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白粉蝨,殺卵是根本

2020-12-19 愛華植保

白粉蝨危害各種植物。 最近,一些基地反饋白粉蝨大量爆發,比如聚集在冬瓜葉片背面的白粉蝨,使冬瓜生長點萎縮,葉片鄒縮髮油,幾天就枯萎了,有的已經毀苗。 傳統防治白粉蝨是見蟲殺蟲,不重視殺卵,以致經常出現白粉蝨越打越多。

白粉蝨一生產卵3500粒,必須蟲卵兼殺

一、白粉蝨難打的原因是什麼?它的卵產在哪裡?

1、 白粉蝨的卵產在作物葉背,繁殖量大,一頭白粉蝨一次產卵100粒左右,一生產卵高達3500粒左右。白粉蝨卵、若蟲、成蟲、蟲蛹同時聚集在葉片,如果藥劑不能同時針對四個形態的白粉蝨,或者噴藥時圖省事,只噴葉片正面,忽視了葉片背面的卵它們必然爆發。因此,要有效防治白粉蝨,殺卵非常重要。

2、「聚清」蟲卵兼殺:「聚清」由吡丙醚和氟啶蟲醯胺增效復配而成,吡丙醚有強烈的殺卵活性,百萬分之一的濃度就可阻止白粉蝨的繁殖,對成蟲無效,吡丙醚配合氟啶蟲醯胺具有內吸轉移活性,可以防止隱藏在葉片背後的幼蟲;對昆蟲的抑制作用表現在影響昆蟲蛻變和繁殖。氟啶蟲醯胺是一種新型低毒吡啶醯胺類昆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快速拒食作用,同時還是很好的神經毒劑。「聚清」具內吸性,在植物體內滲透性較強,持效性較長,耐雨性較好。二者復配增效,主要針對蚜蟲類、薊馬、白粉蝨、葉蟬、飛蝨、粉介殼蟲等害蟲。

白粉蝨一生產卵3500粒,蟲卵兼殺是正道

二、「聚清」消滅害蟲的獨特之處:

1、「聚清」作用方式多樣:觸殺、胃毒、拒食、抑制產卵及卵的孵化多種作用方式,害蟲不易產生抗性;「聚清」快速起效,控制危害: 刺吸式口器害蟲 0.5-1 小時內即停止吸汁與取食,同時不會有排洩物出現;「聚清」安全性好:在作物的各個階段均可使用,並且對蜜蜂無毒;

2、「聚清」持效期長:能夠殺卵,殺成蟲、幼蟲,持效可以達到 10-15天;「聚清」的滲透和傳導性好:藥液在植物體內滲透性強,也可從根部向莖部、葉部滲透,對作物的新葉和新生組織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可有效防治作物不同部位害蟲;在白粉蝨嚴重爆發或抗藥性強的地方,可適當增加使用量。

在白粉蝨嚴重爆發或抗藥性強的地方,可適當增加使用量

三、如何快捷買到「聚清」?

點擊下面圖片,放心購——

愛華植保 原創

相關焦點

  • 介殼蟲、白粉蝨難治,用這個新藥,蟲、卵通殺,持效期可達30天
    介殼蟲、白粉蝨是近幾年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害蟲,令農民十分頭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防治介殼蟲、白粉蝨的新藥,一次噴藥,成蟲、若蟲、卵通殺,速效性好,持效期長,有效解決了介殼蟲、白粉蝨、煙粉蝨等刺吸式害蟲的防治難題。新藥介紹這個藥劑就是吡丙·呋蟲胺,該藥劑是由吡丙醚10%和呋蟲胺20% 復配而成的一種殺蟲劑。
  • 白粉蝨最怕什麼?白粉蝨有兩怕
    被白粉蝨"親吻"過的作物,會出現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亡。更可氣的是,白粉蝨的嘴太"臭",會傳播病毒病。也因它們不講衛生,隨便在葉片,果實等部位大小便,分泌蜜露,引起煤汙病,和其它病菌的感染。白粉蝨天生好嫩,以成蟲和若蟲群集於植物幼嫩部分吸食汁液,並且在嫩葉的背面產卵。
  • 白粉蝨最怕什麼?
    想要徹底消滅白粉蝨,我們還需要了解白粉蝨到底是什麼樣的害蟲,對症下藥,藥效加倍!白粉蝨又名小白蛾子,屬刺吸性害蟲,是一種世界性害蟲,它的寄主範圍廣泛,在保護地、露地均易發生此害蟲,溫室中一年發生10多代,世代重疊。
  • 白粉蝨、薊馬、蚜蟲,深度解析刺吸式口器害蟲為啥這麼難打!
    薊馬:薊馬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平時喜歡藏在花內、卷葉內和葉片背面,而卵一般在植物組織中,藥液很難滲透進去,所以很難殺死。蚜蟲:蚜蟲也喜歡藏在卷葉內和葉片背面,一般藥液根本滲透不進去。並且蚜蟲也可進行遷飛傳播,所以比較難完全殺死。
  • 這才是目前最好用的殺卵劑,噴兩遍就能將卵和幼蟲殺乾淨
    害蟲在發育過程中一般都要經歷由卵到成蟲的一個發育過程,卵是害蟲的初級階段,由於卵不活動也不危害,因此是防治害蟲最佳時期。但是,由於卵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覆蓋有一層卵殼,著藥量少,藥劑很難進入內部,大多數藥劑都不殺卵。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專殺害蟲卵的殺蟲劑,這個藥劑就是吡丙醚。
  • 種植聖女果出現「白粉蝨」卻不知咋辦?別慌,這裡有防治小妙招
    ,從而增加白粉蝨的發生。3、很多人忽略了對白粉蝨卵的防治除了不合理密植之外筆者還發現白粉蝨發生嚴重的田塊,很多農戶都是忽略了對白粉蝨卵的防治,如下圖是筆者在一白粉蝨發生嚴重的田塊裡拍攝到的白粉蝨若蟲和卵數量非常多,所以我們會看到田間的白粉蝨會存在明顯的時代重疊現象,如果不加強對卵的防治就會導致白粉蝨進入新一輪的發生循環
  • 溫室白粉蝨總是打不完,怎麼辦?
    白粉蝨是保護地栽培中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害蟲,幾乎可危害所有蔬菜。白粉蝨卵是橢圓形的,剛開始是淺綠色,慢慢變成紫黑色。成蟲在蛹殼內逐漸發育起來,通體嫩白色,腹部側下方有兩個彎曲的黃褐色曲紋。
  • 辣椒年前價格上漲,白粉蝨危害嚴重造成減產,司農自有妙招
    白粉蝨老張剛說第一句話,我就明白這是辣椒白粉蝨發生了。辣椒白粉蝨主要是通過平時的預防,及時葉片噴施不同的殺蟲劑,如果防治不到位,等到大爆發再去防治,往往事倍功半,既增加了成本,效果也不會理想。那麼接下來,有關辣椒白粉蝨的綜合知識,我們一起學習和梳理下。
  • 番茄白粉蝨的防治
    白粉蝨屬同翅目,粉蝨科。銼吸式口器,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汁液,被害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於其繁殖力強,繁殖速度快,種群數量龐大,群聚為害,並分泌大量蜜液嚴重汙染葉片和果實,往往引起煤汙病的大發生,使番茄失去商品價值。
  • 白粉蝨容易泛濫成災!為什麼防治不住?如何防治最有效?
    2、藥物不能綜合防治蟲態多樣化的白粉蝨白粉蝨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一年可以繁殖十多代,同一株作物提上,蟲卵、若蟲、成蟲同時存在,有時農民朋友打藥的次數都不如它繁殖的速度快,而市場上又沒有一種能同時滅殺不同白粉蝨生育期的特效藥物,一般性藥物隨意滅殺成蟲效果較好,但對蟲卵和若蟲滅殺效果較差,所以防治比較困難。
  • 世界害蟲「白粉蝨」,俗稱小白蛾,想要清除,辣椒麵最實用
    並不是這樣的,冬天的氣溫雖然低,家裡的養的花花草草依然還是會受到蟲子侵害的,蚜蟲跟白粉蟲這兩種害蟲冬天會凍死,還有一種叫「白粉蝨」的害蟲會繼續殘害家裡的植物,尤其是茶花,杜鵑花冬季深受其害,有時出現黃葉子,就是白粉蝨在作怪。
  • 蚜蟲殺不淨?這個藥針對蚜蟲、飛蝨、粉蝨等害蟲,斬斷繁殖鏈條
    4、 針對蚜蟲這一類能生的害蟲,最關鍵的便是殺卵,市面上既能殺滅成蟲,又能殺滅卵塊的藥劑極其難得,經過多年試驗、對比,聚清從眾多優秀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具內吸性,在植物體內滲透性較強,持效性較長,耐雨性較好,主要防治蚜蟲類、粉蝨、薊馬、溫室白粉蝨、葉蟬、飛蝨、粉介殼蟲等害蟲。
  • 果園裡的柑橘樹,蚜蟲白粉蝨危害大、繁殖快,如何快速殺滅?
    柑橘樹蚜蟲危害大、繁殖快,如何快速殺滅蚜蟲、白粉蝨等害蟲?春季柑橘樹春梢萌發生長時,正是蚜蟲、白粉蝨危害的高峰期。春季春暖花開,氣溫適宜,新的芽葉營養豐富,是蚜蟲和白粉蝨的繁殖時期,繁殖快,兵團式群體危害,危害性非常大,嚴重影響柑橘的開花結果和春夏枝梢的生長。這個時期,果農只有抓住關鍵時間段,採取藥劑防治方法,防治速度快,效果好。柑橘樹防治蚜蟲和白粉蝨等害蟲,建議應該三步走的防止方法。
  • 這藥針對抗性夜蛾,同時消滅介殼蟲、紅蜘蛛、薊馬,還殺卵
    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一、蔥管夜蛾什麼時間產卵、孵化、危害蔥子?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1、防治夜蛾,消滅蟲卵是關鍵:抓住其產卵期 ——傍晚產卵,早晨孵化,在夜間噴施蟲卵皆殺藥劑,在孵化前搞定它們!在使用的時候,每桶水加上50毫升純牛奶,可以誘殺成蟲,殺滅更徹底。市面上能同時殺蟲、殺卵並殺蟎的產品不多,蔥管夜蛾爆發期,基地用戶愛用這個組合:蟲蟎腈吡丙醚+多殺黴素甲維鹽,正打反死,集成1+1>2的增效作用。
  • 防治白粉蝨的新成分,前打後落效果比啶蟲脒好太多,關鍵成本不高
    進入秋季,白粉蝨似乎更猖獗了,近期在我們這的天空中飛滿了這種小蟲子。煙粉蝨發生猖獗主要是因為我們這豆子開始收穫,他們失去生存的場所,所以到處飛!這也就使得本地種植的蔬菜也跟著倒了黴,蔬菜上的白粉蝨也越發的嚴重,有些蔬菜種植戶開始反饋,煙粉蝨防不住了!那麼這種情況下,種植戶該選擇什麼藥劑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個防治白粉蝨的高效殺蟲劑———呋蟲胺!呋蟲胺的優勢在哪?
  • 這個藥效是吡蟲啉的80倍,專治抗性白粉蝨、蚜蟲、薊馬
    白粉蝨、煙粉蝨、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害蟲,由於繁殖速度快,遷飛距離遠,抗藥性產生快,危害嚴重,每年都會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防治,隨著用藥次數的增多,害蟲對這些常用農藥已經產生了很強的抗藥性。
  • 家庭養花必備「4種藥」,見一盆殺一盆,效果好,沒煩惱
    歡迎來到「農民愛花草」,這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養花的小方法,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請「關注」今日導讀:家庭養花必備「4種藥」,見一盆殺一盆這主要是因為冬天的時候,家裡的通風不好,很容易就滋生一些病蟲害,冬天也是養花蟲害的高發期,除了小黑飛,介殼蟲、紅蜘蛛……也會有……今天咱們就來講一下家庭養花要備的殺蟲藥,備好了,見一盆殺一盆,效果好,沒有蟲害的煩惱。備上以下4種就行了。
  • 白粉蝨用什麼藥能打幹淨?打藥防治有技巧
    一直以來,白粉蝨都是令菜農頭疼的問題,大面積種植辣椒等蔬菜的地塊容易發生且難防治乾淨,打了一遍又一遍。辣椒白粉蝨俗稱小白蛾,幼蟲、成蟲以針狀口器刺吸辣椒汁液,當辣椒染上了白粉蝨,葉片會變黃及萎蔫甚至枯死;同時,還會引起煤汙病及傳播病毒病,一般可造成減產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