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國際化學校……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優勢。最適合我的孩子的,到底是哪所學校?
12月2日周日9: 00,一場主題為「如何直面擇校焦慮」的論壇將在上海民辦常青藤學校舉行。
學校將邀請國際化學校、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在讀家長代表以及資深教育專家大咖,共同比較不同教育路徑的利弊,探討如何選擇更適合孩子的學校。
現場的「重量級」嘉賓
Adrian Allan
全球著名IB校長,劍橋大學教育學/心理學碩士; 哈佛大學教育管理學證書,阿拉巴馬大學教育學碩士
演講主題:美國中產階層如何通過IB課程實現常青藤大學之路
此外,論壇還將邀請三種不同類型名校的家長,分享孩子的在讀體驗。
家長a:孩子就讀滬上著名公辦學校
家長b:孩子就讀滬上著名民辦學校
家長c:孩子就讀滬上著名國際化學校
演講主題:五種家庭教育觀念的擇校之路
據悉,現場不僅大咖雲集,論壇所在的上海民辦常青藤學校,環境也很優雅愜意。
上海民辦常青藤學校地處浦東新區康橋秀沿路800號,緊鄰浦東高端別墅綠寶園,校區前身為上海長寧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
上海民辦常青藤學校是一所獲得IBPYP候選課程資質的學校,也是目前上海為數不多幼小一體學校。
學校目前擁有一所從託班到大班的雙語幼兒園以及一所雙語學校(初中籌建中)。
常青藤學校以「幼小一體化」教學為特色,減輕了低幼教育規劃的壓力;而學校實施的「上海二期課改+IBPYP中西融合課程體系」則緩解了需要過早決定是否出國的焦慮。
特色課程之一:「幼小一體化」
常青藤學校的「幼小一體化」特色主要從從課程、心理、升學三方面對低幼教育規劃以及幼小銜接作出全面的考量。
首先是課程上的銜接。常青藤幼兒園與小學都使用上海二期課改融合IB PYP課程的同一個課程體系,確保對學生的培養是循序漸進,實現學習方式思維習慣的一致性。
第二是心理上的銜接。常青藤幼兒園毗鄰常青藤小學,幼兒園孩子有機會第一時間接觸小學生活,熟悉小學環境和老師。同時,對於常青藤幼兒園中大班學,學校會進行幼小銜接的評估和專項教學,為升學做好充分的銜接準備。
特色課程之二:「IBPYP中西融合課程體系」
很多家長誤以為PYP課程是一門學科,其實PYP不是一個具體的課程,而是學習者的一種終身學習的方式。
IBPYP課程和傳統意義上教學中非常大的區別在於,IBPYP要以學生為主體,他的問題,他的想法為課程教授的重要線索,而不是簡單的我要教你什麼。其核心問題在於你要學什麼,並且你想怎麼學。
常青藤幼兒園上海二期課改課程融合IB PYP特色課程
在最終考察中,也有別於傳統的課程考核,在IBPYP課程體系中,考察是多方面的,這種貫穿孩子整個學習規程的框架體系才是PYP的核心理念。
IB PYP探究單元內的融合
其他課程
常青藤學校的中外教師共同開展二期課改和IB PYP的融合課程,我們走進常青藤小學的課堂一探究竟:
1、語文:熟讀謎語詩,會作詩來也會吟
在語文課上,老師會講述謎語詩,對詩歌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們藉助拼音和老師的示範,跟著老師一起大聲朗讀並共同分享詩歌中有趣之處。最後老師還會引導學生自己仿寫一首詩歌,從而更好地體味詩詞的意境,激發學生對漢字文化內涵探究。
此外,常青藤學校的的語文教研團隊還自主研發了分級閱讀課程,精心挑選和整理出不同閱讀級別的推薦書單,引導學生們感受閱讀的快樂,提升閱讀能力。
2、數學:情景模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常青藤小學的數學課堂上,老師設計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排隊買冰激凌的場景,讓學生加強計算和對數字的理解。學校數學老師不僅關注計算答案的準確性,更關注如何通過寓教於樂的教學,幫助學生們明白數和量的含義,真正理解數量變化關係,提高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和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
3、英語:中外教小班教學,激發學生內驅力
常青藤學校每個班級採用雙班主任制度,一位是具有多年雙語教學經驗的中教老師,一位是來自母語國家的外教老師。中教外教老師在每天的教學工作中緊密合作,外教老師全程參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
小學英語教材學校選用了朗文教材,以培養獨立閱讀者和培養知識探究力為初衷,激發孩子求職欲。在浸潤式的外教英語教學環境裡,輔以每周兩節中教授課,幫助孩子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更好地學習英語。
此外,學校裡50%的課程是用英文來教授的,這其中有許多的非語言類科目,如體育、探索、藝術類課程,在這類外教教授的課程中,孩子不僅能學習英語這門語言,也會將英語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真正實現雙語浸潤式的環境。
4、UOI及音體美: 探究課程重情商,音體美興趣是王道
在常青藤學校,最具特色的課程是UOI探究課程。
如何選擇?如何團隊協作?我們所處的社區是怎樣的?如何分享以及如何自我表達?在UOI課堂上,老師會引導學生就所遇到的問題展開話題,並且讓學生闡述問題的屬性和解決方案,引發了孩子的自主思考,並讓學生反思如何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配合情景演練,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還在行為管理方面提高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希望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塑造優秀的品格,知道自己的情緒應該如何表達與管理。
在常青藤學校的音體美課程中,孩子們的興趣培養是老師教學的初衷。音樂課老師讓學生們探索「教室聲音地圖」,帶領孩子行走於校園中探尋校四個不同方向不同環境的聲音。美術課的學習結合節慶主題,充分發揮學生們想像力。此外美術課還開展了「走進大師」的拓展項目,讓學生們每周都了解和臨摹一幅世界名畫,感受藝術之美。
每天的學校生活中,除了體育課,還有至少50分鐘的戶外運動。在體育課上,老師除了教會學生強身健體之外,注重對於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個人意志品質的培養;將品格教育融入體育項目,將興趣結合課程教學,這就是常青藤課程的一大亮點。
學校的師資力量
源自「中福會」及「江五」小學的教學管理團隊
圖:常青藤學校教師團隊(部分)
圖:常青藤學校教師團隊(部分)
陳惠珍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常青藤小學校長
原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副校長,上海市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Lisa Liang
上海浦東民辦常青藤小學副校長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雙學士學位,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小學部任教九年,六年年級組長經驗。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中文暑期課程學術主任。第三屆上海青年民辦教師大獎賽中文學科二等獎獲得者。參與2017年度中國教育學會年度論文《聲律啟蒙對小學語文教育的價值研究》撰寫。
吳荷芬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常青藤幼兒園總園長
原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園長
LauraStevieAnderson
IB課程協調員
3年國外小學教學經驗,7年中國幼兒園、小學教學和管理經驗
學校的育人目標
1、樹立文化自信
學校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後無論走到哪裡從事什麼職業,都要確保對祖國文化的自信。因此學校在課程設計中會加強上海二期課改的中文課程,同時會加入文化、國學等相關的課程,開設如小篆、書法、詩詞等擁有文化根基的課程,幫學生去認識和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能夠樹立對文化的自信。
2、培養全球視野
常青藤學校將大而寬泛的全球視野的定義細緻化,在落腳於IBPYP課程體系,結合PYP的課程理念裡教授學生怎麼去認識世界,學習、認知自己,這個是和這個目標所想統一的。在此基礎上匹配相應的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
3、重視品格教育
情緒管理,可能是目前家長和孩子以及教育中會忽略的問題。在這個方面,常青藤學校將品格教育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團隊合作、敏而好學、尊重和分享,學校將品格教育貫穿始終,並充分實現家校互動。
4、紮實的學業基礎,實現學術成果與全人教育共贏
在常青藤學校的課程設置中,不僅採用IBPYP課程體系,也會在二期課改中加強中國基礎教育的精髓內容,包括語文國學素養、數學思維能力、英語綜合能力等,紮實學業基礎。
(編輯: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