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年煙花 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中國搜索訊「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由於各國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各國慶賀新年的時間、方式也有所差異。
日本
日本富士山 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日本新年指的是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大和族的新春,是大和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又稱正月。正月本來是農曆的一月,明治5年(1872年)12月2日,明治政府宣布廢除舊曆,採用公曆紀年,之後正月則用於稱新曆的1月。
在過新年時,日本人通常要到寺院、神社進行參拜,祈求一年平安吉祥。新年裡第一次參拜有專門的名稱,叫「初詣」,對日本人來說,「初詣」非常重要,只有進行「初詣」才意味著一年的開始。
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人迎接新年有吃年糕的習俗,含有事業、生活長久興盛,身體一直健康的寓意。
泰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5日。節日裡,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上面站著 「宋幹女神」。 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將銀缽裡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幹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其他的節日活動還包括齋僧行善、沐浴淨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遊戲等。
朝鮮
朝鮮民眾 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朝鮮人既過公曆新年,也過農曆新年。農曆新年地位更為重要,這一節日全國會放假三天。朝鮮人的過年飲食,稱為「歲饌」。農曆新年期間的主餐是烤肉配五穀飯,也就是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在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吃「糕片湯」,類似於我國江南一帶的年糕,但是都做成圓形的,象徵著太陽。大年初一這天,親朋好友會來拜年,也互贈禮物,禮物通常是豬肉、魚、炸果子等食品。
印度
排燈節是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相當於新年。按照習俗,印度民眾會在節日前後用象徵光明、繁榮和幸福的燈光、燭火、金盞花串裝飾住宅,互贈甜食、乾果等物品作為禮物。
印度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印度的元旦被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不但不慶祝,反而擁抱大哭。他們認為光陰如梭、人生短暫,於是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悲傷。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
英國
在英國,新年即公曆元旦,雖說這個節日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各地還是會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辭舊迎新。在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瓶中有酒,櫃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新年鐘聲敲響後,英國家庭會把房屋的後門打開,將「舊年」放出,然後打開前門,將「新年」迎進來。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法國
法國人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元旦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元旦清晨,法國人還會上街看風向: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是一個捕魚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世界頂級吃貨法國人新年時都會吃些啥?法國中北部,新年當天的晚餐,主角是肥豬、豬血腸、豬肉醬,還有家庭自製的火腿;西南部當天晚餐以野味為主,主食是幹餅之類;南部的普羅旺斯,過年當天的晚餐以海鮮為主,蔬菜、乾果為輔。在法國大部分地區,新年晚餐的餐桌上都有鵝肝醬、香腸。
德國
德國慶賀新年的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孩子們會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唱歌,歡慶佳節。
在新年鐘聲敲響前,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到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進入新年。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美國
洛杉磯舉行2018新年玫瑰花車遊行 新華社發(趙漢榮攝)
美國的新年為公曆1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會舉辦新年玫瑰花車巡遊活動。一年一度的玫瑰花車巡遊活動自1890年元旦開始舉辦,從未間斷。作為美國西海岸規模最大的新年慶祝活動,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玫瑰花車巡遊總是通過獨具匠心、造型各異的花車設計,讓身處低溫天氣中的觀眾們無時無刻不深切感受到節日的熱烈氣氛。不過,元旦玫瑰花車巡遊活動並不總在1月1日這天舉行,如果新年第一天恰逢周日,那就延後舉行。主辦方說,最初這一規定是為了避免遊行幹擾教堂在周日的禮拜活動。
墨西哥
葡萄是每個墨西哥家庭年末必備食物。辭舊迎新的鐘聲每響一下,人們就吃下一粒「許願葡萄」,一共要吃12粒,祈禱新年的每個月都吉祥如意。新年鐘聲敲響之時,有意中人的單身男女還有一件大事要做,如果他們能伴隨著12下鐘聲連續坐下起立12回,就預示著能如願在新的一年中與意中人步入婚姻殿堂。
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這天會高舉火把,一起登山。人們會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以示祝福。巴西人迎接新年時不吃雞肉,因為雞走路時是往後使勁的,巴西人認為新的一年要向前看,不能倒退;他們吃魚肉和豬肉,因為魚是往前遊的,豬鼻子是往前拱的。
巴西人過年在著裝方面也有講究,如果去巴西,你會發現服裝店在新年前都會換上清一色的白色衣服。巴西人覺得白色是最純潔的顏色,白色衣服能夠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淨化,在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完)
作者:王金妍
校對:何 豔
監審:郎薦轅
中國搜索綜合新華網、人民網、環球網、澎湃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