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俄羅斯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被稱為「神父謝爾蓋」的東正教牧師謝爾蓋·羅曼諾夫12日發布視頻稱,將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發動「宗教戰爭」。
此外,他表示自己比普京更有能力,只要他接手俄羅斯三天時間,就會將這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而普京管理了二十年也不過如此,所以應該辭職。
由於疫情和經濟不景氣等多方面原因,俄羅斯國內最近並不安穩,發生了多起抗議活動。據悉,謝爾蓋本人在6月份還曾經攻佔了烏拉爾女子修道院,並以此為據點挑戰整個俄羅斯東正教。
據官方消息稱,此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所以才會做出這種事情。響應他號召的人幾乎沒有,也就是說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拋開這位精神病不說,我們僅僅探討一下,普京執政二十年了,他到底對俄羅斯貢獻了什麼?
二十世紀末,治理俄羅斯長達八年的葉爾欽將總統寶座交給了年輕人普京,這標誌著俄羅斯政壇迎來了第一位強人。雖然國家元首是很多人一輩子遙不可及的夢,但以當時俄羅斯的處境來看,普京更像是「趕鴨子上架」。因為葉爾欽交給普京的完全是一個爛攤子,彼時的俄羅斯不僅在諸多方面混亂落後,就連普京自己的位置都很難坐穩。
甚至有分析認為,到葉爾欽主動交出權力時,整個俄羅斯已經接近半失控狀態。國內經濟一蹶不振,底層民眾生活條件差,國內各行各業又都被寡頭們壟斷著,政府被架空。
由於政府無能,俄羅斯國內治安狀況也一直很差。更要命的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加盟小國開始有了獨立自治的想法。比如車臣,要不是普京鐵腕出擊,後果不敢想像。
針對種種問題和弊端,普京上臺後進行了專門的改革。俄羅斯的寡頭們成為了普京最先開始對付的目標,普京一步一步有計劃地把能源、電力、通信以及媒體等重要行業逐漸收到政府手中。還隔三差五「敲打」寡頭,要求他們遠離政壇。而不聽話的寡頭,最終都被普京壓下去了。
經濟領域的改革可能是最需要普京動手的地方,事實上,在俄羅斯國內整體局面被控制之後,普京就著手發展經濟了,但效果有限。除了在本世紀前十年有過大增長之外,現在看來俄羅斯的經濟仍然不景氣,還是那個樣子。石油、天然氣、鋼材、農產品和武器仍然是俄羅斯主要出口創匯的東西,與此前的蘇聯無異。
有人因經濟而大肆批判普京,認為他並沒有帶領俄羅斯走向強大。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最起碼俄羅斯人目前的經濟狀況要比普京剛接手時候好很多。
作為總統,普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他讓這個國家避免了進一步分裂和混亂,並且讓俄羅斯從曾經的邊緣國家一路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這就是他最大的貢獻。至於經濟,只能說,換了別人甚至不如普京。
因此,必須承認普京的貢獻,至少他讓俄羅斯人重新找回屬於大國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