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川普赦免火雞儀式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美國把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感恩節的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按照傳統,美國總統都會在感恩節的前一天舉行赦免火雞儀式,赦免了一對火雞。然而歡樂節日的背後卻有一段殘酷的歷史,當然這一段歷史是對美洲原居民來說的。
一、感恩節的由來
五月花號
感恩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7世紀初,英國的清教徒遭到迫害,一批英國清教徒難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於1620年9月,登上「五月花」號帆船駛往剛被哥倫布發現不久的「新大陸」——美洲,12月26日到達了今美國的普利茅斯港。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由於新鮮果蔬的缺乏和壞血病流行,加上饑寒交迫,102名清教徒只有50人倖存。當然這次航行名垂青史的原因是《五月花號公約》籤署,這份公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文件,被稱為美國出生證。
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萬帕諾亞格(Wampanoag)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貯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印第安人還教他們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火雞。這些新移民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開始適應這片土地的生活。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終於獲得豐收。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把豐收的日子定為感恩節,邀請原住民一起過節,來感謝他們的饋贈,這就是最初感恩節的由來。
最初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1789年,華盛頓總統正式規定,11月26日為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各州都視自己的情況規定節日日期。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1941年,為了延長聖誕購物季、刺激經濟,羅斯福總統籤署國會決議,宣布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二、印第安人血淚之路
在最初的百十年裡,歐洲移民與印第安人的關係總體還算和平,歐洲人沒有足夠的人數和實力掠奪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也從來不去主動攻擊這群外來者。不過隨著移民人數越來越多,雙方實力對比越來越懸殊,和平不復存在。
北美獨立戰爭期間,絕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都站在英國一邊。1778年7月,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鎮壓部隊,殘忍地屠殺了近400名擁戴獨立的白人。這就是美國史上著名的「懷俄明慘案」。而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場陸戰,竟然也是發生在大陸軍與印第安部落之間。1782年11月,克拉克將軍擊潰了驍勇的印第安人肖尼部落,並將其驅逐到西部。
美國建國後,英國、法國、西班牙察覺到,這是人類歷史上對殖民主義的首次勝利,它必將影響殖民主義。於是這三個殖民國家聯合起來,試圖遏止殖民地獨立的浪潮,而代替殖民者開戰的卻是印第安人。三國向印第安部落提供武器、金錢,讓印第安人不斷從西部攻擊新生的美國。
1779年,喬治·華盛頓指示約翰·沙利文將軍攻打易洛魁人時說:若把「垃圾」(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點附近,那麼整個國家將不只是泛濫成災,而是被徹底摧毀。在滅絕印第安人的過程中,華盛頓還指示其將軍:「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毀前不接受任何和平建議。」
1783年,華盛頓在把印第安人與狼的相互比較中,這種反印第安人情緒暴露無疑:「二者皆掠食性野獸,僅在形體上有所不同。」華盛頓的滅絕政策在其部隊再次擊敗印第安人後得以實施。士兵們從易洛魁人的死屍上剝皮,「從臀部往下剝,即可作出高的或可並腿而長的長統靴來。」在那場襲擊後倖存的印第安人將美國國父稱為「小城摧毀者」。五年內森卡人的約三十個城只剩下了兩個。
1791年,印第安人的進攻導致了美軍的「聖克萊爾慘敗」,美軍戰死637人、傷263人。1794年8月的「伐木之戰」,印第安人被擊潰,次年被迫籤署了《格尼維爾和約》,把從紐約到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廣闊土地割讓給了美國。
特庫姆塞畫像
1812-1815年的英美戰爭中,大部分印第安部落仍然站在英國一邊。北美印第安人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領袖特庫姆塞,就是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的。1812年,他率軍配合英軍攻克底特律,俘獲美軍2500人。1813年,他率部與英軍共同作戰,多次擊退美軍對底特律的反攻,全殲美軍一個旅。英軍把900名美軍戰俘交給印第安人處置,印第安人將他們全部屠殺,還對部分俘虜實行了殘忍的「割頭皮」行為。1815年,美軍完成改編後發動反攻,特庫姆塞隨英軍一起撤出底特律,在莫拉維安鎮被美軍追擊,最終兵敗身亡。
印第安人在數次戰爭中的所作所為,扭轉了美國人對印第安人的印象,亦將美國的復仇行為正當化。從此之後,對印第安人的政策便發生了大幅度的逆轉,從「同化」轉為「驅逐」,要把印第安人從他們的故土上趕走。
西進之路示意圖
183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印第安人驅逐法」(Indian Removal Act),並得到安德魯· 傑克遜總統的批准。此後國會調撥資金供聯邦與部落談判,將他們遷往西部。南方各部落面臨來自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雙重壓力,大多數部落無力抵抗,只好割讓土地,拿到一些象徵性賠款,然後動身前往西方。
血淚之路
隨著西進運動的進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倖存者被強行趕到更為荒涼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遷徙之路也被稱為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印第安人作為人類幾大人種之一,整體上被基本滅絕。據估計,哥倫布到達新大陸時,印第安人超過1000萬人。到1900年,美國人口約7600多萬,但印第安人已經只剩20多萬了。哈佛大學教授埃裡奧特.莫利森關於美洲歷史寫到過:「是哥倫布一手開創了這種一殘忍政策,後來者繼承了他的作法,其結果就是種族滅絕。」
美國印第安人保留地分布圖
直到1924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布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1934年,美國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
三、幸運的火雞
火雞是感恩節傳統主菜,因為最初的殖民者就以火雞為食。根據美國國家火雞聯合會(National Turkey Federation)的調查,大概有88%的美國人在感恩節吃火雞。
按照習俗,美國總統每年都會在感恩節前一天在白宮赦免一隻火雞,使其免於成為感恩節大餐。總統本來只需赦免一隻火雞,第二隻火雞是備用的,以防萬一第一隻不能履行職責時作為替補。當然,被赦免的火雞也成為全世界200多億隻雞中最幸運的火雞。
記錄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火雞赦免是由林肯總統開創的,因為他的兒子塔德要求他不要吃那隻送給總統的火雞,但是直到更為現代的時候這才成為傳統。
把火雞作為禮物送給美國總統這一事件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當時羅德島的家禽交易商Horace Vose每到感恩節都會送給白宮一些餵養得很好的火雞。第一家庭並不總是會大宴賓客,但這一舉動讓這位家禽交易商和他的農場名聲大噪,成為了直供白宮的機構。直到1913年,這位商人去世後,這一時代宣告結束。
1920年,由於火雞數量急劇增加,時任總統柯立芝不鼓勵人們將火雞送到白宮。據當時《紐約時報》報導,雖然柯立芝最終還是恢復了傳統,但人們送來的不只火雞,還有鴨子、鵝、兔子、鹿以及一隻浣熊。後來,這隻浣熊被柯立芝當成了家庭寵物養了起來。
1948年12月,杜魯門總統赦免了兩隻火雞,但同時又表示它們會出現在聖誕晚餐中。顯然,這代表沒有計劃讓這兩隻火雞獲得真正的赦免。尼克森總統後期,帕特裡夏·尼克森代表總統接受了火雞,並於1973年把這隻被赦免的火雞送到奧克森山的兒童農場。1978年被卡特總統赦免的火雞也被送到了一個農場的小型動物園裡。
雖然關於誰才是赦免火雞的首位總統的爭論從未停止過,不少專家還是認為,正式赦免火雞的傳統始於總統老布希時期。白宮歷史學會說,赦免火雞的禮儀於1989年固定下來。時任總統老布希在當時的赦免儀式上說,「我向大家保證,這隻火雞不會成為任何人的盤中餐——它被授予總統特赦,得以在附近一處兒童農場安度餘生。」
#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