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漢口確實輝煌過,號稱「東方芝加哥」,繁華程度遠超武昌、漢陽,但武漢有武昌區和漢陽區,由武昌、漢陽、漢口組成,為什麼沒有漢口區?漢口自形成以來,就與商業有著密切的聯繫,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分別有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漢口鎮是中國四大古鎮之首,「天下四聚」之一,北有北京,南有佛山,東有蘇州,西有漢口,今天我要說的是武漢三鎮有武昌區、漢陽區,為何沒有漢口區?外地遊客都繞暈了。
後來在國內外贏得「東方芝加哥」的美譽,使武漢三鎮的綜合實力一度僅次於中國上海,位居亞洲漢口靠長江,靠漢水,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經濟發達,是金融、商業、外匯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漢口碼頭曾經是中國最繁忙的內河碼頭,漢正街是漢口最繁華的市場,也是最古老的中心街,是一個成千上萬商家雲集,商品競爭的地方,是每一個老武漢人記憶中的輝煌過去。
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漢口是武漢的一個區,就像武昌區、漢陽區一樣,包括剛來武漢的時候,跟計程車司機說去漢口某個地方,當時司機一臉迷茫,問我要去哪裡,我再說漢口區的時候,他居然說:「武漢沒有漢口區,」我當時驚呆了,以為司機不是本地人,我又問他:「武漢沒有漢口嗎?」司機說:「武漢有漢口,但是沒有漢口區,」「漢口在哪個區?」
因為當時不了解武漢三鎮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狀況,還以為「三鎮」僅僅只是武漢的三個區,武昌區是武昌區,漢陽區是漢陽區,漢口區是漢口區,開了這麼一個玩笑,對於當時初來乍到的我來說,我是「摸不著北」的,面對我的困惑,司機的心一定是碎了,對於「來到漢口,卻不知道武漢在哪」也很迷茫,畢竟其他城市的火車站都是以城市命名的,但是武漢不一樣,就是武漢有的武昌站和漢口站,然後是武漢站。
現在在武漢生活了快兩年,可以理解武漢三鎮的情況了,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漢口,大概是被漢口搞糊塗了,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是由江安區、江漢區和礄口區三個主要區組成的地區,武昌鎮分為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等,漢陽鎮比較小,所以漢陽區一直保留為「獨居一鎮」,以前漢口不叫漢口,叫江夏,江夏位於漢江與長江交匯處,水運極為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清朝康熙年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來到江夏做生意,雖然商業繁榮,但常棣街、漢正街、花樓街等重要街道也相繼建立,據記載,當時的外商中,來自陝西的商人數量最多,漢水的發源地恰好在陝西,當時外商中有這樣一首歌:「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就這樣,陝西人開始叫江夏漢口。
久而久之,江夏被稱為漢口,記得武漢有個朋友曾經說過,真正的老武漢人不是漢口,而是江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武漢有江夏區不在漢口,漢口成為商業重鎮後,港口貿易交通業相當發達,成為中國內河第一大港,有「十裡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的壯觀景象,後來漢口開埠,英國第一個和漢口通商,然後各行各業的外商紛紛來了,然後成立了洋行和外資企業,「東方芝加哥」的繁榮被人們稱讚,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