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金犢獎參賽人數超60萬人

2020-12-25 光明網

5月25日,第28屆時報金犢獎大陸賽區評審會在北京舉行。作為華人世界最具影響的青年創意獎項,本屆金犢獎共吸引了全球1148所高校、百萬青年的關注,大會共收到61109件作品,參賽人數超過60萬人。在16個小時的來回評分和辯論中,大陸賽區44位評審委員共選出一等獎19件、二等獎19件、三等獎19件、佳作獎135件,以上獲獎作品將與來自全球的優秀作品一起進入總決賽。

  圖為評審現場。

時報金犢獎是1992年首創於臺灣的一個公益類青年創意獎項。該獎項取「初生之犢不畏虎」之意,鼓勵青年在創意的舞臺上勇敢的展現自己。金犢獎首創策略單命題模式,結合實戰教學課程,在校園造成巨大的反響,多年來參與師生超過1000萬人。金犢獎因專業嚴謹,創意水平高,被業界譽為「青年創意奧斯卡」。

今年的作品量達到新高,雖然任務繁重,但評審團依舊秉承著高品質的評審標準,從策略、創意、執行三方面入手,用客觀公正的方式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通過激烈的評分討論、表決後,從各類獎項中選出大陸賽區的優秀入圍作品及等級獎,金犢獎第一階段評審完美落下了帷幕。

其中天府文化青年創意設計獎作為本次大賽的熱門命題,也得到了眾多高校師生的關注,為了參賽作品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本次天府文化青年創意獎的截稿日期延至5月31日24:00,評選結果將會於6月15日在成都市舉行的第二次評審中公布,屆時,兩岸及海外的全部入圍作品將齊聚蓉城進行總決審,大賽所有獎項的獲獎結果會於6月18日在成都舉辦的金犢獎全球頒獎典禮儀式上公布,這場由魅力天府與創意金犢共同碰撞出的文化盛典即將在成都著名文化地標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呈現給全球創意人才。

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表示:「金犢獎已進入了28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感謝來自大學的各個老師,業界的各位專家來參與推動這麼一個美好的事情。金犢獎是面向大學生的,是要給我們年輕人在創意的領域,給他們帶來一些新的機會,讓兩岸的青年有更多的機會攜手在一起,推動兩岸關係走向更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洪雙)

[ 責編:石佳 ]

相關焦點

  • 株洲幼校學子榮獲第28屆「時報金犢獎」新銳獎
    華聲在線訊(通訊員 易靜)第28屆"時報金犢獎"大陸賽區評審會在北京舉行,"時報金犢獎"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的青年創意獎項。本屆金犢獎共吸引了全球1148所高校、共收到61109件作品,參賽人數超過60萬人。
  • 「青年創意的奧斯卡」 第28屆金犢獎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6月18日電 (劉婷)「第28屆金犢獎暨天府文化青年創意設計獎頒獎典禮」18日在成都舉行,本屆金犢獎共評出金獎13件,銀獎14件,銅獎13件。頒獎典禮大合影。 鍾欣 攝據悉,金犢獎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1992年在臺北創建,被業界譽為「青年創意的奧斯卡」,是全球華人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創意獎項,見證了海峽兩岸情感融合的快速發展,在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發展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
  • 我校視覺傳達系斬獲「第29屆時報金犢獎」銅犢獎
    近日,第29屆金犢獎頒獎典禮在西雙版納舉行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在「海峽兩岸」節目中報導了此次頒獎盛況我校視覺傳達系師生在70萬參賽學生、1410所高校71519件去重作品中斬獲 183項獎項。▲「第29屆金犢獎」 銅犢獎
  • 第28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在蓉舉行 「雄起」獲獎了
    6月18日,「第28屆金犢獎暨天府文化青年創意設計獎頒獎典禮」在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盛大落幕,近4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嘉賓、成都本地文創人士以及高校學生參加此次頒獎典禮。本屆金犢獎參賽作品數量再創新高,全球共有63858件優秀作品參與,經過激烈的初審後,近1萬件作品入圍總決審,其中成都命題入圍作品共計27件。當日進行的頒獎典禮依次決出了金犢獎、銀犢獎、銅犢獎、最佳技術類獎、最佳新銳獎,以及評委會大獎、年度最佳金犢獎7個獎項。
  • 閃耀新星綻放創意之彩 第27屆時報金犢獎圓滿落幕
    第27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於6月28日下午兩點在北京大學舉行。大陸地區500多位得獎師生與會,現場揭曉及頒發2018年度46項139個大獎。出席現場活動的嘉賓包括時報金犢獎總執行長林淑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書記陳剛、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會長李西沙、臺北市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鄧博文等。年度最佳學校由魯迅美術學院、廣東華僑職業技術學院獲得。
  • 南寧市臺辦參加第26屆時報金犢獎初審會
    南寧市臺辦參加第26屆時報金犢獎初審會 2017年06月01日 13: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1日北京訊 5月26日,第26屆時報金犢獎大陸地區初審會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南寧市臺辦副主任趙昌鬥應邀作為觀摩嘉賓全程參加了初審會。
  • 第25屆金犢獎揭曉 18件「畫說美猴王」專題作品獲獎
    第25屆金犢獎揭曉 18件「畫說美猴王」專題作品獲獎 2016年07月29日 09:0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第22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今在京舉行
    第22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今在京舉行 2013年06月08日 16: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十六屆時報金犢獎作品徵集火爆開始
    北京/臺北第十六屆時報金犢獎時間:4月20日截稿(以郵戳日期或網上作品上傳時間為憑)地點:時報金犢獎執行委員會參賽資格:華文地區高校在校學生獎勵辦法: 一、年度最佳金犢獎:自所有金犢獎中評選出一名,榮獲獎學金人民幣貳萬伍仟元,獎座壹座。
  • 第22屆時報金犢獎大陸獲獎團隊相聚北京(圖)
    第22屆時報金犢獎大陸獲獎團隊相聚北京(圖) 2013年06月08日 14:3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9時報金犢獎全球總決審獲獎公布
    請參賽同學點擊下方「閱讀全文」查看各項獲獎信息或登錄官網www.ad-young.com查看。
  • 2020金犢獎X醒吾科技大學 命題發布
    現在發布第29屆時報金犢獎醒吾科技大學形象廣告設計獎命題。醒吾科技大學形象廣告設計獎(平面、影片、動畫、網絡互動、環境媒體、廣播、技術類)命題單位:醒吾科技大學1、醒吾是一所以不斷突破現況,培育「實務導向」之人才,以「智慧時尚」、「影視設計」、「國際觀餐」特色,永續創新的品牌形象。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在第十八屆時報金犢獎中再創佳績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在第十八屆時報金犢獎中再創佳績
  • 福建工程學院10件學生作品入選第24屆金犢獎終審角逐
    日前,時報金犢獎官方網站公布第24屆時報金犢獎獲獎名單,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提交的12件作品在大陸地區11000多件作品脫穎而出,共有10件作品獲獎,獲得全國二等獎2項、優秀獎8項,獲獎等級和數量為福建省高校第一。其中,獲得二等獎的兩件作品均為廣告2012班林文杰同學創作(指導老師:周華清)。
  • 第29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舉行兩岸青年為西雙版納城市形象設計...
    頒獎典禮現場。  王 平攝「2020西雙版納金犢創意節世界旅遊名城論壇暨第29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18日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聽御花園舉辦,兩岸青年在社會公益、城市形象、品牌形象、平面設計等領域的優秀創意作品集體亮相。金犢獎由臺灣《中國時報》1992年在臺北創建,被業界譽為「青年創意的奧斯卡」,是兩岸間歷史最為悠久的創意獎項。
  • 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舞臺美麗綻放
    中國臺灣網6月27日南寧訊 隨著第26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圓滿落下帷幕,熱鬧的場面逐漸消褪,參加比賽的兩岸學子又重新回歸求學常態,一切仿佛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但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中的美麗綻放,給具有26年歷史的「華人青年創意奧斯卡獎」這道美麗的風景又增添了一抹亮色,留下了永恆的經典瞬間,將永載兩岸青年文創交流的歷史。
  • 第24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北京舉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出席第二十四屆金犢獎頒獎典禮並向獲獎學生頒獎。(圖片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北京訊 6月19日下午,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第24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並發布2015年度大學生鍾愛品牌大調查。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出席了頒獎典禮,並向獲獎的學生代表頒發獎品。
  • 2002西雙版納金犢創意節世界旅遊名城 論壇暨第29屆時報金犢獎頒獎...
    12月18日,「2020西雙版納金犢創意節世界旅遊名城論壇暨第29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聽御花園舉辦,兩岸青年集思廣益,為西雙版納進行城市形象設計的作品集中亮相。有著「兩岸創意大使」之稱的金犢獎創辦於1992年,旨在鼓勵青年創作並培養未來創意精英。本屆金犢獎參賽作品數量再創新高,共有71591件優秀作品參與評選,其中「神奇美麗的西雙版納城市形象設計獎」共收到2840件作品。
  • 2020金犢獎X永和豆漿 命題發布
    畫面生動有趣,體現年輕新潮的生活方式;5、禮盒包裝可根據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的三大節日主題進行創意設計;6、必要元素:永和豆漿品牌LOGO;豆寶IP形象;7、設計作品只需提交電子文件, A3(420mm×297mm)大小的jpg格式的方案設計文件(該文件解析度不低於300dpi),單件或系列件作品(系列作品不超於3張含3張)8、設計作品一定要具有可實施性
  • 時報廣告金犢獎簡介
    1998年:加入網路廣告類,增設建議品牌,提供參賽學生更精準的品牌策略。並拓展向全球華文地區高校,參 賽作品2000餘件,首次引起大陸高校關注。  1999年:參賽件數成長至5000餘件,大陸415件作品參與角逐,首次將初審橫跨兩岸,在臺北與北京同期進行。  2000年: 參賽件數跨越6000大關,其中大陸作品1500餘件,捧回「一金、三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