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過去三分之一,我發現自己啥事兒也沒幹,光見證歷史了。
年初許下的願望早已消磨殆盡,現在只剩一個目標——活著。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仿佛時間靜止,萬物停擺,然而有這樣一群人比以往更加活躍。
他們不是朋友圈裡的口罩微商,不是解決你一日三餐的外賣小哥,他們就是生存狂。
生存狂又叫生存主義,起源於美蘇冷戰時期。當時美國人受到蘇聯的核威脅,家家戶戶都有囤糧囤貨的習慣。
這種影響之深遠,以至於多年以後比爾蓋茨在 TED 演講臺上,準能想起防空警報響起後躲在地下室的下午。
蓋茨在這次演講中還描述了瘟疫,真乃帶預言家
再加上宗教原因,西方世界動不動上帝就對人類進行末日審判,導致西方人末世情結異常嚴重,生存主義大行其道。
米開朗基羅《末日審判》局部
截止 4 月 16 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 200 萬例。外國人囤貨的熱情高過一波又一波:囤罐頭囤廁紙囤槍……
面對 Costco 推出來的「末日求生罐頭」,生存狂們迸發出不亞於黑五的購買力,早早將其搶購一空。
這一份套裝足夠四個人吃一年
不要覺得儲存可以夠吃 1 年的罐頭誇張, 與戶外求生主義者(如站在食物鏈頂層的貝爺)不同,很多生存狂不會出去打野,更喜歡苟著,通常會囤積保質期長久的食物,儲存 20 年糧食的大戶人家也不少見。
來源:紀錄片《我是生存狂》
更有甚者,會化身為輻射避難所管理員,打造一個地下堡壘,原理和防空洞差不多。
這些隆起的小丘陵就是地堡,感覺有點怪怪的
末日地堡內有食物水源、全套的家具、還有娛樂措施,滿足你從安全到實現自我不同層次的需求。專門打造地堡公司 vivos 的創始人 Robery Vicino 表示每個戶型僅售 25,000 美元……
地堡內部構造,來源於vivos官網
相比美國,在中國的生存狂要小眾低調的多。
大部分都市麗人都要合租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挖坑基本不可能,武器更是搞不到。傳聞中的生存狂吧,就成了社畜生存主義者接頭的雲基地。
於是我打開了許久不用的貼吧,按下搜索鍵,生存狂吧的 logo 映入眼帘:「生存就是活著」這幾個大字直擊我最隱秘的願望;我雖然看不到圖中人物的雙眼,他卻仿佛看到了我表面雲淡風輕,實際瑟瑟發抖的內心。
我懷著絕地求生的努力態度潛入生存狂吧,發現存狂吧的老哥們文理兼修,全面發展。
他們會關心國際經濟市場和糧油股票走向、用經濟學知識運籌帷幄,還會運用物理學常識做個水源蒸餾器。
在生存狂眼中,前陣子抄底了比特幣、重倉了 A 股的人都是憨憨。
生存狂不相信一切虛擬產物,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資才是硬通貨,他們就像黑客帝國中選了藍藥丸的男主尼奧一樣,逃離了電子裡世界。
他們展示了充分的糧食戰略布局,早在今年年初美軍襲擊巴格達機場時,就有人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屯了一冰箱饃饃作為口糧。
來源:B站人均施瓦辛格
這位碳水愛好者可能被別的老哥無情嘲笑,末日或戰爭真來襲時會停水停電,饃饃直接成為微生物培養基,於是開頭說到的罐頭、軍糧……紛紛登場。
其中壓縮餅乾最為物美價廉,如果長時間吃,開塞露是它的好伴侶…
水是生命之源,普通礦泉水保質期為 1 到 2 年,這顯然滿足不了生存狂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保存了 50 年的礦泉水罐頭被發明出來。你沒有看錯,礦泉水也可以被製成罐頭!在生存狂眼裡,一瓶 82 年的礦泉水比拉菲還有貴族氣息。
俄國出土二戰時期礦泉水
無政府狀態下,擁有過多的糧草反而會招賊人惦記,這時生存狂又化身特種兵,在貼吧裡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軍備技能競賽。
如同末日電影場景出現的一樣,防毒面具是炫酷裝備首先。它上可勇闖車諾比,下可防煙防霧霾,如果有 kn95 濾棉,連口罩都可以代替。
還有人準備了大號行囊,如果生存據點被毀,就隨時跑路。
想詳細看的話你們點開大圖
當我按照吧裡的精品貼,斥巨資全副武裝自己時,一位資深生存狂悄悄告訴我們,19 塊錢的 205 兵工鏟才是裝備大殺器。
你用最簡單質樸的 205 實現實現挖削砍鏟等功能時,就領悟了大道至簡、九九歸一的奧義。
軍工鏟不需複合型,但合格的生存狂必須是複合型人才。一個生存狂,就是一支隊伍,醫學——也是貼吧裡常討論的問題。
有吧友常備急救包,考了紅十字會急救員證,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
有一說一,這些技能平常生活中也很實用
生存狂是極度悲觀的樂觀主義者,他們模擬了最壞的情況。
當醫院被摧毀時,這本號稱 20 世紀最偉大的人道主義出版物——《赤腳醫生手冊》就是生存狂的獨門秘籍。
這本書圖文時代氣息濃厚,圖文並茂,包攬各種疑難雜症,並且不藉助任何現代醫學技術手段。帶著它穿越到瑪麗蘇小說中,你就可以成為「特工女神醫」。
隨著潛入的深入,生存狂中一直隱秘的隊伍漸漸浮現,他們自稱新派生存狂裡的「菜刀黨」,是一群不囤積糧食,末日來臨就拿著武器去掃蕩的人。
弓箭合法,生存狂會訓練相關技能
他們信奉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開局一人一把刀,裝備全靠撿(qiang),讓來尋求安慰的我更加慌得一批……
甚至有一位自稱敘利亞僱傭兵的神秘老哥,和我暗示他有厲害的玩意。
然而我順著他的+86 手機號,找到了他的朋友圈暴露了他真實 的所在地——國內某模擬CS基地
看了一圈下來,可能有人覺得生存狂杞人憂天。實際上面對未知情況,人人都有自保心理。
豆瓣上關於應急物資的瀏覽次數已超過 400 萬,這證明不只我一人在恐慌。
也許應急物資更適合多數人,它就像生存狂裝備的精簡版。各國政府都建議家庭儲備一些應急物資,以應對颱風、地震等突發狀況。
我國也出臺相關文件,如北京市發布的《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基礎版)》。
還有擴充版內容更豐富,有興趣可自行搜索購買
說實在的,這次疫情讓我的生活理念發生了變化,我理解了為啥大爺大媽捨不得扔東西,我甚至不再執著於「斷舍離」。
也許現在的我們都會養成常備口罩的習慣,幾十年後要向子子孫孫解釋:一切都要從 2019 年 12 月說起……
所以說生存狂誇張麼?
我不知道,就行誰也沒能想到 2020 年開局就是地獄難度……
準備適量的物資防患於未然是可取的,但人畢竟是群體動物,在當代社會這個複雜密切的關係網裡,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幾個月來即使我們沒有受到失業減薪等直接影響,復工以後卻發現,海底撈土豆已經漲到 1.5 元一片,樓下最愛的早餐店再也沒有開過門。
大環境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希望「世界和平」真的不是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