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8日,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分兩天報到。此前,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已經全部報到。
兩校也同步公布了新生錄取數據。2020年北大、清華錄取多少人?強基計劃等各項特殊招生錄取數據如何?
考生怎麼樣才能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北京大學
2020年,北京大學共錄取4326名本科新生。
校本部共錄取錄取本科新生3390人。包括內地普通本科生2818人、港澳臺學生76人,他們分別來自全國939所中學;同時錄取了來自海外37個國家和地區的396名留學生,以及100名軟體工程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醫學部共錄取本科新生936人。包括內地普通本科生855人、港澳臺學生13人;另錄取了24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68人。
校本部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佔比44.7%,文史類考生佔比27.2%,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佔比28.1%。
男女生比例接近6:4,與往年持平。少數民族學生佔比超過12%,包括維吾爾族、布依族、瑤族、錫伯族、黎族、仡佬族、羌族、土族、傣族等27個少數民族。
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
清華大學
2020年,清華大學錄取3800餘名「零字班」本科新生。其中,錄取內地學生3500餘人,港澳臺學生60餘人和來自全球49個國家的國際學生300餘人。
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佔比62.2%;文史類考生佔比7.2%;藝術類考生佔比6.9%;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佔比23.6%。
新生共來自全國1100多所中學,其中,來自西部地區省份的學生約佔26.6%,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少數民族考生佔9.7%,男女生比例約2:1。
年齡最小的新生為來自安徽省亳州一中的鄧梅子文,出生於2006年1月,尚未滿15周歲。
新生中共有3對雙胞胎,包括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王子安和王子寧,雙雙選擇了計算機類;來自廣西柳州高級中學和柳州鐵一中的祝爾康和祝爾樂,雙雙選擇了未央書院;來自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的蘇家正和蘇家平,分別選擇了未央書院和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
清北2020年本科新生來源
學生來源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內地
2818
3500
港澳臺
76
60
國際學生
396
300
合計
3390
3800
牛牛註:本表北大數據不含醫學部。
清北2020年本科新生考試類別
類別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理工類
44.7%
62.2%
文史類
27.2%
7.2%
藝術類
6.9%
高考綜合改革
28.1%
23.6%
清北特殊招生數據對比
相比其他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招生方式最為多樣化。除了普通高考統招錄取外,兩校還有針對不同人群的特殊類型招生,分別佔到全部招生人數的48%和39%。
特殊招生項目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強基計劃
842
939
築夢/自強計劃
108
197
國家專項計劃
190
275
保送生
176
191
高水平藝術團
23
20
高水平運動隊
63
53
數學英才班
30
30
合計
1432
1705
牛牛註:本表數據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號以及陽光高考。其中北大包括了醫學部,「雙高」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為擬錄取數據,最終數字可能低於本表格。
首次實施的強基計劃,招生人數最多——
今年,16000多名優秀考生報名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最終選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子。北大強基計劃錄取了842人,其中破格入圍並最終錄取學生309人。
在學科競賽錄取方面——
北大: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入選國家隊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競賽的共23人,其中北大學子16人,佔總數的70%。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同學中,有309人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到北京大學。
清華:2020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入學保送生共224人,其中131人進入清華。生物學、信息學兩科競賽保送生約70%選擇保送清華。儘管由於疫情影響,數學、物理、信息學尚未舉行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但清華大學已經錄取6枚金牌獲得者和1枚銀牌獲得者。
在面對農村以及貧困地區的國家專項計劃招生以及「築夢」/「自強」計劃招生方面——
北大:2020年,北京大學繼續通過國家貧困專項計劃和「築夢計劃」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提供政策傾斜,助力優秀學子實現北大夢,促進教育公平。2020年,北大校本部在全國共錄取國家專項計劃190人;築夢計劃規模進一步擴大,共有553人獲得加分,其中108人考入了北大。
清華:2020年,來自全國28個省份268所中學的317名農村學子獲得了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降分錄取優惠認定,最終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華大學,認定人數及錄取人數均創歷史新高。除了自強計劃之外,清華大學還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農村貧困學子。2020年,共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新生275名,連續多年超額完成國家專項招生計劃。
解讀
1、整體來看,清華錄取特殊招生人數略高於北大。統計7種特殊招生錄取情況,清華1705人,北大1432人,清華比北大多出273人
在特殊招生中,強基計劃錄取人數在特殊招生中佔比均遙遙領先。對比清華大學兩年招錄數據發現,今年強基計劃錄取人數超過了2019年自主招生和領軍計劃之和,值得家長和考生們關注!
2、強基破格錄取佔一席之地,超清北強基錄取總數的20%
2020年清華大學強基非破格738+人,破格約201人,錄取總計939人;北京大學強基非破格533人,破格309人,錄取總計842人。
3、高校專項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僅面向貧困地區考生招生
清北的高校專項計劃報考流程與往年自主招生類似,通過的初審的考生需前往高校進行校測後確定入圍名單和優惠分值;國家專項計劃僅需考生在對應批次進行志願填報即可。
寧波各類高中以及學生均不符合高校專項計劃和國家專項招生條件。
4、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寧波7所高中有82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其中鎮海中學(含蛟川書院)人數最多,達62人,其中北大34人,清華28人;此外慈谿中學、寧海中學均有7人被清北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