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東北地區有一片茂盛的林區,這裡離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很近,由於其優越的自然風光和靠近中俄邊境,吸引了許多人去旅遊,我國有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但是也有個外興安嶺,三個共同組成興安嶺,外興安嶺目前歸俄羅斯管轄,在清朝以前,外興安嶺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而興安嶺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有700多公裡領土丟失,還被這個國家改名。
每個人都應該在地理和歷史教科書上看過以前的中國地圖,以前的中國地圖不是現在的「公雞圖」,雞背上大約有60萬平方公裡,都屬於中國,然而隨著中俄衝突的爆發以及《尼布楚條約》和《愛輝條約》的籤訂,這部分領土從中國領土上完全消失,包括長達700多公裡的外興安嶺,沙俄還將外興安嶺改名為「斯塔諾夫山脈」。
新中國成立後,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在祖國建設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上世紀末,大興安嶺向全國提供了2億多立方米的商品木材和林副產品,年生產木材近380萬立方米,雖然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面積遼闊,林業資源豐富,但大量的木材開採和開發仍將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發展,因此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逐漸開始封山禁牧。
與中國對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的利用相比,俄羅斯對外興安嶺的利用可以說是謹慎的,甚至沒有發展計劃,事實上,俄羅斯不開發外興安嶺的原因是外興安嶺也有豐富的木材,但俄羅斯的木材儲量很高,所以沒有必要開發外興安嶺。
雖然俄羅斯面積大,但是人口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所以對木材的相對需求不如中國高,最後一個重要原因是,外興安嶺雖然毗鄰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但地處高山區,氣溫遠低於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不適合人們居住,更不適合發展旅遊業,因此天然的外興安嶺成為俄羅斯的所在地,其受歡迎程度是中國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無法比擬的,難怪中國很少有人知道外興安嶺的存在,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