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冼勳德/劉國慶團隊建立倉鼠模型證實載脂蛋白C3缺陷對...

2021-01-12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冼勳德/劉國慶團隊建立倉鼠模型證實載脂蛋白C3缺陷對動脈硬化的影響

2020-09-28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冼勳德/劉國慶教授團隊在Circulation Research在線發表了文章Inactivationof Apoc3 by CRISPR/Cas9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n Hamsters,應用CRISPR/Cas9技術,成功建立了擬人化的載脂蛋白C3(ApoC3)基因敲除倉鼠模型。這種動物的血漿甘油三酯(TG)減低,在餵飼高脂飼料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增高,同時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較野生型倉鼠明顯減輕,表明ApoC3基因敲除倉鼠是研究ApoC3作為人類心血管疾病靶點的理想模型。

載脂蛋白C3(ApoC3)是一種肝臟合成的分泌蛋白,主要功能是調節脂蛋白脂肪酶(LPL)介導的血漿TG降解。在近年的多項大宗臨床研究中發現,ApoC3與心血管疾病有明確的相關性,尤其是ApoC3失功能突變人群的心血管病發病率明顯降低。然而實驗研究只能在ApoC3轉基因小鼠中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加重,而敲除ApoC3卻沒有動脈粥樣硬化保護作用。因此儘管臨床上已經將ApoC3作為降血脂的新靶點,針對ApoC3的反義核酸藥物Volanesorsen已經成功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相關的實驗研究卻停滯不前。針對這個問題,美國密執安大學的研究團隊敲除了家兔的ApoC3。同樣在2020年9月,他們在心血管領域另一權威期刊Arteriosclrosis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動脈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證實,家兔缺乏ApoC3可以明顯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倉鼠則是一種在脂代謝方面類似於人的小型嚙齒類動物,具有繁殖快,飼養簡易和費用低廉的特點,只是因為體外胚胎胚胎操作困難,遲遲沒有基因工程模型問世。北大醫學部冼勳德/劉國慶教授團隊在率先建立轉基因倉鼠模型的基礎上,近兩年來又成功構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LDL受體缺陷、卵磷脂-膽固醇醯基轉移酶(LCAT)缺陷以及ApoC2缺陷等倉鼠模型(相關文章分別發表於EBiomedicine2018,Metabolism 2019, Metabolism 2020,ATVB2020等主流雜誌),形成了擬人化的壞膽固醇增高、好膽固醇減少和甘油三酯增高的人類脂代謝紊亂倉鼠模型系列,為心血管疾病的轉化醫學研究搭建了理想平臺。

為體現這些倉鼠模型的中國原創特色,該團隊以中國大城市命名這些倉鼠模型,包括中華倉鼠(GFP轉基因倉鼠),北京倉鼠(LDL受體敲除),上海倉鼠(LCAT敲除),長沙倉鼠(ApoC2敲除),石家莊倉鼠(ABCA1敲除),天津倉鼠(IDOL敲除),重慶倉鼠(ApoA5敲除),廣州倉鼠(IL10敲除)等。

此次CirculationResearch發表的ApoC3敲除倉鼠模型命名為深圳倉鼠。利用這種倉鼠模型,冼勳德/劉國慶團隊證明,敲除ApoC3不僅降低血漿甘油三酯,同時可以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為進一步探索ApoC3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機制奠定了基礎。

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2017級碩士研究生郭夢夢和河北醫科大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徐一童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RESAHA.120.317686

來源:BioArtReport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冼勳德/劉國慶團隊建立倉鼠模型證實載脂蛋白C3缺陷對動脈硬化的影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