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體育1000米和800米必考項目,考試中全部採用電子儀器計時。跑步中要求擺臂的姿勢(上肢擺臂動作,以肩為軸小臂端起來90度前後擺動,擺動幅度前擺過肘後擺過手基本動作)。呼吸和跑動的配合(前600米採用二步一呼一吸,最後衝刺時一步一呼一吸)。在考試中無論1000米還是800米第一圈千萬不能掉段,第二圈開始時會是極點出現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呼吸,拉大步伐,加大擺臂幅度。在彎道的時候,沿著跑道內側跑。最後二百米至一百米,一定記住加快擺臂速度,微收下顎全力衝刺到終點。(切記:只有上肢擺臂幅度加大,下肢才能更好的向前跑動)。
跑步的動作
正確的姿勢可以使跑步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費,減少疲勞,從而為提高時間打下基礎。
跑步的姿勢要科學合理。腳著地時應避免腳跟先著地。應該用前腳掌著地,充分發揮腳弓的彈性,以利於作好緩衝動作,減小著地時的阻力。腿的後蹬要舒展,腳落地時要利用好緩衝力量,不要太猛。這樣跑起來使人感到兩腳輕巧而富有彈性,還可以減輕腳的負擔,避免傷痛。
起跑戰術要求
考試時,因考生人數較多,一般採用不分道的站立式起跑。在戰術運用上,大多數考生應採取起跑後迅速發揮速度,快速沿內切線方向跑,一直至搶佔有利位置,這樣一個彎道會少跑3米多,進入戰術需要的位置,從而開始有計劃,有節奏的途中跑。這樣有利於發揮自己的能力。
起跑位置靠外的考生,在起跑後應沿跑道進人彎道的切線方向,迅速發揮速度,直線快速爭取領先的重要位置。進人彎道後,爭取在彎道內側佔據領先位置。領先後可稍作調整,控制一下跑的節奏。
如果不能在起跑後爭取領先位置,應跟隨領先者身後跑,把握時機,在下彎道進入直道時出其不意地加速超越對手。若領先者實力強,就跟隨跑。注意判斷對手的情況,適時進行超越。
呼吸方法
1000米和800米跑步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這種方法可使肺充分地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有助於肺的通氣量和呼吸肌交替休息。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呼吸是中長跑一項重要的技術,對於平時缺乏鍛鍊的人來說,呼吸調整得好,可以提高最少20秒時間。
1、學會從牙縫中吸氣
跑步時,我們應該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口不能張得太大,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2、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
跑步時,人們一般習慣於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調節呼吸節奏。其實,呼吸節奏應該與步伐密切配合才行。
通常開始跑的時候(前400-500M)呼吸節奏是每3步一呼,3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時候感覺呼吸困難就需要調整為2步一呼,2步一吸,前後需要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
3、加強呼氣深度
許多人在慢跑時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較長時間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表淺而急促,從而產生胸部漲滿難受,呼吸困難的感覺。有些人雖然注意深吸氣,但往往忽視了呼氣的深度。其實,當跑步時間較時,只有適當加大呼氣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深度加強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廢氣、增大肺中負壓,從而使吸氣更省力,吸氣量也能增加。
彎道跑
彎道跑是做圓周運動,跑的途中會受離心力的影響,應該說速度越快,圓周弧度越小,離心力就越大,所以當以較快的速度前進時,中長跑的運動員仍要將整個身體自然協調的向左傾斜一下,其向左的角度均應控制在7~10°左右。
彎道跑的上肢動作主要集中在擺臂上,擺臂的動作一般可以幫助製造離心力,右臂向前擺動時,右手的位置應向左接近身體中線,有時可以適當過中線一點;向後擺動時右肘可以向右斜後方擺出,但動作不要擺的過高過大,以免影響重心向前。左臂擺動的要比右臂小些,向後擺動時肘部要緊貼於軀幹部並適當的擺動快些。這樣擺動,兩臂可以很好的協調起來,有助於身體向前的速度。兩臂的肩部在擺動時要自然的放鬆,左肩略低於右肩。
中長跑在彎道上兩腿的姿勢是至關重要的,右腿前擺時,膝蓋應稍向內扣一些,不要向外撇,是個細微動作。有些人體會不出還可以做向前的姿勢,以免影響向前的速度。右膝內扣的同時,右腳也應自然的以前腳掌內側的大拇指部先落地,在膝同時稍向左撇一些,左腳自然的以前腳掌外側的無名指和小趾先著地。
彎道跑時不超人,因為超人要從外圈超,跑步距離增加,浪費體力。‚彎道跑時,身體向內側傾斜,右手擺臂幅度略大於左手,左右腳掌均為內側地。
衝刺
普遍採用在跑完600米之後,開始全力衝刺,若感覺自己體力不行,也可以只衝最後150米或100米。衝刺時盡力加大擺臂動作,加大步頻和步幅。
很多同學剛開始跑得很快,但到後來卻越跑越慢,甚至跑不動了,還有的同學為了保存體力,開始跑得較慢,想後發制人,但衝過終點後才發現自己發力晚了,有很多力氣還沒有用上。其實,多數考生長跑不能跑出自己最好成績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合理地分配體力。
因此,800米跑合理分配體力的優秀模式,應該是前後400米體力分配應儘量趨近於均衡。而這種「均衡」絕不是簡單的勻速跑,要求用自身800米最快的平均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曹教練通過在訓練和考試中對考生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全程監測發現,很多考生在800米和1000米跑中,前後400米差值很大,多數在10幾秒20秒以上,而表現優秀的同學,800米跑前後400米差值均不超過10秒,多數集中在3-5秒之間。這就需要有較好的體力分配素養和訓練方法的支撐。
運動中腹痛的處理
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不用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所以趙教練給大家的建議是
1、儘量減少前後400米的時間差,前後400米差值儘量控制在3—5秒之內。
2、控制好前400米速度,確保後400米保持較好的速度耐力。
自我訓練方法
間歇跑
常採用直道加速、彎道調整,也可以採用200米加速、100米調整的方法。
重複跑
在訓練初期採用150米或200米快速跑,重複6~8次,速度控制在與最好成績相當。
變速跑
變速跑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跑法,通過快速與慢速結合,可以使練習者在每次快速跑之後,獲得短暫的休息,保存體力,因此該跑法容易讓大多數人接受。
趙教練一直在踐行通過體育教育,來實現一個體育老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在保證孩子們獲取高分滿分的同時,不忘記體育對人性格的和體魄的塑造。以體育精神和體育理念造就全面發展的人。
溫馨提示
1、穿著輕便的運動服;跑前認真檢查自己的鞋帶,避免跑的途中鞋帶鬆開的情況。
2、在起跑前考生往往非常緊張,過度緊張可造成呼吸短促,動作僵硬,從而影響成績。此時可做深呼吸進行調節,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提醒自己一定能做好。然後縱跳幾次或喊出聲來調整自己精神狀態,雙手拍擊大腿以刺激自己的興奮度。
3、跑完後,不要馬上停下或躺下,應從跑道上下來,再走100米左右,待呼吸平緩後再做適當休息。
1000米和800米考試易犯錯誤:
1、起跑時不要著急往內道跑動,容易擁擠摔倒。
2、起跑後儘量不要領跑,保持跟隨跑。
3、跑步中不能踏進跑道左側跑道線。
報名電話(微信同號)
趙老師:15701260837(微信同號)
季老師:18201463570(微信同號)
翟老師:13810968005(微信同號)
徐老師:13520015936(微信同號)
高老師:18519754757(微信同號)
張老師:13051108882(微信同號)
每個學員因人而異制定不同訓練計劃每次訓練教練員跟著訓練
諮詢電話和微信
趙老師:15701260837(微信同號)
季老師:18201463570(微信同號)
翟老師:13810968005(微信同號)
徐老師:13520015936(微信同號)
高老師: 18519754757(微信同號)
張老師: 13051108882(微信同號)
趙老師
張老師
徐老師
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