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這個引發眾多網友討論的事件嗎?在近日鍾同學收到了北京大學寄過來的錄取通知書,看著封面滿滿的儀式感。
在高考成績出來後,湖南女孩中芳蓉同學考取了676分的好成績,最終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
一時間網上很多網友覺得非常可惜,應該選個金融或計算機等熱門專業更有發展前途,此事更是上了抖音熱搜榜。
這段時間拿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集中時間,我妹妹昨天才去學校把通知書領回來,看著這個錄取通知書想起了當年自己走過一模一樣的路,內心既是滿懷期待,又是非常激動。
這個時候有網友就問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填志願都是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錄取通知書直接發郵寄列印不行嗎?為何要興師動眾的郵寄錄取通知書?
小編認為,有這個想法的人估計大部分都是學習不好的,或者是一個粗人。
當你考上理想的學校的時候,學校郵寄錄取通知書過來,在接到錄取通知書時,你和你的家人會感到非常高興,這個時候,寒窗苦讀十年,所以的成果都在這張紙表現出來,也是一家人榮耀的一種象徵。
就像我們村有考取清華大學,辦大學酒的,所有人過來一方面是恭賀你,另一方面就是奔著想看這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樣子,畢竟這是中國最高學府的入學邀請函,有幾個不期待的。
如果沒有這張錄取通知書,只是一個郵件通知,那麼你該如何與家人朋友分享這個喜訊,直接拿一個錄取通知書出來與直接說出來,錄取通知書更能打動他人的內心,
再比如,如果在班裡評三好學生,只是在黑板上寫著某某名字,很多人就沒什麼感覺,但是一張獎狀發下來,激動的心洋溢在臉上,貼在家裡牆上,更是一種榮耀。
郵寄大學錄取通知書更是一種希望,是寒窗苦讀學子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錄取通知書可以激發內心的那種嚮往渴望。
這是一個儀式感,很隆重的儀式,郵寄錄取通知書,是一種官方認可儀式,不僅代表著學校自己,也是學生進入大學的儀式文憑,很多大學錄取通知書,更是請一些德高望重的來填寫,更加表明學校對新學生的重視。
在古代,考取功名的時候,都會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公布一張功名榜,狀元類的更是會獲得皇帝籤字蓋章的聖旨。現如今,考大學就有點像古代的考功名,我們需要保留這一文化傳承,學府文化我們已經丟了很多,大學錄取通知書作為展現知識文化的一種象徵,更加不能丟棄,更應該保護下去,做得更好。
說到文化傳承,發現很多地方都已經丟失,很多人說我們現在很多節假日已經沒有過節的節日味,現在過年更沒有以前的那種年味了,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更應該是文化傳承的重地。
郵寄錄取通知書希望一直傳承下去,至於發電子郵箱,這個可以作為備份選項,在郵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同時發郵寄信息,讓學子第一時間知道這個喜訊,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滿足心中的那種渴望,更是一種官方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