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鑽機對於不同地層的鑽進要考慮不相同的內容,但歸根結底不外乎如何合理選用鑽杆、鑽頭,如何根據地層改造鑽頭,採用何種施工工法和施工工藝,以及如何鑽進操作,最終達到有效鑽進、高效鑽進。下面就粘土層施工來具體說明。
1.粘性土的定義
粘性土是指含粘土粒較多,透水性較小的土。其壓實後水穩性好,強度較高,毛細作用大。其顆粒細,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脹、收縮特性,力學性質隨含水量大小而變化。工程上根據塑性指數Ip可分為粘土、粉質粘土,當Ip>17時為粘土,當17≥Ip>10為粉質粘土。對於旋挖鑽機施工,粘性土的狀態按規範表可分為堅硬、硬塑、可塑、軟塑、流塑。(註:Ip=WL-WP)
粘土層施工現場
2.粘土層施工難點
(1)硬塑粘土容易出現類似泥巖的鑽進困難,即遇水軟化,易發生打滑、鑽不進;
(2)軟塑、流塑粘土容易出現縮徑、塌孔甚至吸鑽;
(3)可塑粘土主要是渣屑糊鑽包裹鑽頭側壁。
可塑性粘土
3.粘土層設備配置
主機型號滿足樁徑樁長即可,鑽具選擇上摩擦杆,單底土鬥、雙底土鬥、雙底撈砂鬥,普通鬥齒即可,若卸渣困難,可選用體開鬥。
普通雙底撈砂鬥和體開鬥
4.粘土層施工工法
(1)對於硬塑性粘土主要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打滑,一種是鑽不進。打滑是粘性過大、層厚超過齒高的次生粘土粘在鑽頭底部隨鑽頭一起在原生粘土上轉動,此時可向孔內摻雜破壞其粘性的物質,如:砂礫、焦渣、磚頭等。操作上應及時清孔,儘量使孔底少剩渣土。鑽不進主要是由於粘土過硬,此時可採取增大掘進角和減小刀頭覆蓋率的方法解決,焊齒時形成一定的犬牙交錯、高低不一也有利於鑽進硬塑性粘土層;
(2)對於軟塑、流塑粘土,鑽進該粘土層時,上部的軟塑、流塑粘土會向鑽孔中心流動,進而導致局部縮徑,當鑽頭上下兩側的流動通道被堵塞,出現活動真空現象時,就會發生吸鑽。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可以採用泥漿護壁,並增大泥漿比重以增大泥漿壓力,平衡孔壁壓力;另一方面,當粘土層深度不大,護筒下放起拔方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下護筒阻擋,操作上,在流塑粘土區段應減小提鑽速度,控制鑽深,不要貪鑽;
(3)對於可塑性粘土最常出現的鑽進問題就是糊鑽,粘土糊在撈砂鬥底板和筒壁上,導致鑽進效率降低,卸土困難。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可採用比重和粘度較低的泥漿或者清水鑽進;另一方面可從鑽鬥入手,如:①削低中心齒、裙邊解決糊鑽。②筒壁開豁口便於粘土和泥漿進入,起到潤滑作用。③使用體開鬥解決卸土困難的問題。
歸結而言,對於粘土層施工,應根據其塑性指數確定其塑性狀態,針對出現的施工問題,採用合適的施工工法才能有效預防和避免事故,高效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