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數位相機已經普及,而且像素越來越大,加上許多人都喜歡DV,但文件動不動就十幾兆甚至幾十兆、上百兆。。這些龐大的數碼相片及DV片段該用什麼樣的電腦處理呢?有人說用一個筆記本,甚至上網本就能搞定,我以血的教訓告訴大家,處理大像素和DV 必須用高性能的電腦!
記得上次我去西藏、尼泊爾,照到中間4GB的CF卡就滿了,我就把照片倒在隨身攜帶的上網本上,然後把同行朋友們的照片挑出來。結果呢?從晚上八點弄到凌晨1點還沒搞完。當天回來後打算把一些好照片串起來然後製作一個視頻給朋友看看,結果在網吧用一臺奔騰E5200的機器一天也沒搞定,主要原因是只要發現一些小問題就要重新渲染輸出一次。沒有一個好的處理器根本不行。回到北京後,在自己的酷睿 i5平臺上,才把這些都一一搞定。
下面,我通過兩套平臺對比,以幾個常見的應用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影像處理的最佳配置。
一.RAW 格式轉換為JPEG格式
現在許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用RAW格式照相,方便後期處理。但是給別人看或者上載到網上卻基本是JPEG格式,所以把RAW格式轉換為JPEG的格式是最常見的操作。
面對大量的RAW格式照片,如何更加方便的轉換為常用的JPG格式呢?我們可以通過Photoshop載入RAW格式的照片,選定參數後批量轉換為其他格式。批量處理,省時省力!
先把50張RAW 格式(NEF 結尾的)照片導入到Photo shop. 見下圖。
全選後批量轉換為JPEG格式, 見下圖。
測試結果是: 方案B 耗時為332秒,方案A耗時179秒,方案A要比B快85%。
主要原因是方案A的酷睿i5-750 四個物理的內核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二. 照片的合併拼接
現在把幾張照片合併成一張照片是經常的事。面對連綿山脈或是寬延的海邊美景,你的拍攝位置並不理想,卻希望留下這幅完整影像。從左向右逐一拍攝一組連續的照片,通過Photoshop自帶的照片拼合工具生成一張全景照片。
最後,方案B用時91秒,方案A用時65秒。方案A要快40%。方案A快的原因是酷睿i5-750打開了睿頻加速,同時四核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 視頻處理
現在隨著DV的普及,許多人都會為孩子攝一段視頻,但是經常也有一些小煩惱,例如攝錄過程中有外人幹擾,有抖動等等。所以經常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剪掉。我這裡使用的軟體是TMPGEnc。
實驗採用的配置與前面相同。視頻處理的內容是,把中間有一個外人走過鏡頭的大約5秒剪掉。總共的視頻是3分22秒。
比較的結果是:方案B 耗時 249秒,方案A用時126秒,方案A比方案B快了將近1倍。問題還不在這裡,如果你對第一次修改渲染輸出不滿意,你還需要重複一下前面的步驟,所以有一個快的CPU很重要。
結論:
從前面的數碼相片和DV視頻的處理可以看出,相比酷睿i5-750,奔騰E6500要慢一大截。因此,一臺性能優異的電腦,比如基於酷睿i5-750的主流配置,才會激發編輯漂亮照片和精彩視頻的欲望。但是,上面酷睿i5 750的配置是理想的配置嗎?我覺得2GB內存條太少了點,不過現在內存條漲價不止,所以等等吧,等降價了我再加點內存,給酷睿i5-750配一副好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