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濟南因泉水眾多而名揚天下,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如今,濟南又頻頻獲得「夜間經濟十佳城市」、「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夜遊城市、2019網紅目的地城市等諸多榮譽,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
目前,濟南從單一性景點觀光旅遊走向全域化城市深度體驗遊,逐漸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在趵突泉畔遊客了解泉水故事。濟南日報呂傳泉 攝
泉城笑迎八方客
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泉城」濟南位於黃河之南、大明湖畔,擁有1000多處天然泉水,更有名揚天下的72名泉。其中,72名泉之首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築「觀瀾亭」,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立木牌樓。
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珍珠泉……眾多清洌甘美的泉水從地下湧出,汩汩噴湧、生生不息,匯為河流,聚成湖泊,賦予濟南這片土地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由眾多泉水匯流成的大明湖與周圍的千佛山、五峰山、靈巖寺雲山等構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這是大自然的最好饋贈。
濟南日報呂傳泉 攝
繪就《鵲華秋色圖》的元代詩人、書畫家趙孟頫有詩云,「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泉水自古滋養著濟南的街坊井巷,也造就了賞泉、親泉、品泉這最地道的「濟南式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化代表之一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杜甫讚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李清照、辛棄疾、秦瓊、扁鵲、房玄齡、李攀龍等名人均是濟南人。
同時,濟南自古有「曲山藝海」的美譽,山東快書、梨花大鼓、山東落子等民間藝術都曾在這座城市興起傳唱。國內著名相聲社團德雲社也將於2021年正式落地濟南,「曲山藝海」的盛況或將重現。
逛泉城不得不提獨具時代屬性的濟南建築,巴洛克風格的老洋行、百年哥德式教堂、木結構清代戲樓、德式外商銀行、齊魯大學別墅群,還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電影院小廣寒在這裡錯落交織,仿佛正在上演一場年代秀。
千泉之城、山水之城、名士之城、文化之城,擁有諸多城市標籤的古城正以全新姿態迎接八方客。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為網紅打卡地。
文旅+模式打造新業態
隨著人們文化旅遊觀念升級和多元化要求,慕名來濟南的國際遊客已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觀泉、賞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文化、旅遊不只是觀光和度假,也是探尋世界、打開世界新的方式。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在文化與旅遊融合的背景下,濟南旅遊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一處處「網紅」夜遊打卡地悄然興起,一件件富有特色的旅遊文創產品暢銷,一座座鄉村民宿成為遊客的目的地,全新的旅遊體驗項目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
打破旅遊與其他行業發展壁壘,構建完成產業鏈、產業矩陣,以實現更為高效的產業發展聯動。
濟南日報崔健 攝
近年來,濟南不僅打造了「旅遊+演藝」「旅遊+影視」「旅遊+文博」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文旅業態和產品,也積極改革創新在荷蘭建立全國首個常態化國際文旅交流合作平臺——「濟南海外文旅交流驛站」。
在文旅+電影方面,濟南市擁有註冊影視企業300餘家,每年有30餘部電影作品在國家、省電影局備案公示,先後推出了《中國推銷員》、《生死30分》、《沃土仁心》、兒童系列電影《寶貝不哭》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電影作品。
旅遊+鄉村,特色民宿發展蔚然成風。對遊客來說,步履匆匆的過境遊只能看到濟南的表面,停駐腳步的深度體驗才能觸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核。據了解,去年以來,全市新增46家泉城人家民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山區、章丘區、萊蕪區、長清區等生態自然環境比較好的農村。
紅葉谷吸引眾多遊客盡覽美麗秋色 濟南日報呂傳泉 攝
目前,濟南市共有44家「泉城人家」精品民宿231個院落、816間客房,床位1500餘張,這個假期表現尤其搶眼。從重點監測的九如山、時養山居、若谷山居、安子峪、馬套村等民宿在國慶假期的表現來看,平均床位出租率達到90%,民宿業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推動文旅業復甦的強力引擎。
泉城越來越有「國際範」
如今,濟南越來越足的國際範兒很多得益於「東亞文化之都」的打造。
近一年來,濟南先後舉辦了「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比利時鋼琴家奧利維音樂會、「三月香頌」法國音樂會、頂級國際藝術展畢卡索真跡2020全球巡展、「與世界共歡樂」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齊魯風·兩岸情」臺灣中學生研學遊、山東首屆國際球鞋潮流嘉年華暨東亞國際潮流文化交流展。
同時,濟南市先後聘任西班牙知名畫家胡安·裡波列斯、比利時著名鋼琴家奧利維、亞洲高級定製公會創始人Frank為「濟南文旅交流大使」,這些豐富多彩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都是與像雨後春筍一般茁壯成長的「濟南文旅交流中心」合作舉辦。
濟南時報王鋒 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剛剛閉幕的東亞國際潮流文化交流展。潮牌服飾、Cosplay日式巡遊、漫畫置景、時尚滑板街舞展示、《千與千尋》等中日韓電影大賞以及東亞文化書籍及文創、VC球鞋展等一系列特色展演讓泉城市民充分領略到了東亞多元文化的魅力多姿,大呼「濟南最in、最時尚」。
今年以來,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已陸續成立濟南文旅交流中心百花洲、綠地、文旅城、悅立方、國際時尚創意中心等工作站,旨在通過文旅多業態融合的新生活方式,從空間維度、時間維度共同推進文旅新場景體驗型的國際文旅交流互鑑。
據了解,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啟動創建世界美食之都等方面有所突破。通過三到五年努力,在100個國家聘請100位在該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旅知名人士,作為「濟南文旅交流大使」;在境內外設立1000個左右的濟南海外文旅交流驛站(交流中心),在境內外招募10000名熱愛文化旅遊、熱愛山東濟南的民間熱心人士,作為「濟南文旅交流合作志願者」,助力「文化濟南」國際化。
三地合力,實現「1+1+1>3」願景
「濟南省會經濟圈文化旅遊發展極將以濟南市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城市,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雄安新區建設,突出京滬大通道重要城市、京津冀和長三角中間節點城市區位優勢,發揮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極核的引領作用,放大米字形新交通體系的空間輻聚作用,加快濟南、泰安、曲阜文旅融合一體化發展,帶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運河文化帶、黃河文化帶、齊長城文化帶等重要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利用,成為區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今年7月出臺的《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打造「好客山東」升級版,2025年基本實現文化旅遊強省建設目標,將優化完善「兩極六帶」發展布局。
濟南日報呂傳泉 攝
《規劃》為濟南設定了「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發展目標,指出濟南要提升「泉城濟南」品牌影響力,大力推進山泉湖河城一體化發展空間,打造國際泉文化休閒名城、國家康養休閒城市和對接京津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城市。而「六帶」旅遊發展布局,讓濟南各區縣的定位更加明晰。
「山水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帶」,以濟南、泰安、曲阜、鄒城為核心,突出儒家文化、泰山文化、史前文化闡發和展示,加強歷史文化精神空間的再現重構和展示體驗,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旅遊發展高地。「大運河(山東段)文化旅遊帶」,涉及濟南平陰,將與鄆城、梁山等四縣共同建設「水滸故裡」文化旅遊目的地。「齊長城文化旅遊帶」,將依託齊長城世界遺產廊道和沿線文化旅遊資源,以平陰、章丘、萊蕪、博山、淄川等境內齊長城遺址為重要節點,實施齊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示範區工程。
原標題:從單一性景點觀光到全域化深度體驗 濟南邁向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