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丞武,浙大城市學院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20屆畢業生。手握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9所世界知名高校的offer,最終選擇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巖土工程研究生。
在校期間獲得省政府獎學金、學校魏紹相新生精英獎學金、學業優秀一等獎學金、學科競賽優秀(個人)獎學金等,獲評學校「德育之星」「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曾獲「中交公規院杯」世界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優秀獎、入圍獎,浙江省大學生力學競賽三等獎,浙江省「興土杯」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三等獎,浙江省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二等獎。共發表論文3篇,獲得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成果1項,參與科研項目3項。
在老師和同學眼裡,蔣丞武身上有著許多標籤:優秀、堅韌、上進......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競賽體質」。蔣丞武坦言,其實剛開始並沒有太多想法,只是希望不虛度大學時光,所以就去試一試。後來,參加的次數多了,他便愛上了競賽。
在這條競賽之路上,蔣丞武起初走得並不順利,也遇到了不少磨難。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競賽是大二時參加的浙江省結構競賽,「我們有長達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蔣丞武回憶道,「那一個月,我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在實驗室做模型,做完模型後又去進行加載試驗。」
「耗時長、壓力大」的準備過程像一塊巨石,壓在了蔣丞武和隊友們的心上。甚至有一次,小組三人做了一天的模型在剛完工後轟然倒塌,但他們並沒有氣餒,抱著「堅持就是勝利」的心態,在最後一周的時間內熬夜修改模型。「最後一周,我們每天睡覺不到六小時,滿腦子都是『改進、改進、再改進!』」
蔣丞武(左二)參加浙江省結構競賽合影
競賽考驗的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紮實掌握和運用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最終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現在想來,蔣丞武感嘆道:「每次競賽雖然都很累,但非常難忘。」他不僅在學到了更多的專業知識、提升了自己的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結識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競賽不僅造就了他將來的光芒之路,也讓他學會對自己始終保持高要求,學會對自己的人生更加負責。
蔣丞武(右一)參加第六屆省大學生力學競賽合影
認清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性,權衡考研和出國的利弊,詢問身邊的學長學姐,最後決定出國……蔣丞武很早就開始準備英語考試,他說:「有些事情必須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有序地進行。在申請過程中,英語成績越早考出來越好,這樣可以沒有包袱地去提升個人履歷。本科期間多參加含金量高的競賽,多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去……這些對於出國深造都有很大的幫助。」
手握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9所世界知名高校的offer的他最終選擇了與本科專業相似的專業深造:「我本科的專業方向是隧道,隧道是巖土的一個分支」在他看來,學得多不如學得精。
回望過去,他除了對自己所取得成績感到欣慰,還有些許遺憾。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拜倫·戴維斯曾說:「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蔣丞武認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從過去的不足中吸取教訓:「希望自己在研究生期間能繼續從多個方面提升自己,將來如果有讀博的機會我也會儘量把握住。」
現在的他,對未來充滿展望與期盼:「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去,不畏將來。如此,甚好。」
文字 / 丁夢晨 黃詩睿
攝影 / 林建興 蘇惠潔
剪輯 / 林建興
今日編輯 / 陳恬樂
責任編輯 / 李冠琳
出品:
tuī
推
jiàn
薦
yuè
閱
dú
讀
告訴大家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