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
生寶寶還存在溶血的風險?
難道
談戀愛之前要先問對方是什麼血型
才更靠譜?!
Dr.G
新生兒溶血病在ABO和Rh血型系統中比較常見,尤其在懷第二胎及更多妊娠時,發生率較高,需要引起準爸媽的重視。
ABO溶血一般症狀不太嚴重,而Rh血型系統溶血病通常要嚴重很多,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新生兒溶血 劃重點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於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兒或新生兒免疫性溶血。即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已發現的26種血型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見,其次是Rh血型不合,MN(少見血型)血型不合非常罕見。
ABO血型不合的情況並不少見,在所有孕婦中佔20%~25%。但由於胎兒有保護機制及正常胎盤的屏障機制,真正發生溶血的只有不到2%。
在我國,漢族中99%以上為RH陽性,即紅細胞中含D抗原。RH陰性的人員不同地區分布不均,我國0.5-1%,漢族Rh(-) 0.4%。所以,整體發生機率還是很低的。
母嬰血型不合主要有兩種:RH型和ABO型。當母親血型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時,母親可因RH抗原致敏產生抗體,此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引起溶血。
同樣,當孕婦為O型血,胎兒為A或B型時,孕婦體內可產生抗A或抗B抗體,隨血流進入胎兒體內就可產生溶血。
作為RH陰性的婦女,可以給你的先生也查一下血型和RH因子,他也有可能是RH陰性血型哦,如果你們是一樣的,那寶寶就沒有溶血的風險。
如果丈夫為RH陽性,妻子為RH陰性者,RH血型不合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是由於第一胎懷孕時,孕婦體內產生的抗體量較少,還不足以引起胎兒發病。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若不予治療,則胎兒溶血症會加重,常導致流產或早產。
一個孕婦血型為RH陰性,丈夫的血型為RH陽性,孕期應該檢測母親的Coombs實驗,以及抗體效價。
如果孕婦為O型血的話,如果沒有發現胎兒異常,以前也沒有過重度新生兒溶血的歷史,就不需要檢測抗A或者抗B抗體。
抗體檢查時間為:16周、28~32周、32周以後每月複查一次。
Rh溶血病一般發生在第二胎,因為Rh抗體只能由人類紅細胞Rh抗原刺激產生。Rh陰性母親首次妊娠,於妊娠末期或胎盤剝離(包括流產或刮宮時),Rh陽性的胎兒血進入母體內,約經過8-9周產生IgM抗體(初次免疫反應),此抗體無法通過胎盤,以後雖可產生少量的IgG,但是胎兒已經娩出。
如母親再次妊娠(與第一胎Rh血型相同),懷孕時可有少量(0.2ml)胎兒血進入母體循環,於幾天內便可產生大量的IgG(再次免疫反應),該抗體可透過胎盤引起溶血。故在RH陰性的母親再次妊娠(包括第一胎為流產、死胎等的患者)懷Rh陽性胎兒時可發生溶血。
新生兒溶血病症狀輕重與溶血程度是基本一致的。大多數ABO溶血可僅出現黃疸,症狀較輕。Rh溶血較為嚴重,可產生貧血、肝脾腫大,甚至危機寶寶生命。
新生兒ABO溶血病在出生早期檢測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及時光療。
新生兒Rh血型不合溶血病,但如果是Rh陰性孕婦首次分娩Rh陽性寶寶後,在72小時之內應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DIgG)。
目前溶血胎兒和新生兒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光照療法(照藍光);換血;藥物治療等,而宮內治療是將來醫學發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