能戰勝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