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的悲哀

2020-09-18 快樂健康生活

作者:豐子愷


寒假中,諸兒齊集緣緣堂,任情遊戲,笑語喧闐。堂前好像每日做喜慶事。有一兒玩得疲倦,倚藤床少息,隨手翻檢床邊柱上日曆,愀然改容叫道:「寒假只有一星期了!假期作業還未動手呢!」遊戲的熱度忽然為之降低。另一兒接著說:「我看還是未放假時快樂,一放假就覺得不過如此,現在反覺得比未放時不快了。」這話引起了許多人的同情。


我雖不是學生,並不參與他們的假期遊戲,但也是這話的同情者之一。我覺得在人的心理上,預想往往比實行快樂。西人有「勝利的悲哀」之說。我想模仿他們說「實行的悲哀」,由預想進於實行,由希望變為成功,原是人生事業展進的正道。但在人心的深處,奇妙地存在著這種悲哀。


現在就從學生生活著想,先舉星期日為例。凡做過學生的人,誰都能首肯,星期六比星期日更快樂。星期六的快樂的原因,原是為了有星期日在後頭;但是星期日的快樂的滋味,卻不在其本身,而集中於星期六。星期六午膳後,課業未了,全校已充滿著一種弛緩的空氣。有的人預先作歸家的準備;有的人趁早做出遊的計劃!更有性急的人,已把包裹洋傘整理在一起,預備退課後一拿就走了。最後一課畢,退出教室的時候,歡樂的空氣更加濃重了。有的唱著歌出來,有的笑談著出來,年幼的跳著舞出來。先生們為環境所感,在這些時候大都暫把校規放寬,對於這等騷亂佯作不見不聞。其實他們也是真心地愛好這種弛緩的空氣的。星期六晚上,學校中的空氣達到了弛緩的極度。這晚上不必自修,也不被嚴格地監督。學生可以三三五五,各行其樂。出校夜遊一會也不妨,買些茶點回到寢室裡吃也不妨,遲一點兒睡覺也不妨。這一黃昏,可說是星期日的快樂的最中了。過了這最中,弛緩的空氣便開始緊張起來。因為到了星期日早晨,昨天所盼望的佳期已實際地達到,人心中已開始生出那種「實行的悲哀」來了。這一天,或者天氣不好,或者人事不巧,昨日所預定的遊約沒有暢快地遂行,於是感到一番失望。即使天氣好,人事巧,到了興盡歸校的時候,也不免嘗到一種接近於「樂盡哀來」的滋味。明日的課業漸漸地掛上了心頭,先生的臉孔隱約地出現在腦際,一朵無形的黑雲,壓迫在各人的頭上了。而在遊樂之後重新開始修業,猶似重新挑起曾經放下的擔子來走路,起初覺得分量格外重些。於是不免懊恨起來,覺得還是沒有這星期日好,原來星期日之樂是決不在星期日的。


其次,畢業也是「實行的悲哀」之一例。學生入學,當然是希望畢業的。照事理而論,畢業應是學生最快樂的時候。但人的心情卻不然:畢業的快樂,常在於未畢業之時;一畢業,快樂便消失,有時反而來了悲哀。只有將畢業而未畢業的時候,學生才能真正地,濃烈地嘗到畢業的快樂的滋味。修業期只有幾個月了,在校中是最高級的學生了,在先生眼中是出山了,在同學面前是老前輩了。這真是學生生活中最光榮的時期。加之畢業後的新世界的希望,「雲路」「鵬程」等詞所暗示的幸福,隱約地出現在腦際,無限地展開在預想中。這時候的學生,個個是前程遠大的新青年,個個是有作有為的好國民。不但在學生生活中,恐怕在人生中,這也是最光榮的時期了。然而果真畢了業怎樣呢?告辭良師,握別益友,離去母校,先受了一番感傷且不去說它。出校之後,有的升學未遂,有的就職無著。即使升了學,就了職,這些新世界中自有種種困難與苦痛,往往與未畢業時所預想者全然不符。在這時候,他們常常要羨慕過去,回想在校時何等自由,何等幸福,巴不得永遠做未畢業的學生了。原來畢業之樂是決不在畢業上的。


進一步看,愛的歡樂也是如此。男子欲娶未娶,女子欲嫁未嫁的時候,其所感受的歡喜最為純粹而十全。到了實行娶嫁之後,前此之樂往往消減,有時反而來了不幸。西人言「結婚是戀愛的墳墓」,恐怕就是這「實行的悲哀」所使然的罷?富貴之樂也是如此。欲富而刻苦積金,欲貴而努力鑽營的時候,是其人生活興味最濃的時期。到了既富既貴之後,若其人的人性未曾完全喪盡,有時會感懊喪,覺得富貴不如貧賤樂了。《紅樓夢》裡的賈政拜相,元春為貴妃,也算是極人間榮華富貴之樂了。但我讀了大觀園省親時元妃隔簾對賈政說的一番話,覺得人生悲哀之深,無過於此了。


人事萬端,無從一一細說。忽憶從前遊西湖時的一件小事,可以旁證一切。前年早秋,有一個風清日麗的下午,我與兩位友人從湖濱泛舟,朝白堤方向蕩漾而進。俯仰顧盼,水天如鏡,風景如畫,為之心曠神怡。行近白堤,遠遠望見平湖秋月突出湖中,幾與湖水相平。旁邊圍著玲瓏的欄杆,上面覆著參差的楊柳。楊柳在日光中映成金色,清風搖擺它們的垂條,時時拂著樹下遊人的頭。遊人三三兩兩,分列在樹下的茶桌旁,有相對言笑者,有憑欄共眺者,有翹首暇觀者,意甚自得。我們從船中望去,覺得這些人儘是畫中人,這地方正是仙源。我們原定繞湖兜一圈子的,但看見了這般光景,大家眼熱起來,痴心欲身入這仙源中去做畫中人了。就命舟人靠平湖秋月停泊,登岸選擇坐位。以前翹首遐觀的那個人就跟過來,垂手侍立在側,叩問「先生,紅的?綠的?」我們命他泡三杯綠茶。其人受命而去。不久茶來,一隻蒼蠅浮死在茶杯中,先給我們一個不快。鄰座相對言笑的人大談麻雀經,又給我們一種囉唣。憑欄共眺的一男一女鬼鬼祟祟,又使我們感到肉麻。最後金色的垂柳上落下幾個毛蟲來,就把我們趕走。匆匆下船回湖濱,連繞湖兜圈子的興趣也消失了。在歸舟中相與談論,大家認為風景只宜遠看,不宜身入其中。現在回想,世事都同風景一樣。世事之樂不在於實行而在於希望,猶似風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還要生受蒼蠅、毛蟲、囉唣與肉麻的不快。世間苦的根本就在於此。

相關焦點

  • 國人日本哄搶藥品,產業的悲哀!
    近日,赴日遊客搶購馬桶蓋現象引發了業內對中國製造業的悲哀論斷。其實,相比之下,更悲哀的還是中國人狂熱的搶購日本醫藥品。悲哀的搶購日本醫藥品兜了一圈,赴日遊客瘋狂搶購的日本馬桶蓋原來卻是產自中國,赴日遊客所花費的代價不僅比國內高一倍,而且買回來的馬桶蓋「水土不服」(電壓、水質有別)。有人說這是中國製造業的悲哀。畢竟兜圈的現象也是製造業的常態,去年蘋果手機從河南打包運送至美國的場景就是其中之一。
  • 結婚後,女人最悲哀的樣子是什麼?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段子說:中年女人的四大悲哀:孩子不聽話、老公不回家、有錢捨不得花、睡眠質量差。其實,不僅中年女人會有這四大悲哀,一般情況下,很多女人結婚後都會遇到這樣的悲哀,而且結婚後,女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最悲哀的一點,那就是失去自己。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豆瓣有個討論組,有個讓所有父母感到心驚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禍害。他們有的人抱怨父母對自己的窮養,有些人覺得自己因父母太窮,令自己無法進入上層社會。言語中對父母的怨恨,旁人看了都深覺寒心。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 《四大悲劇》:人生就是一出出悲劇,極度悲哀之上還有更大的悲哀
    「對於不喜歡悲哀的人,這似乎已經是悲哀的頂點;可是在極度的悲哀之上,卻還有更大的悲哀。」莎翁寫盡人間百態,而歸根結底,人生就是一出出的悲劇,怎麼也逃離不了的悲劇。
  • 大部分教師已放棄職評,只等退休,教師的悲哀還是職評制度的悲哀
    這是教師的悲哀還是學校的悲哀還是職評制度的悲哀?
  • 把字練成印刷體,是一種悲哀
    作為一名書法老師,聽到這種沒水平的話是覺得挺悲哀的,特別是這種話是由一位老師說出來就更覺得悲哀了。有一次有一位家長還專門發了某某中學的某某體過來說,陳老師,這某某體太漂亮了,就教我孩子學這種某某體吧。家長不是老師,還好理解,但當一名老師都覺得某某體是一種榮耀時,這絕對是一種悲哀了。為什麼要這麼說?
  • 中國古代心理治療3——悲哀療法
    悲哀屬於陰性消極情緒,但在一定條件下,悲哀可平息激動、控制喜悅、忘卻思慮,從而轉化為積極的治療作用。肺金之志為悲,肝木之志為惡,悲則氣消,怒則氣上,金能克木,悲可勝怒。喜與怒同屬陽性亢奮情緒,與憂悲相對立,故悲哀療法亦可治療狂喜。
  • 同學聚會最悲哀的是什麼?
    有網友提問,題目:同學聚會最悲哀的是什麼?我個人認為同學聚會最悲哀的是對同學區別對待,劃分等級。
  • 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420多萬,學生悲哀之餘,又迎來壞消息
    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420多萬,學生悲哀之餘,又迎來壞消息受就業形勢的影響,大學生考研變得多了起來,近幾年考研更是出現了大熱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420多萬,在面對這樣的考研競爭下,很多學生已經是很悲哀了,因為自己上岸機率變得更小了
  • 2020「最悲哀」985大學,降低40分補錄,還未完成招生?
    2020「最悲哀」985大學,降低40分補錄,還未完成招生計劃?近日,2020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已經圓滿完成,隨著9月中旬的結束,不少新生都踏上了開學之路,不少學生表示,對開學已經望眼欲穿了,2020年的新生開學時間比往年延遲不少,學生們在家也沒有什麼事情做,就會覺得還不如早點開學,不過在各大高校實行「分批次」開學的情況下,不少學生仍然還沒到學校。
  • 同學聚會什麼事情讓你感覺悲哀?
    同學聚會什麼事情讓你感覺悲哀?我個人覺得同學聚會最大的悲哀在於兩件事:同學聚會去與不去是個問題一是明明有同學聚會,自己想去但是混得不好,實在不好意思去2018年是我畢業10周年的日子,大學同學發起了同學聚會。當初組織者和我們大學寢室的幾個人也在徵詢我的意見要不要去。
  • 「道路以目」的校規是教育的悲哀
    正是最渴望也最需要交流的年齡,正是充分發掘語言天分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卻只能靠遞紙條、打手勢進行交流,這是孩子們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校方居然擔心孩子們「如果小時候不養成這種習慣的話,將來到公共場合也會變得無拘無束。」難道學校要刻意培養學生沉默、拘束、自閉的習慣?
  • 「三無夫妻」,是婚姻裡最悲哀的存在
    然,生活中有些夫妻,過著過著就倦了,看著看著就厭了,漸漸地活成「三無夫妻」,明一悅讀研究發現,婚姻裡最悲哀的存在,就是這種三無狀態,快來看看,你們的婚姻中招了沒?【無話可說】戀愛,我們許了那麼多願望給耳朵聽,可是婚後才發現,耳朵裡能聽到的只有抱怨。
  • 高雄人的悲哀
    這場既沒品、又沒格調的補選,有選舉沒選擇,是高雄人的悲哀!
  • 捏造而不懲罰,是教育的悲哀!
    捏造而不懲罰,是教育的悲哀!作者:舟之夢最初得知「廣州一位家長在微博爆料老師體罰(跑步)其女兒致吐血」,感不可思議。這孩子有什麼病?沒有做評論!捏造而不受懲罰,不僅是教育的悲哀,也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哀!上班途中2020/6/1 08:18
  •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老師不敢管學生
    02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老師不敢管學生 事到如今,老師已經逐漸失去了應有的自由——批評學生的自由。 老師不敢管學生,是老師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是家長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03、被老師批評,才是教育的幸運 教育也有它的「破窗效應」。 出現了破窗,如果不及時修補,以後會出現更多的破洞。
  • 於凡諾說:一個頂尖名校女博士跳樓的悲哀
    誰能真的理解此時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三為什麼會這樣?這是真的嗎?或者,如果這是真的,你還盡可以指責該女博士的的軟弱、妥協和委曲求全,你也盡可以指責父母保護女兒的孱弱無力,指責父母一味的委曲求全和忍氣吞聲。
  • 總是圍著老公轉的女人有三大悲哀
    這還不是最悲哀的,更悲哀的事情是,很多女人結婚之後,一天到晚圍著老公轉,忘記了自己是誰!在我的心理診所,常常接待這樣的來訪者,結婚之後,老公成為自己的全部,對老公惟命是從、呵護有加;在老公面前,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愛著老公的愛,恨著老公的恨,悲哀著老公的悲哀,幸福著老公的幸福。一句話,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 燈籠椒他們比「兔唇」更悲哀
    其實,「兔唇事件」在筆者眼裡除了悲哀就是悲哀。因為,「成功」媒體為此付出了極大代價———以良心的泯滅換來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新聞。
  • 孔子學生的悲哀
    孔子學生的悲哀                     紀洞天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