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陞的「情緒管理問題」-虎嗅網

2020-12-20 虎嗅APP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上,爾冬陞批評了陳宥維的表演,質問他,「你夠梁朝偉帥嗎?」這成就了這個節目的第一個名場面,爾冬陞所謂嚴厲的人設也就此立住了。


但爾導這個問法本身就透露著一種荒誕感。梁朝偉再過一年半就 60 歲了,今年剛接了一個手遊代言,廣告近期在微博瘋狂投放,開頭基本復刻了成龍十五年前洗髮水廣告的臺詞:「基本上,我不接遊戲代言的。但這一次,例外」。



接手遊廣告當然不可恥,但在當今娛樂工業中,大概只有當一個明星藝人的品牌勢能累積已經基本見頂了,才會「下海」代言手遊,比如上一代香港明星渣渣輝、陳小春和這兩年的高曉松。仍然在高速成長期的藝人多少會介意代言遊戲本身的對自己品牌調性的損耗,也就是王者榮耀這種國民遊戲才能拿下五大頂流為自己代言。


爾冬陞和今天中國的娛樂工業中心的脫節由此可見一斑:在2020年的今天,爾冬陞腦子裡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娛樂工業中最能代言「帥」這個字的明星,還是梁朝偉,這個年近花甲、開始代言手遊,屬於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時代的符號藝人。


但天已經變了又變。今天中國的娛樂工業中心和香港幾乎沒有關係了。


這實際上,註定了爾冬陞和郭敬明之間的衝突是難以避免的。只是上周末播出的那期節目中,他和郭敬明所代表的兩種體系之間的脫節和斷層,終於來了一次積壓已久的碰撞。


場景看起來是一個發生在個體和個體之間的小誤會:郭敬明私下向爾冬陞求情,說爾導手下留情,回頭又在節目中批評起了爾冬陞組,惹得爾冬陞情緒失控、暴怒立場;郭敬明,一個幾十億票房大導,不知怎的被爾冬陞的言辭擊中了,低頭哭泣,「爾導我不是這個意思」;趙薇試圖打圓場失敗,大鵬想讓德高望重的陳凱歌出來主持公道,結果陳凱歌一言不發。


最後爾冬陞返場,走到郭敬明身邊,「敬明」,伸出了手,握手言和,誤會消除,團圓結局。


看起來是郭敬明「不講武德」,出爾反爾。我們當然可以這麼理解,這也令郭敬明的「投機小人」敘事也更加豐滿完整了。但我倒覺得郭敬明可能只是隨口一說。


所謂的「手下留情」,聽起來很像是今天一種常見的社交辭令,一種對比自己更有權威的人的奉承。這可能是郭敬明在他的工作環境最常用的話術套裝——要知道內地娛樂行業會把每一個人稱呼為老師,比如「燈光老師」、「場記老師」。


但在香港電影工業中成長的爾冬陞當真了,出於某種尊重契約精神的肌肉記憶,他把郭敬明那句近似於玩笑的話理解成了一種嚴肅的君子協定、和平信號。於是當郭敬明沒有遵守這個「協定」時,爾冬陞怒不可遏,幾近失態,「多少人叫我開炮對你,我有衝著你嗎剛剛?」



在離場十分鐘後,爾冬陞回來了,在後期採訪裡,他把這次衝突歸結為自己的情緒管理問題。這一句輕描淡寫的、偏向個人的解釋,似乎一定程度上掩蓋掉了他和郭敬明兩位導演之間這場衝突背後更本質的一些東西,關於體系、地域與代際問題的本質對立。



爾冬陞和郭敬明之間的衝突,實際不是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問題,而是香港那已經寫入歷史課本的、曾經極度輝煌高效的電影工業體系,和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迅速野蠻生長起來的、以內地為中心的、高度資本化的娛樂工業體系之間,所不可避免的衝突和矛盾。


雖然在內地名氣不如其他幾位同輩的香港導演大,但把爾冬陞看作香港電影某種意義上的「代表」,其實是相當適合的。


他57年生人,家裡幾代人從事電影相關,他40歲前演戲、40歲後拍戲,趕上了新浪潮,大半輩子給了香港電影,從2015年開始一直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主席,在2016年金像獎那尷尬危險的時刻堅定地站在臺上告訴電影人「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在他創作力最旺盛的年代,香港電影承擔著同時向中國人和外國人講述中國故事的使命,是中國文化向外輸出最重要的載體。


影響塑造爾冬陞的那套香港電影工業的體系,也在 CEPA 籤署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剛剛起步的內地電影工業最重要的滋養。


徐克的老婆施南生回憶過,當年他們去上海聊《黃飛鴻》的發行,面對剛剛從國營轉向市場化的電影發行方,他們幾乎是手把手教他們怎麼買賣拷貝、怎麼跟院線分帳。「你說我們香港電影人為大陸電影做了什麼?我覺得很多,包括製作的制度、預算、流程把控、還有很多技術上的東西。頭20年,我覺得香港人做了很多。」


只是這些事,伴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和內地電影市場的狂飆突進,被很多人遺忘了。資本、流量和商業成功成為了這個舞臺和很多其他舞臺上的主流敘事。


而和爾冬陞一起坐在評委席的郭敬明,恰恰就是國內娛樂行業高度資本化那些年——如果框定在2009年華誼上市到2018年影視行業大地震之間的話,剛好十年——受益最大的一批人之一。這個「之一」甚至可以不用加。


在郭敬明開始拍電影的那幾年,中國電影票房從170億增長到了440億。沒有受過科班電影教育、從一個青春文學作家起步的郭敬明,變魔術一樣端出來一個票房過20億的《小時代》系列。


在當時這還被輿論普遍視為「高票房爛片」,今天在節目中這些年輕藝人嘴裡「小時代」變成了「經典」、「夢想中要演的角色」。《爵跡2》因為演員個人問題無法公映,也有大視頻平臺來接手;而大製作新片《晴雅集》馬上就要上映。


這個人堅定不移地、持續地投市場所好,以至於他在節目中拍了一個性轉版的《畫皮》——背景是這兩年娛樂市場對男男CP、耽美元素的狂熱追捧。



郭敬明在點評的時候說,「當然可能我受的訓練體系不一樣」,爾冬陞反問了一句,「不是那你那個表演體系,你學的是什麼體系」。郭敬明當然答不出來。一定要說的話,他也是有體系的,但這個體系的基礎不是任何一個表演或者電影學派,它的基礎是一個畸形的、高度資本化的影視娛樂市場,以及其所滋生的一系列不那麼符合健康市場規律的「玩法」。


但這套玩法偏偏就是那麼奏效。



爾冬陞疫情期間在家裡待了8個月,除了忙活了下金像獎的線上頒獎,幾乎沒什麼工作。期間他和幾個監製朋友一起上了媒體的訪談節目,聊到香港電影現在斷代到什麼程度的。《殺破狼2》的導演鄭保瑞說了一個故事,說之前有個新入行的導演問他,想拍一場撞到頭的戲,不知道應該怎麼拍,是不是真的要去狠狠地撞頭?


鄭保瑞非常吃驚,「現在香港的新導演,是真的完全沒有接觸過一點動作戲」。


在香港電影榮光的時代,每個禮拜都有新的電影開工。動作片、警匪片、飛車片,應有盡有。新入行的人在片場裡耳濡目染,不管是導演攝像還是其他技術工種,有大量的機會學習到各種各樣紮實的電影技巧。


但今天香港一年開不了幾部片子,沒有陸資的純港片預算非常之低,一二百萬港幣,根本沒有動作戲、大場面的操作空間。久而久之,新一代年輕的香港電影人,連最基本的動作戲都不會拍。


爾冬陞今年在一次訪談中還提到過,去年金像獎符合條件的參選影片就四十多部,今年遇到疫情,更為嚴峻,「我跟董事局說過,如果明年我們不夠20部電影,怎麼辦?」


這就是金像獎和香港電影現在的狀況:徹底的難以為繼。


在《演員請就位》媒體見面會的那天,有記者問爾冬陞你為什麼來參加節目錄製,爾冬陞就像節目裡一樣直接,說我知道你想聽我說我是為了錢,但他接起話頭,講起了當年香港 TVB 培養演員的模式和香港影視工業多年沉澱下來的經驗。我相信在這個金像獎評委會主席的內心深處,的確有著代表香港電影人的某種責任的。


代入這個層面,我們實際上就更能理解爾冬陞在這個節目上展現出的「攻擊性」了。


今天香港電影在規模、品質、影響力上,都已經完全無法和內地電影工業相提並論了。爾冬陞像是帶著「爭一口氣」的心態,隻身闖到內地娛樂世界裡,要在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這些踩著時代紅利崛起的影視力量們面前,好好展示一下香港電影、香港電影人的底蘊和精氣神。


他罵今天偶像明星業務不精、靠臉吃飯,背後是一代代業務能力出色、愛業敬業的香港演藝人員;他罵今天粉絲道德綁架偶像,背後是那個演藝行業和受眾的關係正常,劉青雲可以上街買菜、周潤發經常搭地鐵被撞見的溫情香港;他罵郭敬明出爾反爾,背後是那代沒有踏上21世紀的資本高速路,但仍然兢業規矩、言出必行的那些香港電影人。


他把今天娛樂生態中大家都看在眼裡但視而不見的畸形現狀一一戳破。事實上他是在告訴我們,沒錯香港電影被歷史拋下了,但那個體系中的許多東西,依然還存在著,依然很有價值。



而在跟郭敬明起了衝突後,節目組採訪他,爾冬陞說自己選擇的表達方式不對,「我的情緒管理是有問題的」。在以一副勇者姿態戳破了很多東西之後,爾冬陞將問題又攬回到自己的「情緒管理問題」上打圓場,多少令人感到有點無奈。


在爾冬陞和郭敬明起衝突的這一期裡,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角色:一言不發的陳凱歌。陳凱歌是更早的一批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的中國電影人,早早就確定了自己的權威地位,他所代表的第五代導演也開創了內地電影的大片時代。但在內地電影市場火熱的這些年,他們並沒有真正獲得多少商業上的認可。


想像一下,一直在催陳凱歌打圓場的主持人大鵬,處女作《煎餅俠》是一部票房十億的電影,是陳凱歌最高票房的《妖貓傳》的兩倍。


但在這個節目上,陳凱歌並沒有展現出像爾冬陞那樣,對今天種種娛樂生態怪狀的不理解和不接受。相反,他和郭敬明以「小凱、四哥」互相稱呼,他對年輕的偶像演員總是鼓勵多於批評。他展現出一種近似於「看不破說破」的沉默,在爾冬陞和郭敬明的衝突爆發之後,來了一句「我就不說了,咱們該說的話,其實大家都說了」。


在國內影視行業資本化年頭中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青年郭敬明「不講武德」,代表著落寞香港電影的爾冬陞「憤憤不平」,坐在榮譽高峰上的上一代權威陳凱歌「悠然自在」,看起來在場唯一有著較強共情能力的趙薇努力地「居間調停」。每個導師似乎都代表著電影工業乃至整個社會中某一個面向的人群。


節目組這四個嘉賓請得還真是,很有代表性。


   

相關焦點

  • 郭敬明被爾冬陞罵哭,臺下讓爾冬陞手下留情,臺上卻大批對方作品
    11月28日晚,在《演員請就位》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繼郭敬明和李成儒現場battle之後,郭敬明和爾冬陞兩位導演,鬧意見不合開撕,火藥味十足,爾冬陞氣到直接喊話:「節目組暫停錄製!」話畢,憤然離場,留下郭敬明一臉委屈,還哭了起來,現場氛圍極度尷尬。
  • 爾冬陞懟郭敬明未播片段 小四不守「武德」爾導暫停節目憤怒離去
    爾冬陞懟郭敬明未播片段 小四不守「武德」爾導暫停節目憤怒離去時間:2020-11-30 13: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爾冬陞懟郭敬明未播片段 小四不守武德爾導暫停節目憤怒離去 近日,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爾冬陞導演怒懟郭敬明,趙薇救場遭慘拒,這一段畫面經播出後就引發了無數人的熱議
  • 爾冬陞節目中途發火離場 郭敬明現場被懟落淚
    在本輪的競演中,爾冬陞導演組的馬蘇、倪虹潔、黃奕、張月四人演出了一段《女人+》的戲,演出結束後,四人站在舞臺等候四位導演的點評。當主持人cue到郭敬明點評時,郭敬明尷尬一笑,隨即開始挑這部作品的毛病。而爾冬陞導演在聽到一半後,終於忍不住開口,先是認同郭敬明的話,稱演員的戲是有問題的,有說錯的、忘詞的,隨後話鋒一轉表示,但如果有人要挑戰我的演員,我們就出來爭論一下。郭敬明聽到這裡,趕緊表示自己的話不一定對,爾冬陞立馬反問,「但問題是你剛才在臺下,幹嘛讓我手下留情?」
  • 爾冬陞罵哭郭敬明全員微表情大賞
    比如他啄爾冬陞,說演員沒問題,主要問題在「密集地說臺詞」,等於是把鍋甩給編劇,也等於甩給導演。這是爾冬陞的要害。爾冬陞啄他,一句質問他,「你學的是什麼體系」,還有一句是把兩個人的悄悄話搬上檯面,「錄之前你說,導演手下留情,別衝著我。」
  • 掏出來的「耳屎經濟」-虎嗅網
    而剛好幾乎所有的採耳品牌都以清潔耳道、清神明心等養生術語來標榜自己,雖然實際功效還有待商榷,完美與「焦慮情緒」掛鈎的採耳作為一個消費場景似乎天然契合這個時代的消費者心理。所以,採耳這種「健康」、舒服又經濟的休閒方式自然也就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放鬆、減壓、養生的好選擇了。
  • 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兄弟的成名史
    (名畫《父親》)最近爾冬陞因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怒懟流量明星爆火。爾冬陞出生於一個演藝世家,爾家三兄弟蜚聲香港影壇,爾家三兄弟闖蕩娛樂圈的故事是原生家庭對子女的成長有何影響的一個典型案例。a,秦沛:1986年主演其弟爾冬陞執導的《癲佬正傳》,獲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再度參演爾冬陞執導的《新不了情》,獲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 爾冬陞懟郭敬明未播片段曝光 郭敬明讓爾冬陞對他手下留情
    爾冬陞懟郭敬明未播片段怎麼回事?《演員請就位2》這檔綜藝節目火了之後,關於演員和導演的熱搜就一直沒間斷過。最新一期,爾冬陞懟郭敬明就上了熱搜,那麼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的點評得罪爾冬陞,爾冬陞懟哭郭敬明後離場
    在幾周前就有參加《演員請就位2》現場錄製的觀眾爆料,稱比賽過程中郭敬明點評爾冬陞的劇組時得罪了爾冬陞,爾冬陞火氣上頭就直懟郭敬明,還爆出了幾位導演私下抱團互捧的內幕,並直接關麥離場。而這個名場面,終於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一刀不剪地呈現了出來。
  • 《演員》爾冬陞離場,郭敬明哭唧唧,究竟是誰在不講武德?
    《演員》爾冬陞離場,郭敬明哭唧唧,究竟是誰在不講武德?在點評爾冬陞組表演時,他首先是嘆了好大一口氣,然後「娓娓道來」他有多麼不喜歡爾冬陞這組的作品。郭敬明這幅惺惺作態的樣子一下子惹火了爾冬陞,爾導狠狠地懟了他一番,隨後憤然離場,而郭敬明竟然哭了起來……這6分鐘堪稱綜藝史上的名場面,趙薇都攔不住!郭敬明兩句「我不喜歡這個作品」、「不是演員的責任」點炸了爾冬陞,爾冬陞離場、郭敬明當場落淚。
  • 演員2:爾冬陞離場嚇哭郭敬明?過河拆橋的小四,求你別裝了
    下面我們來還原一下這場「糾紛」,爾冬陞執導的短片放映結束後開始接受導演組和製片組點評,本場比賽是半決賽,因為馬上就要總決賽了所以一貫嚴苛的導演們也都變得溫和起來,點評選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鼓勵和誇讚,這就跟高考前夕一樣,老師一般都會用鼓勵的方式給學生打氣,但是輪到爾冬陞的時候風向突然變了,郭敬明明確表態不喜歡爾冬陞這個作品,言語中還暗諷了導演、編劇和演員,爾冬陞本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 演員2:爾冬陞情緒失控中途離場,劇組僅有一人進入九強
    第九期下集中,爾冬陞怒懟郭敬明之後中途離場,從而引起網友們熱議。這個階段是由17位演員爭奪9個晉級名額,每個劇組都有一個高光角色的設定,凸顯個人才藝,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規則簡單明了,高光角色個人票數加其他演員平均票數為作品的總票數。
  • 爾冬陞不答反問,兩個問題引人深思
    在《演員請就位2》中,童年出道的曹俊在表演過後,向評委老師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還適不適合當演員」。隨後,導演爾冬陞反問了他兩個問題,直擊本質,也引人深思。曹俊:我還適不適合當演員?爾冬陞不答反問,兩個問題引人深思02爾冬陞的兩個問題是這樣的:一,當演員的時候,你的生活好嗎?二,你想不想繼續?看似很簡單的兩個問題卻充斥著現實與理想的交匯。
  • 如何看待爾冬陞立場和郭敬明流淚?
    近來,「爾冬陞罵哭郭敬明」,更是引起無數網友的熱議,素來牙尖嘴利的郭敬明面對爾冬陞,也是被懟到無法還嘴。」 - - - - - - - - - - - - - - -
  • 公司裡的「陪審團」-虎嗅網
    我最近接觸了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它竟然把這套體系搬進了自己的企業文化管理中,讓基層員工來「裁決」一些組織內的爭議問題,甚至讓他們參與思考公司的一些關鍵決策。這個奇葩的制度給 Y 公司帶來了非常有特點的企業文化,我認為值得拿出來研究一下。
  • 爾冬陞、姜大衛和秦沛居然是三兄弟,同一個媽生,為何不同姓?
    三個人都是六七十年代最紅的影星,其中一位還是香港影壇第一位亞洲影帝,他們分別是爾冬陞、秦沛和姜大衛。其中秦沛是大哥,姜大衛是二弟,爾冬陞最小,他們的共同母親也是一位演員,名字叫做紅薇。紅薇原名叫羅珍,本是滿族後裔,父輩是八旗貴族出身。但隨著家道中落,他們家也過起了艱難的日子,年僅12歲的羅珍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只能走上演員之路,並起藝名紅薇,成為上海灘的老影星。
  • 不是爾冬陞敢說,而是大部分愛豆真的業務極差
    香港導演從不缺敢說的人,但敢在鏡頭前這麼認真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行業秘密一口氣說完說透的人,最近只有爾冬陞。爾冬陞近期,爾冬陞接棒李少紅成為《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評委導師。曾經有一次爾冬陞在媒體面前吐槽某位女演員請了四次都沒見到,最後記者文章裡的女演員被影射成鄭秀文,背靠杜琪峯一派的鄭秀文聽說後主動寫博客澄清最近因身體狀態不好才不能見人。當然,之後的爾冬陞又回應自己說的演員並不是鄭秀文......
  • 現實版比正片激烈,爾冬陞的話被剪掉兩句,節目要保護誰一目了然
    現實版是,爾冬陞說完這句話之後,還說了一句「多少人叫我對你開炮」。這個多少人,十有八九是節目組的人了,一般的觀眾也見不到爾冬陞,更沒法給爾冬陞安排開炮的活兒。
  • 爾冬陞,他不僅僅是愛八卦
    有一次我和許鞍華導演談到生死,不知道怎麼會提到這個問題,她說她以後要死在拍電影的現場。我說我不希望。我希望那個時候我正在度假村裡潛水。許冠文那段開獎詞現在看來是爾冬陞導演風格的註腳:香港有一種導演,最緊要是追求金像獎,話知你(不管你)賣不賣座,你老闆跳樓是你的事;還有一種導演是,話知你拿不拿金像獎,最緊要的是賣座——而爾冬陞是兩種都有。但無法忽略的是,在務實與平衡中,爾冬陞總是在一些可能的空間裡,做一些不計成本的追求。許鞍華曾在90年代做過一個訪談節目,與爾冬陞聊起當年拍攝《今夜星光燦爛》的往事。
  • 爾冬陞懟哭郭敬明,大鵬隱身趙薇打圓場,陳凱歌表情亮了
    當然,郭敬明自然是整場大戰的主角,另一位則是爾冬陞導演,他們兩個人之間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battle大戰,而最終的結果自然是爾冬陞獲勝,郭敬明直接被爾冬陞對哭。說完這番話的爾冬陞很明顯,仍然非常氣憤,這個時候的趙薇想要調節場面,但是在趙薇剛剛開口說話的時候,爾冬陞就說:"我告訴你們,你們也別打圓場了。"一句話,截住了趙薇想要說的,很明顯,爾冬陞這次確實生氣了,隨後爾冬陞也憤然離場。
  • 郭敬明委屈流淚,爾冬陞憤怒離場,《演員2》扯下了誰的遮羞布?
    就連上次郭敬明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被罵是女人的時候,他都沒有如此狼狽,當時的郭敬明還會奮起反擊,只指魏坤琳說一個男人為女人的時候,修養和學識都有問題,郭敬明當時憤怒離場,沒有輸得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