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剛畢業那年,考研失敗,接踵而至的是公招考試失敗。
同學們都陸陸續續找到了工作,而自己,海投簡歷,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那段時間,內心無比煎熬,心情低落到極點,開始懷疑自己,否認自己的一切,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是,什麼也不會。
總之,就是「我就是個失敗者,什麼都做不好。然後陷入「我無能」,找不到工作的死循環裡。
圖片源於百度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我這樣的感覺,如果有,那你和我一樣陷入了固定思維裡。
什麼是固定思維?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天賦比努力更重要。
說白了,就是你覺得自己不行,而且還不可改變,因為這是天生的,你就是天生不行。
以前上學的時候就總能聽到,說什么女孩子不適合學理科,還是文科更適合一點,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女孩子強,男孩子的英語是學不好的.....
這就是典型的固定思維,天賦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天生的,不可能習得的。
就是這種思維,坑了多少少男少女。我同學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犧牲品。
我高中室友,她以全校中考第三的成績考到我們班,典型優等生。
剛上高一,學的確實比初中難些,尤其是理科,但無論理科文科,她成績一直都很不錯,而且,她一直希望自己以後能去從事化學研究。
本來在自己規劃的路上走的好好的她,可最後,聽了太多的「女生學不好理科」的言論,最後,她還是聽老師,父母,親戚朋友的話,選擇了文科。她離她的化學夢,越來越遠。
以前年少無知,但失去的是自己的夢想,這個代價過於沉重。
圖片來源於百度
固定思維讓我們錯失太多,所以解決固定思維太重要了!
如何解決,我們需要知道,另外一種與之相反的思維,成長思維。
成長思維是指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升的,認可努力的重要性!
說白了,就是,很多事情不要給自己設限,不要覺得自己不行,你只要去做就好了,努力後過後,你會等到你想得到的。
我們熟知的飛人喬丹就是擁有成長思維的人,在籃球界,喬丹是沒有天賦的,身高不夠,技術不行,但這並沒有影響他想學好籃球,最終,通過不斷地練習,在籃球界贏得一席之地,才有了後來飛人的稱號。
圖片來源於百度
那究竟如何解決固定思維?
1.要接受自己的固定思維
人是一個複雜的個體,我們都是兩種思維並存,就像一個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陋的一面。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固定思維,就算是飛人喬丹也是一樣的。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可我們固定思維的存在,無比重要。
圖片來源於百度
2.觀察我們在固定思維下的反應
認識自己,從觀察我們的行為和情緒開始,這是我們每個人一輩子必修的課程。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挫折,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無法做好事情,自己是個失敗者。然後就什麼都不想做,情緒低落,想著就這樣吧!我就只能這樣了!
如果有這種情緒和行為,我們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陷入固定思維裡。
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我們認為自己一直很優秀,認為自己天賦異稟,特別聰明,別人都不如自己,否認別人的努力和成長。
然後自己沾沾自喜,也不努力去做,開始停滯不前。如果別人開始越來越優秀,就會非常嫉妒。自己也越來越害怕去努力,因為怕努力後失敗,怕被說是沒有天賦,不敢嘗試。
這個時候,我們的固定思維也出現了。
圖片來源於百度
3.糾正我們在固定思維下的反應
如果遇到挫折,為了避免陷入固定思維,我們可以這樣考慮。
自己是不是方法錯了,自己是不是沒有竭盡全力,別人做的好,可想而知他付出了比我多多少倍的努力。
這次失敗了,不是我這個人不行,我可以再加把勁,下次就可以成功。找到失敗的原因,積極解決就好了!
其實,這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復盤,查漏補缺。
如果一直認為自己是天賦異稟,認為天賦是一切,努力不值一提。未來避免陷入這種假象裡!我們可以這樣考慮。
自己成績一直很優異,是我比其他人聰明嗎?回想一下,不是的,我也很努力學習,可能是我一些高效學習的方法,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也可能我比他們更努力。
而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還有人比我更厲害,只是我還沒有遇到而已。我還是要努力學習的,我並不是什麼都會。
其實就是老一輩的說的,大智若愚,認可有效努力的重要性。
圖片源於百度
學會成長思維,就是解決固定思維的辦法。
願我們都能有效控制固定思維,用成長思維的態度面對生活周遭。成為一個不妄自菲薄,不斷成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