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借制度及科技變革東風,塑金融發展新格局,維持「推薦」評級

2020-12-17 格隆匯

機構:中國銀河證券

評級:推薦

核心觀點:

新發展格局對金融業提出新要求,重塑金融發展生態。構建內循環需擴大內需、刺激消費,解決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優化金融供給,重視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規範性,消費金融是重要領域,積極布局消金的商業銀行有望受益。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需要深層次對外開放,資本市場國際化有望提速,要素資源雙向流動向制度層面推進,制度規則加快與國際接軌。我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科技創新成為重要支撐,融資體系亟需轉變,直接融資大發展,註冊制全面推進,證券行業將持續受益政策紅利釋放。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廣闊,金融科技發展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滲透率、居民部門槓桿率低於發達國家,消費升級和消費理念轉變是重要驅動因素,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以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解決徵信短板和豐富場景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有助於強化消費金融風控和差異化定價,實現對長尾客戶的覆蓋,降低獲客成本並增強客戶粘性。

銀行在消金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統一監管下消金子公司牌照價值凸顯。商業銀行通過信用卡、消費貸和建立消金子公司形式涉足消費金融領域,資金、客戶和風控實力突出,在整個消金市場中的市佔率達 7 成。網絡小貸新規發布,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統一監管,消金公司牌照價值凸顯。監管從撥備要求和融資渠道層面對消金公司放寬約束,銀行系消金公司佔比 2/3,有望持續受益牌照紅利。

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深化改革多維度擴容券商業務收入,技術變革助力業態轉變。證券行業處於監管寬鬆周期,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深化改革延續,監管在全市場推進註冊制, 直接融資大發展,投行業務增量空間可期。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提速,制度規則或加快與國際接軌,T+0 等交易制度改革可期,有助提升交易效率和市場活躍度。基金投顧試點促進券商管理型投顧轉型,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質效提升,券商加大 IT 投入為財富管理轉型積蓄動能。融券業務有望受益註冊制推廣下的打新紅利策略構建和機構投資者的套期保值、風險對衝需求。衍生品政策紅利釋放,豐富品種,優化交易機制,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頭部券商擴表有望延續,積極布局以衍生品為代表的創新業務。

投資建議:銀行層面,消費金融主要圍繞 C 端客戶開展,對場景依賴度較高,零售客戶基礎紮實、金融科技領先、積極布局 C 端消費需求的銀行有望深度受益,我們推薦招商銀行(600036.SH)和平安銀行(000001.SZ)。證券層面,金融業深化改革環境下,頭部券商和差異化特色明顯的券商將深度受益改革紅利釋放,當前板塊 1.87X PB,處於2010 年以來 41%分位數,維持「推薦」評級。個股方面,推薦中信證券(600030.SH)、華泰證券(601688.SH)和東方財富(300059.SZ)。

風險提示:監管政策持續收緊的風險;市場波動對業務影響大的風險。

相關焦點

  • 金融行業:借制度及科技變革東風 塑金融發展新格局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需要深層次對外開放,資本市場國際化有望提速,要素資源雙向流動向制度層面推進,制度規則加快與國際接軌。我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科技創新成為重要支撐,融資體系亟需轉變,直接融資大發展,註冊制全面推進,證券行業將持續受益政策紅利釋放。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廣闊,金融科技發展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 銀河證券金融業2021年度策略:借制度及科技變革東風 塑發展新格局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廣闊,金融科技發展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銀行在消金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統一監管下消金子公司牌照價值凸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深化改革多維度擴容券商業務收入,技術變革助力業態轉變。
  • 銀河證券武平平:看好2021年券商股及金融科技領先的銀行股表現
    在下午舉辦的「周期新格局」主題交流活動中,銀河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武平平發表「借制度及科技變革東風,塑金融發展新格局」主題演講,武平平認為,新發展格局對金融行業發展提出新要求,重塑金融發展生態。看好政策紅利釋放背景下證券行業表現,以及消費金融市場場景下相關銀行股表現。
  • 從民營金融科技機構的加入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新趨勢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大公國際本文作者:呼延玉瑾此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下稱「措施」)第九條,提到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
  • 隨手借:人工智慧,驅動金融行業發展的下一輪科技力量
    隨手借:人工智慧,驅動金融行業發展的下一輪科技力量 每一種科技力量的發展,都能夠驅動社會變革、商業進步、生產力提升,而科技進步,對金融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也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 大公國際:從民營金融科技機構的加入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新趨勢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此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下稱「措施」)第九條,提到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鼓勵境內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
  • 金融科技(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信用服務行業發展歷程1 起步階段(1980 年-1995 年)這一階段個人徵信尚未放開,而徵信公司規模普遍較小,業務以資信評級為主,且信息獲取難度高、報告內容簡單。不斷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是我國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任務,是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優化內部資源配置,疏通內部傳導機制,改進信貸管理模式,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效率不斷提升,組織和產品體系不斷健全。
  • 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信也科技的嘗試與努力
    信也科技副總裁陳磊出席論壇,並參與圓桌討論"金融科技賦能金融發展",就科技賦能的發展方向及信也科技自身的努力進行了分享。目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新格局也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發展任務。
  • 剛完成百億融資 這家金融科技獨角獸又獲3A評級!業務發展步入...
    2月14日,國內知名信用評級機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發布信用等級公告,將蘇寧金融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確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意味著蘇寧金融取得了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等的信用評級。
  • 融360|簡普科技攜手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探索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直播活動——世界金融科技論壇圓滿落下帷幕。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科技變革方向,二十餘位專家、監管機構代表和金融從業者就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未來機遇等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金融科技擁抱監管,我們該關注什麼?2.1 金融科技擁抱監管,「穩」字當頭迎發展2.1.1 科技進步推動金融業態升級,智能高效的新時代已然來臨 顛覆傳統的金融行業和科技行業,金融科技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科技+金融」已演進了30 多年,在經歷金融電子化、金融信息化、網際網路金融三個階段後,在2016年正式邁入金融科 技階段。金融科技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強調創新與智能化,彰顯高效 率、規模化與成本優勢,聚焦客戶體驗,實現普惠化,變革傳統金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 金融科技市場百花齊放,我來數科等頭部品牌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金融科技作為技術與金融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現已成為全球金融發展方向和企業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逐步成熟,金融科技創新已逐漸滲透到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也對我來數科等金融科技品牌的業務模式和運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民眾金融科技董事局主席葉燁:香港市場正迎來深刻變革 金融科技...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香港市場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近日港股上市公司民眾金融科技(00279.HK)新任董事局主席葉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香港市場的開放程度和成熟程度,加上同股不同權、H股全流通的強烈預期,給市場增加了更多的機會,正愈發吸引各路投資者。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
    原標題: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機構:東吳證券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 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
    、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核心要點:經濟回暖,順周期產業迎拐點,金融科技券商逢機遇隨著全球的疫情、尤其是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時加上疫苗研製的穩步推進,後疫情時代的經濟修復逐步成為常態:利率水平在中期的維度將維持穩定,甚至穩步向上,利好借貸業務利差擴大和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
  • 上財一周活動預告:醫藥行業新格局與機遇、商業與金融欺詐、新開放...
    包括醫藥行業新格局新機遇、金融業人士談商業與金融欺詐、走近華為、EMBA菁英生活薈首場活動和新開放格局下的產業投資機遇,來幫助Sufers更好了解產業經濟形勢、企業家實戰經驗、商界管理智慧和人格品性修煉。
  • 「乾貨」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
    、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成為繼網際網路技術之後變革金融行業的全新力量。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改變了金融渠道、獲客等前端環節,也在驅動產品設計、風控、合規等中後臺領域的變革。金融業務出現相應的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業務創新,以及以創新業務為訴求帶來的支付、徵信、風險管理等業務升級。2017—2018 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融資持續升溫,金融科技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已經成為影響國際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 證券業加速「變形」 金融科技重構行業肌理
    中國資本市場已迎來而立之年,證券行業紛紛加碼金融科技,力圖以科技引領發展,以變革照亮未來。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肌理重構。「一增一減」折射券業戰略調整較高的人力成本、偏低的效率,對券商來說,傳統依靠線下分支機構的獲客模式正遭淘汰。多家頭部券商數據顯示,目前這些公司線下營業部開戶數佔總開戶數不足一成。
  • 聚焦消費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堅持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道路
    此外,報告中預計到2020年,消費信貸將達到10萬億級以上的規模,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邁入2019年之後,新興的消費浪潮不斷湧現,消費形式開始朝著場景化、個性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分期、保險、基金、支付等多元金融服務體系逐漸成熟,消費市場格局將被以一種新型的消費形式深刻重塑。
  • 「觀點」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傳統金融中心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政策,擁抱金融科技的發展,挖掘前沿技術中蘊藏的經濟增長紅利。從國際上來看,金融科技行業呈現北美洲和亞洲引領的態勢,其中美國和中國成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導者。從國內金融科技發展情況來看,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總投資額約473.61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