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穿越回古代,千萬別做孕婦 | 生孩子極簡史

2020-12-22 新京報

「產婦跳樓」事件持續發酵

大家最近都在聊相關話題

分娩,古今中外都是大事

我們的祖宗是如何生孩子的?

古代有人站著生孩子?

古代人生孩子

沒有今天這麼好的條件

並非都是大家熟知的「躺著生」

據隋代巢元方寫的《諸病源候論》

「婦人將產病諸候」篇:

「故產時坐臥產處

須順四時五行之氣

故謂之產法也」

可知生子有「坐臥」兩種姿態

古代孕婦其實首選是「坐」

▲重慶大足石刻中用站姿生孩子的婦女

「坐產」的時候

助產之人要抱住產婦腰部

有利於避免難產

宋代楊康侯在《十產論》中提到

「用手巾一條,拴系高處,令母用手攀之」

這是採取了「站姿」

另外還有「跪著生」、「蹲著生」等

古人忌諱在家生孩子

相比生產體位

古人更重視孩子的八字

《日書》就是專門介紹

如何生孩子更吉利

按時間來說,它認為

乙亥生子,穀而富

辛巳生子,吉而富

壬午生子,榖而武

……

乙巳生子,吉

其中提到庚寅生的人

「女為賈,男好衣佩而貴」

屈原曾在《離騷》說自己

「惟庚寅吾以降」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

早期產婦不可以在家生產

《說文女部》有言

「婦人汙也」

古人認為女性分娩時

流出的產血、羊水、胎衣

都是汙穢的,會褻瀆神靈

王充在《論衡·四諱篇》中提到

在孕婦即將分娩時

要把她遷到山林、川澤

反正是荒無人煙的地方

住在臨時搭建的茅棚裡

等生下孩子一個月後

才能回家

內有"穩婆",外有助產士

穩婆,就是「接生婆」

著名的「三姑六婆」之一

(六婆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辭源》稱「穩婆」

最早出自元曲

武漢臣的《老生兒》

「我急煎煎去把那穩婆和老娘尋

恨不得曲躬躬將他土塊的這磚頭來拜。」

不過,南宋齊仲甫的《產寶雜錄》就提到

「或初產不能受痛,用力起倒勞倦者;

或因穩婆滷莽,

用手觸犯而腫者,此言之不盡。」

穩婆之「穩」主要有兩個含義:

1.接生婆自身要老成穩重

2.能幫助穩定產婦情緒

明代張介賓在《景嶽全書·婦人規》中說

「凡用穩婆,必須擇老成忠厚者」

從技術層面而言

穩婆的主要作用是

對孕婦腹部適當擠壓來助產

發現"橫產"時

通過「按摩揉搓」之法

將胎兒正位

西方也有「穩婆」

人家叫助產士

公元1591年

助產士辛普森·艾格尼絲

用鴉片減緩產婦分娩痛苦

被處以火刑

中世紀的歐洲,宗教認為

女性本該在分娩的疼痛中洗脫原罪

用鴉片減少痛苦是褻瀆上帝

1929年,「助產士」被引入國內

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的楊崇瑞博士

在這一年籌建了

北京國立第一助產學校和附屬產院

1933年又創辦了南京中央助產學校

培養了大批婦幼衛生人才

▲楊崇瑞博士

兩千多年前就有剖宮產

關於成功的剖宮產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

在《史記·楚世家》

「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

「坼剖而產」即剖宮產

具體手法不得而知

剖宮產在西方

又稱凱撒大帝剖宮產

相傳凱撒就是剖宮產而生

▲從死去的女人身上取出活嬰兒。此為最早的剖宮產插圖之一,據稱是Julius Caesar(凱撒大帝)的出生。

後據學者考證

根據當時醫療水平

手術難度還是太大

因為「凱撒」一詞

在拉丁文中有「切開」之意

很可能人們以訛傳訛

誤以為剖腹產與他有關

但古羅馬確實存在剖宮術

公元前715~前67年

古羅馬Numa Pompolius王朝

頒布《剖宮產律》

要求死亡的孕婦

必須剖腹將胎兒取出方可埋葬

1749年,西西里島一位醫生

未將胎兒從孕婦遺體中取出

而獲極刑

16世紀之前

剖宮產一直是對死亡孕婦施行

1610年,德國醫生Trautmann

進行首次公開活體剖宮產

胎兒存活,產婦在25天後死亡

此後人們對剖宮產望而生畏

1879年,英國人R.W. Felkin

記錄了這樣一個場景

手術者先用香蕉酒

使產婦進入半「麻醉」狀態

在產婦腹部中間切口

用燒灼的方法減少出血

然後按摩,促使子宮收縮

成功產下幼兒

手術者並沒有縫合傷口

而是用鐵製的針別住

再用植物根莖

搗爛後塗抹在傷口處

產婦恢復良好

▲R. W. Felkin 1879將他在烏幹達的見聞發表在愛丁堡醫學雜誌上

1882年,德國的Max Saumlnger

首創子宮體部縱切口剖宮產(古典式剖宮產)

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和感染

並保留子宮

安全性也明顯提高

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

近年來,我國CDR(剖宮產率)不斷增長

在20世紀50年代

CDR為1%一2%

60年代為5%

1988年上升到22 %

而這一數據在2007~ 2008 年

達到了驚人的46. 2%!

CDR的提升

引發了許多學者關注

但當下如何讓國內產婦

享受一些發達國家已普及的無痛分娩

是更加緊迫的事情

文/李凡宗

參考文獻

1.張德英,穩婆

2.郭芳,漢代生育禮俗研究

3.田豔霞,論漢代的生育習俗

4.鄭惟,剖宮產的歷史發展及我國剖宮產手術指徵的變遷

5.剖宮產的歷史和發展

6.李曉蘭 劉慧姝 張苗苗,剖宮產的歷史和發展

7.阮焱 張為遠,剖宮產的現狀及剖宮產率高居不下的原因

8.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

9.任世喻,春秋戰國時期生育擇吉淺析

相關焦點

  • 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孕婦為何推崇坐著生孩子?
    懷孕是美好的,但現在不少女性會對生孩子有恐懼心理,而已經懷孕的準媽媽也會糾結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那麼對於醫學並不發達的古代,女人都是怎麼生孩子的呢?電視劇中的生產情形是否真實呢?《甄嬛傳》中生孩子的場面在古代,女人一旦面臨生孩子其實就已經一隻腳伸進了地獄,因為死於難產或者產後大出血的孕婦有很多。
  • 真人秀無底線直播分娩 古代孕婦跪著生孩子
    那麼,古代孕婦分娩都有哪些講究?  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分娩圖」,反映了南宋產婦的生孩子方式 古代流行「豎式分娩」《諸病源候論》記載:「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在人們的印象及現代影視劇中,孕婦分娩都是躺著
  • 古代孕婦如何生孩子
    古人視孕婦分娩為「不潔」,在早期甚至忌諱在家生產,包括丈夫在內的男人都得迴避。古時並沒有去醫院生孩子的做法,所以往往要設一間臨時產房,供分娩用。在分娩前,將孕婦移入其中,生下孩子滿月後,才可以抱著孩子回家住。
  • 如果穿越到古代,我想與他們做師生、朋友、或閨蜜
    在我眼中,古人的智慧遠在我們現代人之上。從古代四大發明,到陶藝工匠,無不展示出古人的匠慧。在文學上,唐詩宋詩更是留給我們世人一筆精神財富。這筆精神財富在當時已是登峰造極,讓我們後人無法超越。我常被唐詩宋詞的魅力吸引,被那些經典的古詩詞折服,常感嘆如果自己穿越到唐宋年間就好了。這樣我想去拜王維為師,想去找蘇軾做知音,想與李清照做閨蜜。我想拜師的王維,出生名門望族,才華過人,精通詩、書畫、音律。他的詩清新脫俗,常用五律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
  • 古代沒有剖腹產,如果孕婦不能順產,該怎麼辦?真漲見識了!
    導語:大家好,很高興你們可以在百忙之中點我的這篇文章,希望小編今天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驚喜和快樂、開心,如果文章您覺得還滿意,請您關注小編多多轉發文章分享一下吧!小編祝願各位看官今天有個好心情哦,在此謝謝大家了。   古代沒有剖腹產,如果孕婦不能順產,該怎麼辦?真漲見識了!
  • 5本女主穿越古代後又穿回現代的小說,修仙后我穿回來了
    大家好,我是涵涵,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女主穿越古代後又穿回現代的小說,全程開掛蘇到爆炸!第一本:《修仙后我穿回來了》作者:宅喵書評:秦素因為被穿越者奪舍的緣故,穿到了修仙世界,然後又被天劫給劈回了原來世界。穿越歸來的她,手撕奪舍她的穿越者,不走尋常路,團結各路被禍害了的女配,用自己的方式擺脫修羅場。至於穿越者給她留下的爛桃花,誰要誰抱走!什麼霸道總裁,高冷影帝,忠犬學弟,誰都別想阻止她修仙!
  • 孕媽產檢時,婦產科醫生問是不是第一回生孩子,孕婦:不想告訴你
    如果你生過寶寶,你應該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去產檢時的經歷吧?醫生會問你一些問題,包括最後一次例假是什麼時候?有些問題想想就能回答喊出來,但有些還真不好說出口,尤其是有家人在場的時候。
  • 在古代遇到難產的孕婦,他們是這樣做的,有點嚇人!
    今天小編要講的主人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她們就是孕婦。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孕婦如果是難產的話,就會進行刨腹產的。現在的人很少有人會因為難產而死,而在古代並沒有刨腹產手術,那麼這些難產的孕婦都是怎樣生孩子呢?其實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應該知道,在古代最長聽見的就是,孕婦因為難產而死!好點的情況只是大人去世,如果情況不好的話,小孩和大人都是保不住得!
  • 古代女人生孩子的時候,為什麼要不停的燒熱水?只因醫療技術受限
    如今醫療條件發達女人生孩子相對來說安全了很多,除了突發意外情況和孕婦本身就患有不宜生子的疾病外基本上都能母子平安。可是熟讀歷史的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生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孕婦因為生子造成一屍兩命,主要原因還是古代的醫療技術受限導致的。
  • 假如我們現代人穿越到古代
    為了能加入聊天的大家庭,我也必須追一下啊!雖然慶餘年的故事設定不是穿越,而是人類的文明在一遍遍的重啟,就象玩遊戲,GAME OVER了,再重新玩一遍,但其硬內核還是穿越。很多人覺得如果我們現代人穿越了,肯定能活得很好,畢竟比古人多了這麼多年的知識積累。可是冷靜下來想想,未必啊!我們現代人是見過飛機、汽車、火車,聽說過火箭、太空梭。
  • 如果能穿越重生,你是選擇做古代皇帝,還是現代富豪?
    小說中的主角們憑著穿越重生的金手指混得風生水起,恐怕看小說的書友們也不禁會YY,自己穿越重生後會是怎麼樣的吧?網文圈發起這個「穿越後選古代皇帝還是現代富豪」的話題後,也是馬上就獲得了廣大書友的響應。還是洗洗睡吧,再做一夢……——紫塵閣當然是做富豪啊,古代皇帝是舒服,可是限制卻更大,你不能隨心所欲,你的一舉一動都要考慮一個國家,何況古代重視禮儀規矩,除非你相當亡國之君,亡國之君舒服嗎?
  • 古代女人是怎麼生孩子?流程很簡單,鬼門關走一趟不是白說的
    其實不然,古代女人生孩子一隻腳踏進了棺材板並非空穴來風。那古代女人生孩子的流程是怎樣的?又有何風險呢?一起來了解一下。【接生婆家家必備】古代的醫療條件跟現代不一樣,沒有專門生孩子的醫院,更別談產科醫生了,接生婆是古代女人生孩子必備的人物。一些大戶人家,在女人快要生孩子前都會提前預定好接生婆。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看過之後,你還敢穿越回古代嗎?
    這本書著眼的並非王侯將相的宏圖霸業,並非才子佳人的兒女情長,而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可以說這是一本穿越指南,告訴讀者萬一有一天你穿越回古代了會遭遇些什麼。全書共分五大章(生活、飲食、文化、情感、社會),每一章都以生動有趣卻言出有據的文字為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日常生活。
  • 為什麼古代生孩子一直都是順產,現在有的女性生孩子必須剖腹產?
    現在生寶寶一般都是以順產為主,如果沒有條件順產,我們還可以選擇剖腹產,這樣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證母嬰的生命安全。可是總有一些人喜歡拿現代的分娩方式去和古代相比,認為古代生孩子都可以順產,可是到了現在,感覺動不動就是剖腹產,覺得現在的女性矯情了。
  • 閒思 極簡史啊極簡史,你要讓我說你些什麼好
    若不出意料,對於「極簡史」的了解,還得從下面這本書講起……《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John Hirst)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本書於2011年末上市,旋即引爆市場。這款「爆款」圖書,岔開了兩條流行路線。
  • 穿越回古代試試
    雖然高考已經結束,但偵探君現在要問你們一個蝦仁豬心的問題:如果上天再給你一次高考的機會,你會選擇回古代還是就現在?不能回答我不要,也不許打我。我把這個問題問了身邊的幾個朋友,他們大部分是選擇回古代的,因為他們都經歷過高考,高考帶給他們的心裡陰影面積無法計算,正所謂是走到考場全崩潰,看到卷子全流淚,會的東西全不考,考的東西全不會。
  • 古言穿越:丫的莫名穿越異世,被人買去生孩子不說還被薄情王爺殺
    穿越文:丫的莫名穿越異世,被人買去生孩子不說還被薄情王爺殺。第一本:《千金難逑,夫人低調點》【書本簡介】:曾經兵工廠的首席槍械師在一場戰爭中喪生,竟然穿越到一個默默無聞,傳聞即將病逝的千金小姐身上,年少輕狂,秉承著前世的性子,囂張輕狂。
  • 為什麼古代女性容易生孩子,現在女性「矯情」的不行?看完就明白了
    對於生孩子的話題似乎一直都沒有斷過,很多女性都表示自己不想生孩子,甚至丁克一族也越來越普遍。很多網友表示:現代的女性就是矯情,古代女人一人可以生五六個孩子都沒有現在的女人這麼多的事兒。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 生孩子前如果你怕疼,一定要提前知道這40個分娩小知識
    30周或者40周生的寶寶聰明云云都是胡扯,37周之後寶寶就算是足月了,可別隨便給寶寶戴上不聰明的帽子呀。 11.千萬別等著什麼黃道吉日、上天「異象」生孩子,假的啊!什麼古代皇帝出生時的種種「異象」,都是史官寫史書時拍的彩虹屁......
  • 如果穿越到古代,怎麼聽懂古人說的話?
    帶上一把手槍,一箱子彈,穿越回冷兵器時代建功立業,不知多少人有過這樣的夢想,不少以此為題材的網絡小說長盛不衰。 殘酷的事實是:穿越到清朝當格格貝勒貴妃,勉強能夠圓夢;穿越回元明,古人多半會覺得你口音怪異,但還能大致聽懂;穿越到唐朝以前就比較慘——運氣好點會被當作東國來客,由鴻臚寺接待後送去學習漢語,運氣差的,也許會被當作外國奸細處理。 一些人會想,那用文言文不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