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城事#大家都很欣喜的看到,今年東莞的普通高中學位增加了6900多個。
強如東華高級中學,東城校區從去年的30個班增加至46個班,擴招16個班,多招800人。其他大多數公民辦學校也多多少少擴招了。但是要說最普高學位增加最大的助力,還是在於六所新建民辦高中(高中部)的建成招生。
伊頓外國語學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東莞學校、豐泰外國語實驗高級中學、海德雙語學校、北辰高級中學、東莞華中師大附屬中學這六所民辦學校的高中部招生3348人,佔普高新增學位的近一半。
不過今天要說的是豐泰外國語實驗高級中學、海德雙語學校、北辰高級中學、東莞華中師大附屬中學這四所學校,東莞華附和伊頓外國語這兩所位於黃江的學校因為已經開辦了幾年,已經有一定的辦學基礎,暫且不表。
先說觀點,
一,新一批民辦學校,豐泰高中和海德雙語未來幾年內會快速上升,直至雙足鼎立(在新學校中),北辰和東莞華中師大附中陪跑。
二,第一年的招生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後續辦學成績。
三,辦學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第一,為何豐泰高中和海德雙語會快速上升?
很簡單,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是真的百度一下,不是調侃。)
不管從媒體曝光量,還是搜索權重,這兩個學校都是顯著高於北辰高級中學和東莞華中師大附中的。真正到招生填報志願的時候,迷茫的家長和學生拿出手機一百度,哦豁,排在幾十頁之後,官網都沒有。再一搜索微信公眾號,寥寥無幾的幾篇推文,其中還有一些是介紹學校領導的,多尷尬?
其中北辰高級中學引以為傲的「水鄉片區第一所民辦高中」從營銷來看,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但是要知道,東莞是一個發達城市,縱橫不過六十公裡,對於車輛普及度達到30%的東莞市民來說,這所學校在不在水鄉片區基本沒有影響。沒有車的家庭,基本上也讀不起這幾所學校就是了。畢竟這四所學校的學費都是兩萬多一學期起步(最低2.1萬/學期,最高2.98萬元/學期。),一年零零總總算下來,五萬到八萬的費用,絕對算不上便宜。
說句題外話,衝著這個學費,大家應該知道東莞傳統的幾所民辦大校還算是良心吧?畢竟成才率不低,風險小,像水霖這種常年吊車尾的學雜費都快一萬五了,比起這些學校來,東華、翰林、光明這幾所大校的學費真的不算高。
豐泰高中的百度搜索結果就不貼了,背靠立生知行教育集團,紮根東莞18年,原定招生600人,現在增加至800人,底氣十足。從來源來說,立生知行旗下校宏外、御外、厚街豐外初中都比較好,應該說基本面已經定下來了,剩下的兩百來個學位,只是能吸引多少優秀學生的問題。這是獨家優勢,其他三所學校比不了。
海德雙語也知道比不了,怎麼辦?砸廣告,猛砸!
從三月份開始,幾乎每周都可以看到海德雙語學校的宣傳內容(含廣告和軟文)。從傳統媒體到臨深片區各個鎮的新興自媒體,無所不在!而且廣告質量相對精良,投放步驟也很明確,大多數是從學校師資、軟硬體優勢出發,極少無謂的誇誇其談。在家長們最為關注教育的今天,曝光率就是優勢,如果到最後四所學校(還是三所吧,畢竟豐泰高中很大程度可以作壁上觀)比拼,海德雙語的宣傳內容天天看到,其他兩所學校你幾乎沒聽過,作為家長,你選哪所學校?
海德雙語學校還有一個優勢,招生人數少,公辦班(含全免費學生)佔比多。總共招8個班,332人(數據源於學校微信公眾號),有一半是公辦班,地產大鱷的親兒子投資十億新建的學校,果然財大氣粗(不要誤會,這句話不是貶義,辦教育,」財大氣粗「是褒義)。
豐泰高中有10%,同為海德教育集團投資的東莞華附還有37.5%的公辦生呢!其他兩所學校是多少?北辰6.25%,東莞華中師大附中6.67%,顯然十分自信。
第二、第一年的生源質量對於後續辦學成績的影響很大。
只要高考沒有重大變革,高中始終是以成績為最高目標的。明面上來說,師資力量豐泰高中和海德雙語比其他兩所學校還要強一點,在這一情況下,只要不「翻車」,第一年有多少優秀生源願意報讀這幾所學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三年後的高考成果。
畢竟家長的想法很簡單,孩子考的大學越牛逼越好。
說自己背靠大樹、有地理優勢、辦學理念先進、素質教育搞得好……幾乎沒用!搞招生宣傳的時候可以挖空心思差異化,大家儘量井水不犯河水,真正拼起成績來的時候,還是要刺刀見紅,成王敗寇,不出成績就是不行。
家長不是傻瓜,哪所學校的成績好,就報哪所學校,這是基本趨勢。優秀生源向成績好的學校集中也是大勢所趨。強者恆強,弱者沒有翻身之地,在教育領域,也是適用的。
這些年各個二三線民辦學校開出高額獎學金以及諸多優惠條件不就是在搶優秀生源嗎?然而前提是要成為二三線學校,不然連搶生源的資格都沒有。君不見當年塘廈水霖開辦的時候,也是有宏圖壯志的,這些年,有哪個全市頂尖的學生去讀了嗎?
第三點:辦學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這背後反映出了什麼問題?北辰和和大概華東師大附中顯然沒有準備好。不信?你去看看兩所學校的微信公眾號。
北辰高級中學在2019年12月31日壓線發布了第一條推文,隨後連續兩三個月是沒有油鹽的內容。
那時候學校正在一個外資企業的基礎上進行改建,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也算說得過去。
2月19日,學校籌設組向外界捐贈了防疫物資,算是有了一些實質性互動,接下來的一系列校徽徵集,跟普通家長几乎無關。
又到了3月17日,第二次發布招聘信息,此時已經不再提中層行政和校長招聘事項,行政班子應該已經初步搭建完畢。
有意思的事情來了,3月17日的招聘中寫著「一線教師平均年薪28萬……」如下圖
4月27日的招聘啟示中,說法變化了。變成了「骨幹教師綜合年薪28萬起……」如下圖。
5月21日,發布了第一篇招生簡章,明確了招生信息。
接下來的5月26日,一篇《【北辰要聞】我校舉行校長與省市媒體見面會》又開始奇奇怪怪了。
這是什麼操作?是怕這些主流媒體不知道自己的員工接受請吃請喝嗎?接下來的5月27日,一波宣傳來了。
海德雙語學校各方面都很nice,背後是海德集團,實力強吧?人家還願意砸錢推廣。
豐泰高中各方面都很專業,按部就班。背靠立生知行教育集團,算是大樹吧?連總校長、業內元老級人物丁立生都親自出山任校長,為學校背書。
這實際上是態度問題,對形象建設和品牌宣傳的態度,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所學校背後的舉辦者對於學校重不重視的問題,也很大程度反映了舉辦者的實力問題。
本來先天就不足,後天還不重視,那只能陪跑了。反正東莞高中學位很缺,總會有人讀。這麼高的學費,賺錢無憂!只是以後想要「東山再起」,就很難吶!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也許這兩所學校有自己的特殊招生渠道,可以「吸引」優質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