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獲諾貝爾獎提名,東京大學前校長有馬朗人先生去世

2021-02-18 亞通社速報

日本著名核物理學家、東京大學前校長有馬朗人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於12月7日早晨在自己家中去世,終年90歲。

有馬先生於1930年出生在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獲博士學位,是國際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其「有馬·堀江理論」(配位混合的理論)對世界核物理發展產生了重要貢獻,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

1989年,有馬先生擔任東京大學校長。1993年開始出任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1998年,受當時的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的邀請,參加參議院議員競選並當選。此後出任小淵內閣的文部科學大臣,積極推進日本的教育改革。此後出任日本科學振興財團會長。

有馬先生在中國(感謝米山春子女士提供照片)

有馬先生晚年一直擔任日本科學振興機構中國綜合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致力於推進中日兩國的科技合作與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事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訪問中國150多次。去年11月,他還以89歲高齡出席了在中國珠海市舉行的論壇。有馬先生曾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國家友誼獎」和建國70周年紀念章。

受父母的影響,有馬先生十分喜歡創作俳句,也是日本著名的俳人,出版有俳句集,擔任國際俳句交流協會會長。2004年,獲選「文化功勞者」,同年獲得旭日大綬章。2010年獲得文化勳章。

——————————————

相關焦點

  • 日本著名物理學家有馬朗人去世 享年90歲
    新華社東京12月7日電(記者華義)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7日報導,日本著名物理學家、前文部科學大臣有馬朗人7日在東京家中去世,享年90歲。 有馬朗人1930年生於日本大阪府,是物理學家,也是詩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東京大學校長、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文部科學大臣等要職,在日本社會和科學界聲望很高。
  • 日本著名物理學家有馬朗人去世,享年90歲,曾擔任多所中國大學名譽...
    新華社東京12月7日電(記者華義)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7日報導,日本著名物理學家、前文部科學大臣有馬朗人7日在東京家中去世,享年90歲。有馬朗人1930年生於日本大阪府,是物理學家,也是詩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東京大學校長、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文部科學大臣等要職,在日本社會和科學界聲望很高。他長期致力於推動中日科技交流與合作,曾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還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所中國大學的名譽教授,一生訪華百餘次。
  • 俳句大師的中國情結——有馬朗人俳句中的人生觀
    在中國科學界,有馬先生以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候選人的身份被人們所熟知,但他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俳句詩人。本文中,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所認識的俳句詩人有馬先生和他的人生觀。作者與有馬朗人先生的合影(從左至右依次為:夏瑛、有馬朗人、王玉紅)(圖片提供:夏瑛)1930年出生。
  • 學術頭條:2.5億年前「遠古鱷魚」化石,日本物理學家有馬朗人去世...
    海南大學水稻二萜代謝研究獲進展 調控基因簇DGC7可提高白葉枯病抗性12月8日,《自然—植物》在線發表了海南大學教授羅傑團隊最新研究論文。這項研究揭示了水稻單環二萜基因簇自然變異的生化基礎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作用,為作物遺傳改良提供了新資源。
  • 科學中國人傑出大學校長獎提名名單
    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現復旦大學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校監(校長) 兼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校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等職務。楊福家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羅格斯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東京大學作過訪問學者。同時,他還是東京創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諾丁漢大學和康乃狄克大學的名譽博士。
  •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來訪並在我校設立校長提名獎學金
    10月19日上午,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招生及學術部主任Shain•Panzeri先生、俄勒岡州立大學中國區負責人宋毅先生一行到我校訪問交流,河北省教育廳國際交流中心出國留學部主任饒景學老師陪同到訪
  • 短史記 | 「老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傳聞被證偽
    依據瑞典學院官網,諾貝爾文學獎目前的產生流程如下:第一步是由諾獎委員會發出邀請函,向600-700名有資格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個人和組織發出提名表格。然後委員會對反饋回來的表格進行篩選,選出15-20個名字作為初步候選人,之後再從中選出五個優先候選人,下一步才是確定最終獲獎者。1960年代的流程,與現在大同小異。
  • 17年拿17個諾獎,日本獲獎者及名古屋大學校長卻開始反思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17年間在自然科學領域共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其原因何在?獲獎繁榮的背後又有什麼隱憂?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了誕生其中三分之一諾獎的日本名古屋大學校長松尾清一和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
  • 東京大學校長推薦的天才數學家文集《春夜十話》
    1949年擔任奈良女子大學教授,1951年獲得日本學士院獎,1954年獲得朝日文化獎,1960年獲得日本下文為《春夜十話》日文版的解說文章,作者有馬朗人(日本科學技術館館長、武藏學園理事長、原日本文部大臣、原東京大學校長)聽聞岡潔先生的隨筆集《春夜十話》(春宵十話)將被光文社修訂再版,我不勝欣喜。我曾在40年前留美期間拜讀過此書,如今再讀之仍覺受益匪淺。
  • 原新餘學院校長羅玉峰 提名華東交通大學校長人選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新餘訊 記者張鵬報導:近日,經江西省委研究決定,羅玉峰擔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  羅玉峰簡歷  羅玉峰,男,漢族,1960年4月出生,籍貫江西高安。現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
  • 武漢大學原校長侯傑昌去世
    據《長江日報》消息:武漢大學原校長侯傑昌於8月7日凌晨去世。武漢大學官網顯示,侯傑昌於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任武漢大學校長。據公開資料,侯傑昌出生於1937年11月,廣東省梅縣人,是空間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在電離層與電波傳播關係的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先後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委進步二等獎。
  • 香港大學看上了台州中學 臺中具有校長提名資格
    獲香港大學2017年校長提名資格,我省另有4所名牌學校一同入圍。昨天,記者從台州中學了解到,香港大學已向台州中學伸出橄欖枝,確定學校為具有校長提名資格學校。香港大學為何會挑選台州中學呢?台州中學工作人員介紹,綜合考慮學校的學風、辦學質量等情況,加上往年也有學生考到香港大學就讀,學生素質及表現都比較優異。這次計劃的實施,將為台州中學學子對接名校、走向世界,搭建更為寬廣的平臺。其中,提名名額共有5人,他們將通過推薦參加「2017年香港大學多元卓越入學計劃」的面試選拔。凡是在面試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獲得有條件的錄取資格;其中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可獲得類一本線錄取資格。
  • 【人物聚焦】中國諾貝爾獎提名第一人:紀念鈕經義先生誕辰100周年
    中國諾貝爾獎提名第一人鈕經義先生曾說「我應該感激在整個胰島素工作中所有參加者的奉獻精神,作為始終參加此項工作的一員,我只是和大家一樣盡了一份微力。」雖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但先生認為將自己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祖國。年輕時的鈕經義先生儀表不凡、氣宇軒昂,作為科學大家,他的胸襟與情懷更是讓大家感佩。
  • 羅玉峰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
    羅玉峰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 孫娟/中國江西網 2016-05-25 18:14 來源:澎湃新聞
  • 羅玉峰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提名校長人選
    5月25日,記者獲悉,經江西省委研究決定,羅玉峰擔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記者孫娟)羅玉峰簡歷現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1977年3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畢業於江西工學院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4月畢業於東南大學機械學學科,獲工學碩士學位;1992年1月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學科,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10月~1998年10月,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機械系高級訪問學者;歷任南昌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系主任、
  • 東京大學京都大學 從校長選舉到總長致辭新生
    東京大學秋色-安田講堂前 一. 從對校長的稱呼到「100%治學自由」的追求日本的法律規定,大學的代表者・最高責任者法律上的名稱是「學長」(學校教育法第58條),NHK特地在官網上答觀眾問,「新聞節目原則上使用『學長』稱呼」。
  • 被提名11次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竟鮮為人知
    他曾11次被提名諾貝爾獎,被多家專業媒體稱為「腦垂體大師」(master of mastergland),但卻很少被大眾媒體報導,因此被美國科學和醫學檔案界稱為
  • 他大學時留級,40多歲還是公司基層職員,43歲獲諾貝爾獎一夜成名
    在日本很多人的眼中田中耕一能獲得諾貝爾獎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因為當時田中耕一併不是什麼學術名家,也沒有碩士、博士學位,他的最高學歷是大學本科,他只是一家公司裡的默默無名的小職員。當時日本教育部總是認為諾貝爾獎得主都會是在他們掌管的學界範圍內。他們每年都會列出一大串可能榜上提名的科學家。但是田中耕一這麼一個屬於學界局外人的得主,可說是意外中的一大意外。
  • 非洲現代文學之父阿契貝去世 曾多次獲諾獎提名
    生前多次獲諾獎提名;代表作「奈及利亞四部曲」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 實習生吳月)被譽為「現代非洲文學之父」的奈及利亞作家欽努阿·阿契貝21日在美國波士頓去世,享年82歲。阿契貝生前多次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奈及利亞媒體曾經這樣評價阿契貝與諾獎的關係,「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爾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 學者有馬朗人去世,他在日本推行「寬鬆教育」結果如何?
    其實教育中的「寬鬆「一詞,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日本教職員工會」(又稱日本教育工會,涵蓋了全日本公私立大中小學校教職員工)有提出過。當時該工會指出日本教育中存在劃一、僵硬等缺陷,他們希望早日能夠實施「學校五日制」(當然這也意味著教職員工上班五日制),將兒童從灌輸式教育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