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2020-08-05 春天媽咪TW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需要自主的去做一些事情,那麼就少不了要花錢,當孩子給我們要錢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做才正確呢?我小的時候我父母從來沒有因為我要錢而難為過我。基本上我要多少他們就給我多少,甚至可能還要多出一部分。他們總是把錢放在抽屜裡隨我拿,而且非常的信任我。但是我和我的妹妹從來沒有多拿過一分錢。而且在拿過錢之後,總是事後告訴父母,或者當著父母的面給他們要。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也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要錢的時候,總表現的高高在上,或者露出非常為難的表情。 總之孩子在求了很長時間之後,才把錢拿出來給孩子。而且還要提出很多的附加條件,以後要聽話或者某某事情是不是你做的,是不是不對,以後一定要改。這等於把錢當做了一種武器,因為孩子們是不會掙錢的,而孩子們要錢,只能從父母家長這裡獲取。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這種做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因為當孩子伸手跟我們要錢的時候,肯定是孩子需要幫助,而且這個幫助是近期他非常迫切需要的。為什麼很多父母總會在金錢這件事情上對孩子處處的較勁兒?因為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控制欲是非常強的,可能我們平時感覺不出來,但是這種控制欲是發自內心的,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孩子就應該什麼事都聽自己的,他不希望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尤其是在金錢上,讓孩子更能感覺出對自己的依賴,滿足了他的控制欲。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如果家長把給錢這件事當做控制孩子的武器,那麼就會把孩子對我們的依賴、信任、踐踏在金錢的腳下。而且有的時候父母給孩子錢的時候表現的高高在上,好像施捨一樣。這樣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有一個小女孩兒,因為和朋友們約定要買一些東西。中午的時候要向媽媽要5塊錢,可是媽媽沒有同意,於是她就央求了一中午。最後他的媽媽非常不耐煩的,從抽屜裡拿出5元錢,扔在了他的面前。孩子的心思是非常敏感的,這時候她覺得自己非常的卑微,她感覺到媽媽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這對孩子的心理非常的不健康,而且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定會出現裂紋,學習成績說不準會直線下降。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特別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他的思維模式慢慢的向成人發展,他也需要有效的社交。社交肯定就需要花錢和朋友之間進行禮尚往來。如果這個時候約束不給他零錢如何讓他學習處理人際關係?如果孩子的一個同學送給孩子了一個禮物,那麼我們的孩子就需要回禮。這是非常實際,而且有禮貌的做法,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給予支持,並且表揚他。如果這時候在金錢上限制他,這樣只會讓他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讓他產生深深的自卑感。對他以後為人處事造成不小的影響。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很多父母說我不給孩子錢,是因為我怕他養成奢侈的習慣。其實我們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秉性應該非常的清楚。孩子就算有什麼缺點,只有他做過之後,才能把缺點明顯的暴露出來。有一些缺點暴露的早總比暴露的晚要好。孩子在小時候暴露越多的缺點,我們才能更好的教育他。如果你讓孩子畏手畏腳,只會讓他養成小氣的習慣。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一個人能不能成才?要看他的格局。而格局的養成和他父母有直接的關係。從給孩子錢這件事情上,能夠看出一個父母的格局了。千萬不要讓幾塊錢的事情影響了孩子的格局。同時也影響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一個把錢放在抽屜裡,非常的信任孩子讓孩子自己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取的父母。和一個把錢扔在地上,讓孩子去撿的父母,哪一個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在孩子跟我們要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錢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你現在小,父母給你花錢是父母的責任。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可以花。如果是該花的錢,父母絕對會支持不管多少。但是不該花的錢,我們一定要節約。如果有花錢的事情,一定要告訴我們一下,錢就在抽屜裡,你自己拿。」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這樣既體現了當父母的和孩子是平等的朋友,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無限信任。讓孩子告訴我們,他每花一筆錢去向,是為了更好的對孩子負責。在他要花這筆錢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好的建議,甚至及時的教育。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人情的社會,從小就要鍛鍊孩子的人際關係,這樣長大後才能夠處理事情遊刃有餘。現在有很多宅男,就是因為缺少從小人際關係的培養,讓他們害怕社交。再加上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讓他們在性格上產生了缺陷。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我們家的對門,就有一個30歲左右的小夥子身高1米8左右,長得還真不錯。找了很多的工作由於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幹不了多久就辭職,最後產生了抑鬱症,只好待在家裡吃父母的退休金,到現在也沒找到媳婦兒。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小時候我們對他的教育,這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向我們伸手要錢時,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們給我們要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非常的高興。因為這代表孩子長大了,他要學著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了。我們這個時候一定要正確的對待錢與孩子。這個時候是孩子養成自己做事格局的最佳時候,我們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可別這樣做,否則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文|文兒「媽媽給我十塊錢,我想買好吃的」,這是昨天孩子向他爸爸要錢時說的話。他爸爸沒有一點猶豫,大手一揮給了五十,並叮囑他,「順便幫我買瓶啤酒回來」。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他伸手問我們要錢的次數雖說不多,但是每個星期總有兩三次。有時候我都會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對孩子不好,讓他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想必有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他的各項需求都在增加,對於零花錢的渴望也是越來越深,總是需要一些錢去買東西。有些家長不耐煩,直接吵一頓。有些家長比較心軟,毫無節制地給。
  • 孩子開口向你要錢,家長的態度比錢更有價值,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學校組織的活動需要交錢!我們學校組織冬令營,要交住宿費!……當孩子開口向你要錢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要知道家長的態度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首先你要問清楚孩子要錢的目的。倘若是單純的亂花錢,家長應該好好教育孩子;但如果索要金錢是因為有合理的用途,家長應該支持。這個時候孩子向你伸手要錢是因為信任你、依賴你,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很多家長在孩子伸手要錢的這件事情上把握不好一個度。而因此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
    但是,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孩子問大人伸手要錢的時候,本質只是說明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不管是生活上、玩樂上的需求,還是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事,他們第一想到的「求助」對象,都是父母。但很多父母卻把「給錢」這件事當作控制孩子的武器,把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信任和愛踐踏在腳下。長此以往,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定會出現裂縫,甚至就此崩塌。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
    當你的孩子,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你是怎麼回應的?「你知道我和你爸賺錢多辛苦嗎?整天就知道跟我要錢出去玩,一點都不知道節儉!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比不起!」我相信,說出這樣話的家長,80%的可能不是家庭經濟困難,而是在向孩子「哭窮」。「窮養」孩子的心理在作祟,尤其是此情此景下,你對孩子一聲聲的抱怨,讓孩子深陷自責,更是倍感低人一等。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你的回應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記得在我小時候,給家長都很難要到錢。畢竟那時候家裡確實是有些窮,爸媽也捨不得錢給孩子,對這個事,還是記憶猶新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種情況是避免不了的。就是孩子向父母要零花錢的情況,現在大多數兒童都是擁有零花錢的,這就讓小編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零花錢少得可憐,嚶嚶嚶……孩子的零花錢都去哪兒了呢?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合理請求一些金錢要求的時候,父母上述的反應,就好像在說,我沒有一點錢,你怎麼還找我要錢。可是對於小男孩來說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是因為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一輩子的陰影!
    當孩子合理請求一些金錢要求的時候,父母上述的反應,就好像在說,我沒有一點錢,你怎麼還找我要錢。 可是對於小男孩來說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是因為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否則一輩子的陰影
    當孩子合理請求一些金錢要求的時候,父母上述的反應,就好像在說,我沒有一點錢,你怎麼還找我要錢。可是對於小男孩來說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是因為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 高情商家長面對孩子要錢時,都會這樣去做!父母的做法影響一生
    平時都不需要錢,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都是買好了給他的,他要錢做什麼呢?於是,我很堅定的拒絕了他。過了一會兒,還是會跟我說同樣的話&34;我處於好奇,也想知道孩子要錢幹什麼用,就對他說:&34;丫頭想了想,說:&34;我出於好奇,便答應給了他10元錢。下午丫頭從學校回來,很神秘的跑到我面前,從什麼拿出一個不是特別精緻的小禮盒,對我說&34;我的天啊!
  • 當女人伸手向男人要錢的時候,你就輸了
    試問當一個女人張口向男人要錢的時候,男人還會有多愛一個女人?02在愛情裡,大多數女人都是想要活出自我的,都想要經濟獨立,倘若讓女人伸手向男人要錢,要看男人的臉色,女人會活得有幾分卑微,也會活得很沒有地位。亦舒在《承歡記》裡有句話:「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是沒可能的事。」所以女人伸手問男人要錢,在男人看來就算乞討。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否則一輩子的陰影!
    這也許看起來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但是在這裡。我又看到了我們童年的一些縮影。其實這不單單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他教育的事我們所有的人。當孩子合理請求一些金錢要求的時候,父母上述的反應,就好像在說,我沒有一點錢,你怎麼還找我要錢。可是對於小男孩來說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是因為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 孩子伸手要錢時,最怕父母用3句話拒絕,否則崩塌的不止是金錢觀
    現在的孩子大致分為2類,一類是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錢的孩子,另一類則是家長一分一毫都不願意給孩子,認為孩子需要什麼讓父母買就行了,孩子手裡有錢只會亂花錢。相比於前者而言,後者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大多都有自己的零用錢,也想著找爸爸媽媽拿,但是當他們向父母發出這一信號時,父母冷不伶仃地將他們「打入冷宮」。
  • 孩子伸手要錢時,家長不妨試試猶太「金錢」觀,讓孩子懂得掙錢花
    只要我們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孩子小的時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上了初中高中後,許多孩子就只會問父母要錢;在父母沒有給夠或者不給時,他們會很不樂意用,甚至不想上學了。當孩子伸手要錢時,家長不妨試試猶太「金錢」觀,讓孩子懂得掙錢花。猶太「金錢」觀出自猶太人的百科全書——《塔木德》,這本書是猶太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凝結著2000多學者對自己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發掘、思考和提煉,是整個猶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圖。
  • 當孩子向你要錢時,父母這4種做法,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文 | 惜朝 問父母們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會向你要錢嗎?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花錢的需要。 有些父母會定期給孩子零花錢,有些父母則從來不給,孩子必須要伸手向父母要錢。
  • 女兒欠債向父母伸手要錢,卻對父母避而不見
    浙江一對夫婦今日在重慶向記者求助,三年前女兒向他們伸手要二十多萬說自己欠債,父母沒辦法便借錢給她還了,至今還在打工還債,而家裡的小女兒還在上學。現在,大女兒又一次聯繫她們說要二十幾萬還債。他們本就沒錢,女兒又這樣還是要看下女兒的情況。
  • 「媽,我沒錢了」,當孩子伸手要錢,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未來格局
    導讀:「媽,我沒錢了」,當孩子伸手要錢,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未來格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我沒錢了」,當孩子伸手要錢,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未來格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安琪拉BABY頂級兒童攝影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一輩子的陰影!
    當孩子合理請求一些金錢要求的時候,父母上述的反應,就好像在說,我沒有一點錢,你怎麼還找我要錢。可是對於小男孩來說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是因為這個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母親掏出五毛錢扔給他,呵斥他「拿去」,至此一個男孩的尊嚴已經體無完膚。
  • 「媽媽,給我點零花錢」,當孩子開口要錢時,千萬別做這4件事
    :孩子會向你要錢嗎?,導致孩子要伸手向家長要錢。孩子向家長要錢時,那麼在孩子伸手要錢時,一定要避免以下幾大誤區:,不做孩子的「提款機」,也不能過於苛刻孩子。
  • 當孩子問你要錢時,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孩子?父母們可以看看
    當媽那些事兒當孩子問你要錢時,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孩子?父母必看! 不少家長,在彼此攀談過程中,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在孩子3-6歲階段時,開始會三天兩頭,用各種理由向爸爸/媽媽要錢。 給,還是不給呢? 如何把控好這一尺度,成為了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之一。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孩子要錢」這件事。 為什麼孩子會要錢?1.
  • 孩子伸手要錢時,媽媽的態度對孩子以後的金錢觀影響大
    孩子伸手要錢時,媽媽的態度對孩子以後的金錢觀影響大現在大城市的孩子們,估計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省吃儉用,都是屬於有要求爸媽都一口答應下來的,也就造成了他們在價值觀和金錢觀上有不著不同的看法,覺得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殊不知,這種觀念真正慢慢的侵蝕著孩子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