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莫大於不自知

2021-02-08 前線理論圈

在《中說·周公篇》中,李密問何為英雄?王通答道:「自知者英,自勝者雄。」意思是能夠認識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英雄。

「敗莫大於不自知」,但自知不易,人有時不但不自知,而且安於自欺。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人準備趁機偷一口鐘。他想要背著鍾逃跑,但鐘太大,沒法背;於是他想用錘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哐哐哐的響聲很大。他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呂氏春秋》評論:「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害怕別人聽見,很正常;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聽不見,那就太糊塗了。自知是自勝的前提。據《史記》記載,劉邦稱帝後,設宴款待文武百官。當談到自己何以能取天下時,劉邦認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因劉邦有自知之明之德,才能避己之短,揚己之長,選賢任能,知人善任,最後奪取天下。

自勝是在自知基礎上修正不足、克服缺點、改正錯誤,是對自我的超越。因此,相對自知而言,自勝更考驗一個人的勇氣、決心和魄力。古往今來,大凡有為者,既能理性對待自己的優點,又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不自負,自勝不自墮。
反之,一味地放縱自己,結果往往只會害了自己。李自成入主北京後,為勝利所陶醉,因奢靡而腐化。短短42天,那個曾自知自勝、與明軍周旋18年的李自成一去不返,只得倉皇出逃、迅速敗亡。克己之功是自知自勝、成就德業的關鍵所在。明代王陽明曾言:「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說的是,能夠反省、檢討自己,克制內心的欲望,才能成就自己。克己,本質上是一種深度的自律。能克己者,須有「風雨如磐不動搖」的定力,「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能抵住各種誘惑幹擾,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堅定自己的志向目標不改變,堅守做人的底線原則不動搖。誠然,戰勝自我、挑戰自我,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巨大的勇氣和魄力,同時也需要尋求一些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開國元帥彭德懷每月都會抽出半天時間,把自己所做之事認真檢查一遍,看哪些做得對,哪些做得不對,以便日後少犯或不犯錯誤。這些自省、修身、養德的方法、措施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缺點、弱項,比如自負、懶惰、懈怠、怯懦、貪婪……不斷地去克服、改正這些缺點,清醒地認知自我、戰勝自我,堅持自律、自製、自強,堅持正確的信念和方向,不任意放縱自己,就能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餘足雲

文章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12月15日,原標題「自知者英 自勝者雄」

責編:小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投稿郵箱:qianxianwang@126.com


相關焦點

  • 學習成語:哀莫大於心死
    今日成語哀莫大於心死成語讀音
  • 福,莫大於成人之美;禍,莫大於言人之非!
    福,莫大於成人之美;禍,莫大於言人之非!君子成人之美《論語》中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而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成人之美,就是我們所說的行善。就是幫助別人成就正義的事業,成就高尚的德性。成人之美,就是周急濟困,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南懷瑾先生在曾不止一次提到這四個字:行善最樂。為什麼說行善最樂,最有福報?
  • 【通讀詞典,精講成語】00007_哀莫大於心死
    你好,今天咱們要精講的成語是「哀莫大於心死」,拼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這個成語最原始的出處是《莊子_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釋義: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沒有比得過心死了。 《田子方》篇簡介: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
  • 前有「知恥近乎勇」,後有「辱莫大於不知恥」,為何知恥如此重要
    「辱莫大於不知恥」出自王通的《中說·關朗》,旨在強調知恥;而「知恥近乎勇」出自《禮記·中庸》,旨在強調改過。1、「辱莫大於不知恥」旨在強調知恥:因為拒絕接受批判,所以才不知恥在王通《中說·關朗》中記錄著這段話:痛莫大於不聞過,辱莫大於不知恥。
  •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是什麼意思?
    「哀莫大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是什麼意思?婚戀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在一個錯誤的人身上心不死戴浩然 2020年12月15日悲哀都是心痛的意思,但兩個字有區別。悲傾向於內斂情緒,得到自己不想要的,悲催,悲慘,內心悲涼;哀傾向於外顯情緒,沒得到自己想要的,哀傷,哀嚎,表情痛苦。就戀愛婚姻家庭而言,哀莫大於心死,是說對於自己想要的沒得到,最慘的莫過於死心了,不指望得到了。就像很多人不指望處女,不指望愛情,不指望真情,得不到自己愛的人,這就直接導致對男女關係信仰缺失,要麼單身,要麼瞎搞。
  • 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真正富足的人,常以知足心態行事!
    《道德經》說,「禍莫大於不知足」,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常足。真正富足的人,常以知足心態行事!大多數禍害的根源,源自人性的弱點:貪得無厭。《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 兌宮生鬼命格,土命見乙酉敗地逢財,金命見壬午是敗地逢財
    詩訣:火神敗地莫逢金,見水加來愈不禁。不見傷殘並夭折,定須受病肺連心。原註:火敗地,本自衰微,逢水則金不能為財,而與水為鬼。論曰:「火至敗地,見金則生出水來,力既不能勝,安得不傷殘也。」周易微學堂註解:這一段講的是敗地莫逢財鬼支,古人拿火命作為例子,其他四個五行照樣也是這個道理,可以此類推。比如木命見庚子甲子,木命敗於子,庚子納音是土,是木之財,是敗地逢財。
  • 《道德經》:咎莫大於欲得,知足寡慾才能遠離災禍!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太上道祖雖然在《道德經》中一再告誡眾生,欲望是最可怕的,知足寡慾才能遠離災禍。但是遺憾的是,在世界發展的進程中,人類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實現著欲望的不斷超越,整個世界的欲望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沒有人能夠拉住。
  • 人若不自知前途會怎樣?
    桓玄敗後,殷仲文還為大司馬諮議,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馬府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與眾在聽,視槐良久,嘆曰:「槐樹婆娑,無復生意!」
  • 甘苦自知,不愛依靠他人的星座
    讓我們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不愛依靠他人,一向都是甘苦自知的幾大星座吧!獅子座:獅子座人性格強勢而獨立,自己的生活容不得別人指指點點,同時也不需要其他人毫無意義的同情。因此,獅子座人很討厭依靠他人的能力去獲取成功,更不會主動苛求別人的幫助。對獅子座人來說,自己的事情自己扛,一向都是甘苦自知的類型。
  •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看下一句:「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不患莫已知」,指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話說得很含蓄。作為士階層的人,如果別人不了解他們,沒有人欣賞他們,沒有人給他們工作機會,他們就會很焦慮。例如理學家張軾(公元1133—1180年)就認為,君子不外求,他把「求為可知也」理解為追求使自己具有值得別人了解的價值,別人自然知道,「己有可知之實,則人將自知之」,指反求諸己,不假外求。反對對外宣傳。7、張軾的《癸巳論語解》原文:患所以立、求為可知,皆為己者之事也。立者,所以立其身也。可知者,實之在己者也。若有患其位與人莫己知之心一毫之萌,則為徇於外矣。
  • 唐朝多敗子||安健
    唐朝多敗子 (1)安健可讀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然老子諄諄告誡「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道德經》第9章)可唐朝的敗家子依然層出不窮,源源不絕。我且拈出幾個帝王將相,看看他們的兒女們是如何敗家亡身遺臭萬年的。第一個敗家子叫李承乾。
  • 為何慈母多敗兒?
    嚴父慈母可謂是理想家庭的標配了,但為什麼俗話又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呢?既然都影響下一代的家族大計了,慈母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又要這,又要那的,確定不是故意在為難女性嗎?在孩子認真學習時,出於愛護用吃喝拉撒一系列事情去幹擾,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而不自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在這些瑣事上完全失去了決定權,對抗、拖拉時有發生,依賴心理日趨嚴重。沒有原則的迷之自信。孩子是自己的好,對父母都一樣。但母親對孩子的信心往往蓋過了最起碼的是非觀。護短是慈母的天性。
  • 善敗者不亡
    「善敗者不亡」是今年理解最深刻的一句話,也想用這句話來致敬即將過去的2020年。 「善敗者不亡」,出自於諸葛亮的兵法,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理解這句話。什麼叫善敗?善敗這個詞語很少用,我們經常會用「善後」來指妥善處理遺留下來的事情,如果這麼理解,善敗就是妥善處理失敗。
  • 女人,寧可不嫁,也莫嫁錯
    我甚至認為,女人,寧可不嫁人,也莫嫁錯人。為什麼寧可不嫁,也莫嫁錯?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不嫁和嫁錯的害處與好處。假設一個女人終生不嫁。這樣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女人,寧可不嫁人,也莫嫁錯人。因為不嫁人跟嫁錯人相比較,利大於弊。更準確地說,是女人寧可不嫁人,也別嫁一個很糟糕的人。我來舉兩個例子吧。
  • 以下類型的老公不適合陪產,幫不上忙還添亂,影響夫妻生活不自知
    今天就要為大家科普一下,不是所有男士都適合陪產,尤其是以下幾種類型的老公,幫不上忙還添亂,別到最後影響夫妻生活不自知。我一直以為這屬於男士太過激動的緣故,後來才知道不少男士有暈血的症狀,哪怕是老婆生孩子時流的血,也照暈不誤。這種類型的男士就不適合陪產,不然進去也是強撐著,暈過去以後還要追加一張病床照顧你,尤其看到血肉一團的嬰兒時,怕是會二次暈厥。
  • 山東紀委公布某煤礦總會計師懺悔書:噩夢驚醒僅自知
    另一犯罪事實是:用「小金庫」資金為職工發放獎金後,礦主管領導為消除班子成員未領取獎金的不平衡心理,決定銷售少量原煤,採取收入不入帳的方法,為班子成員補發部分獎金。在領導的安排下,我又多次辦理了此事,並從中領取了14萬元所謂的「獎金」.當時我想,此事知情人少,不會走漏風聲,又從帳上查不出來,應該不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