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四川高考成績公布。成都市青羊區文理第一名均出自樹德協進中學,其中,文科第一名廖倩,考得628分;理科第一名童檁傑,考得646分。另外,該區理科第二名、第三名也出在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他們分別是楊天元645分、李瑤641分。這樣,樹德協進中學就包攬了全區理科前三名。另據了解,該校今年高三年級一本上線人數及本科上線人數等,均再創新高,取得百年佳績。
在樹德協進中學這樣一所百年名校求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該校今年的文科第一名廖倩,理科前三名童檁傑、楊天元和李瑤,分別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在樹德協進中學求學的日子,並向學弟學妹們傳授了自己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廖倩(文科628分)
高考容不得投機取巧 持之以恆方能稱雄
時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在樹德協進的三年求學,應是永生不能忘懷。
我身在一個普通班,但這個班級堪比實驗班。它有最好的老師執教,還有富有凝聚力的朋友。和實驗班極小的差距使我從未質疑過自己的能力,更給予了我無所畏懼的勇氣。和那些頂尖的學霸相比我可能還有距離,但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我敢一路向前,不怕挑戰和差距。就好像作為文科班中男生最少的班級,我們依然可以奪得運動會冠軍。這種「以弱勝強」的班風成就了我。
高考是證明實力最公正的方法。容不得所謂投機取巧,持之以恆方能稱雄。曾經有人告訴我,全國卷並不會考死知識,背書沒有用,不如記方法。但是所有的考題萬變不離其宗,考題不會脫離教材,熟悉教材始終是第一要務。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臺始於累土。只要基礎夠紮實,無論什麼題都不會做的太差。
心態在漫長的徵途中十分重要。高三學習生涯中,任何一點成績波動都令人膽戰心驚。在挑燈夜戰很久之後的不見成效,尤其令人懷疑。但厚積薄發,破後而立始終是正確的。其實二診後、高考前我的成績一直低迷,在年級十幾名徘徊,反覆努力不得回報。但我在迷茫中調整心態,全力以赴,那麼結果也不會令人難堪。果然最終,高考不負我。
無論如何,高考只是人生的起點。這份通行證是好是壞,前路仍然要執著地走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童檁傑(理科646分)
初進樹德協進 便被學校的百年校史所震撼
父母常常對我說,人生是由一場場的馬拉松比賽組成,三年的高中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場比賽而已。三年來,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平常心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我終於考出了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績。首先我要感謝學校為我們創造了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要感謝老師三年來的培養;最後要感謝全班同學始終堅守的優良學風,這些無疑對我的學習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還記得2013年我剛剛進入樹德協進中學學習時,就被學校的百年校史所震動。樹德協進中學的前身為四川省立一中,成立於1913年。1933年更名為成都市協進中學,其意為「協同一致,努力奮進」。在戰爭年代,學校出現了老一輩革命家李碩勳、趙君陶和陽翰笙、陳離、張秀熟等。也培養了省文聯主席、作家沙丁,中央研究院院士黃汲清,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工程院院士鐘山、石碧等傑出人物。
後來,樹德協進中學移植了樹德中學的文化,著力樹立嚴謹的學風、校風,不斷營造出一流的育人氛圍,通過豐富校本課程、發展學生社團、組織校園活動致力於學生的持續和諧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在三年的學習中,學校在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和拓寬選修課、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從內容、形式和時空上創設條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將封閉的課堂拓展為開放的社會大課堂,讓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
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班主任唐忠成老師在我們班開展的「兵教兵」活動,讓同學之間相互講解課程知識點,這讓我從高一時的一名聽課者,逐漸變成了「小先生」。為了當好「小先生」,我上課時更加認真,課後常常到科任老師那裡對不懂的問題進行請教,並向老師「取經」,這都加快了我課外作業完成的進度,也讓我有更多時間向同學「傳道」,在「解惑」的過程中,也提高了我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
有句話叫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成功,勤奮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學無定法」,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善於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學習規律。首先,學習應該有計劃性。如果完全憑個人喜好,憑一時的興趣來學習,很容易造成各科的不均衡發展,造成較低的學習效率,影響學習過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次,積累在學習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只有平時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避免考前的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綜的學習,一定要注重與生活相結合,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建立知識體系,讓學習更有條理。再次,就是在日常的學習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輕鬆的心態,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對每堂課的知識點的掌握做到「當日事當日畢」,每周做好知識點的小結。最後,就是在考試前進行充分地複習,在考試時一心一意答題,不想其他,認真地對待每一科的考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對我來說只是人生中又一場「馬拉松比賽」的結束,今後我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青年人。同時也預祝未來參加高考的各位同學取得優異的成績。
楊天元(理科645分)
這三年不論歡笑與淚水我將一生難忘
高中三年,做得最正確的事,就是我在高一打好了學習的基礎。我一直遵從一個學習方法,學習要快樂。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我個人比較喜歡自在點,疲勞的時候學習效率不高,所以課間該休息就休息。快樂的另一個原因是有興趣,我在學校總能學到新的知識,開闊眼界,宛若探險,一堂有意思的課讓人著迷。此外,身體對一個高中學生而言也很重要,有好的身體,才有精力去玩、去學。
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給我最大鼓舞的是班主任聶娟老師,當問問題時她總能給出拓展,生活中的問題我也樂意找她幫助,在我看來,聶老既是恩師又是朋友。高二時情緒低落,找不到學習的動力,正是聶老讓我明白年輕人要有朝氣,聶老相信我,給了我很大信心。
也記得,當我心態不好時,季老與張老及時的心理輔導。我常找各科老師問稀奇古怪的問題,他們總能完美為我解答,這讓我很喜歡去探索。我很慶幸,相信了我的老師。所以,感謝你們,親愛的老師們,沒有你們的幫助,就沒有我們的成長。
高中生活,母校樹德協進給了我很大幫助,從沒斷過的體育課,下午補加的體鍛課,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鍛鍊。良好的校風,給我們塑造了舒適的學習環境。學校還有豐富的活動——在運動會上揮灑汗水、在藝術節看各路大神的作品、在成人禮明白責任與擔當、在班級活動的嬉笑中成長……學校的一點一滴,三年裡已融入心裡,每當漫步校園,那一條綠廊,總有回到家的感覺。這三年,不論歡笑與淚水,我將一生難忘。
李瑤(理科641分)
有一群可愛的同學和老師 不枉高中三年快樂時光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說的或許正是我現在的狀態。
猶記剛入學校的那幾天,作為一個不擅長交際的妹子,那真是一段痛苦的時光。幸而我遇見了一群活潑的同學和一位可愛的班主任——聶娟老師。同學們溫柔地向我伸出友誼之手,聶老也時常組織我們互相了解,讓我漸漸融入了這個可愛的大家庭。
在樹德協進,老師和同學都是十分善良的,若有困難,你不說,他們也會主動伸出援手。因為我不喜歡將心事說出來,遇事也只有悶著。可是班裡的一切怎麼能躲過聶老的「火眼金睛」呢?於是當天聶老就將我拉進了辦公室,沒有長篇大論,而是像一位鄰家大姐姐一般慢慢開導我。說至傷心處,她也紅了眼眶。還有同學考試失利,在座位上默默哭泣,聶老讓同學出來,她什麼也沒說,僅是在一旁默默地遞紙巾,是不是很暖心?
有這樣一位班主任和一群可愛的同學,真是不枉我高中三年的快樂時光。
不僅如此,我們各科的老師也十分有趣,劉老和沈老的「互懟」,時常讓我們忍俊不禁;季老上課時偶爾跑題,扯到各種趣事,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何老盡職盡責;冉老偶爾出個小差錯……輕鬆開放的教學氛圍,讓同學們在沉重的學習壓力下得到了適當的放鬆。
總而言之,此生入樹德協進終不悔。我愛你們——我的母校,諸位無比可愛的老師,各位友善的同學,很幸運,遇到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