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會問,為什麼別人家寶寶的頭髮烏黑濃密的,而我家寶寶的頭髮看起來又稀又黃?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寶寶出生時頭髮的狀況是有區別的。因為寶寶頭髮稀少,粑粑麻麻們動不動就被「熱心群眾」diss:「 哎呦,孩子頭髮這麼黃是不是營養不良了?後腦勺咋沒頭髮啊?這是缺鈣,你得趕緊給孩子補上鈣!寶寶頭髮這麼稀,肯定是缺乏微量元素啊!有時間去醫院查查吧」聽完熱心群眾的「診斷」後,是不是更加焦慮了?那麼,寶寶頭髮稀少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家長該如何應對?
1、遺傳因素
寶寶的頭髮遺傳傾向很明顯,存在著個體差異,頭髮的多少、色澤、曲直與父母遺傳有一定關係。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或者都有點頭髮自然卷,寶寶出生後頭髮可能有自然卷;如果父母發質濃密粗硬,將來寶寶頭髮可能就是濃密的粗發質;如果父母發質是細軟且稀疏的,那麼寶寶出生後頭髮可能也會比較細軟稀疏。
2、正常生長現象
很多寶寶在2個月以後會出現枕禿,而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不少家長認為這是因為「缺鈣」所致。其實,一歲之內的寶寶沒有枕禿的極少,家長不必為此焦慮。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粉或是混合餵養,都不需要因此而額外補鈣。隨著生長,待寶寶逐漸會坐、站、走後,睡覺也逐漸安靜下來了,枕部頭髮就會逐漸生長出來並慢慢恢復正常,大約在2歲就會逐漸消失,不需要任何幹預和治療。
3、營養攝入
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媽媽,主要是通過臍帶和胎盤來傳輸營養物質。媽媽懷孕期間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取是否充足對寶寶毛髮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胎兒的毛髮就開始生長了,這個時候可以適量吃一些利於毛髮生長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芝麻含有維生素以及卵磷脂,有利於毛髮生長,還可以吃一些核桃,核桃中含有維生素E和亞麻油酸,能讓頭髮烏黑亮麗有光澤。另外,後天營養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鈣、鐵、鋅等元素的缺乏也會影響寶寶的頭髮健康生長,如6個月左右的寶寶,容易缺鐵導致缺鐵性貧血,頭髮會變得稀黃,沒有光澤;另外營養不良的寶寶也會使頭發生長緩慢。
頭髮護理方法
1、寶寶適合剪頭髮,而不是剃頭髮。用剪刀給寶寶修髮型既不會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還可以防止感染的發生。
2、要經常給寶寶洗頭髮,以保持頭髮的清潔,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從而促進頭髮的生長。如果總是不洗頭的話,那麼頭皮上的油脂及汗液就會刺激寶寶的頭皮,反而會引起繼發感染,影響新頭髮的生長。
3、用無刺激的嬰兒專用洗髮露,輕輕地用手指肚按摩寶寶的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髮,以防頭髮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容易使頭髮脫掉。
4、適當的帶寶寶曬太陽,戶外運動,有助於增強寶寶體質,對寶寶生長發育和頭發生長都有好處。
5、 日常要注意營養均衡。1歲以內寶寶的主食依舊是以奶類為主,待寶寶6個月後逐步添加米粉、蛋黃、蔬菜、水果、肉食等輔食。此外還要按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至2歲,夏季可視情況暫停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