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陸小曼:不拜金的物質女人,不濫情的多情婦人
物質而不拜金,多情而不濫情,陸小曼的一生,遊走在榮辱之間
胡適先生曾說過:「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那麼,誰是陸小曼呢?鬱達夫評價為:「陸小曼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究竟是怎樣的傳奇,才能備受如此多的文人墨客的推崇呢?
1903年,陸小曼出生在上海市孔家弄,輾轉至北京,就讀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在1918年的時候,陸父曾專門為她聘請一位英國女教師教授英文及西洋文化。也正是這段西學的教育經歷,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年僅18歲的陸小曼,受僱於北洋政府任外交總長顧維鈞的外文翻譯!這在北洋政府時期,女性尚未完全解放,得到應有的尊重的時候,是尤為珍貴,重要的認可。自此,陸小曼這個名字開始出圈,被越來越多的達官顯貴知道。可也正是如此,在一個18歲的階段,讓陸小曼領略和見識到太多摩登婦人的銅臭味兒,也是物質奢靡的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響了陸小曼人生觀的塑造。以新女性形象出圈的她,在擔任外交總長顧維鈞的外文翻譯後,基本上可以說是「談笑有貴婦,往來無白丁」。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們有理由懷疑陸小曼的生命特質,是不是就在這個時期形成的——物質而不拜金,多情而不濫情!
陸小曼的消費觀念,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不買對的,只買貴的」!因為出身和家境優越的她,從小就沒有短過什麼東西,被父母視作掌上明珠,哪怕是要天上的星星,也要變著法地弄下來,包括她在價值觀、人生觀塑造階段,接觸到的人也都是些達官顯貴和他們的夫人,習慣於物質奢靡,不缺錢財的生活。
而她所受到的教育經歷,不允許她拜金。或者說,她是具有一定的文人風骨的,只是西化、物質化了一些,使其變得更加切合現實。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錢,沒有錢寸步難行。可是,有的人為了賺錢,可以拋棄一切底線,例如黑心商人之類的。當然,更多的人是認識到錢的重要性,而努力地通過自身的本領來賺取。
那為什麼說是「多情而不濫情」呢?陸小曼的感情經歷,一直飽受詬病。從最初的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王庚結婚,到由於王庚要派往東北公幹,與徐志摩陷入熱戀,並沒能「止乎於禮」,導致雙雙家庭破裂,最後與徐志摩結婚。
而婚後的生活也不如意。如若單純的憑藉徐志摩的吸金能力,很難支撐起陸小曼的揮霍無度的生活,導致徐志摩多年輾轉在各地講學的路上,只為賺取更多的錢財。可即便是如此,還要常常依靠好友翁端午的接濟度日。一來二去間,翁端午又和陸小曼「發乎於情」,不過應該有「止乎於禮」!
直到徐志摩乘坐飛機失事,陸小曼自此沒了依靠,翁端午才得以上位,開始了長達30年的同居生活,可是即便到陸小曼致死,也都沒有和翁端午定下名分,反而說道:「希望可以和徐志摩合葬在一起。」由此,很多人便分析,陸小曼對翁端午「只有感情,沒有愛情」。
那麼翁端午對陸小曼呢?肯定是「真愛」的,即便翁端午也始終沒有和髮妻離婚,反倒是兩頭奔波。因為,據相關的問料記載,後來的陸小曼由於抽鴉片煙,面色蠟黃,滿嘴大黑牙之類的,遠遠不再是當初的那個美人。可翁端午卻始終待之如初,即便是身患重病的時候,也沒有將之拋棄,反倒是愈發的照顧起來,怕自己死去,沒人會在照顧他。
縱觀陸小曼的一生,可以說是相當的現代,和現代的人基本差別不大,遠遠超脫於同時代的見識。可是陸小曼就沒有過錯嗎?答案也是有的,也正如那個時代的人一樣,過於追求所謂的「西化、自由」,導致不能夠「自律」,對於公共道德底線沒有足夠的認知!
作者自薦:
1)陳寅格的最愛,比肩《紅樓夢》的奇書,作者為何至死沒有寫出結局
2)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
3)郭德綱的相聲是因為俗而廣為流傳嗎?可街頭文化,哪來的雅俗之分
4)詩經《碩鼠》:究竟是指什麼品種的老鼠?怎麼翻譯,代表著什麼?
5)曹操的千古名篇《短歌行》,不過拾古人牙慧,學的三分神似!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民國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