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

2020-12-17 公告解讀

  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第三屆中國首席法務官高峰論壇暨2017年度中國公司法務行業「領航者」頒獎典禮在山東青島舉行。基因測序行業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成功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的同時,華大基因總法律顧問兼董事會秘書徐茜也獲得「全國十佳首席法務官」稱號。

  「華大業務種類繁多、覆蓋面廣、合作對象眾多等都對法務部的工作形成了各種挑戰。此次獲獎,可以說是對華大基因法務部在風險控制、專利保護、經營成果保護等方面的極大肯定。」華大基因法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以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為願景,華大基因一直致力推進基因測序的普惠工作,目前初步成效已現。特別是在生育健康方面的普及,華大基因已在部分城市實現低價享受優質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在深圳已實現零自費。

  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華大基因將繼續持續推行與各地政府和醫院的合作,讓更多地區的群眾能夠享受到精準且價格普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在基因科技與資本市場融合的大背景下,華大基因將逐步從「科技服務」走向「醫學服務」,大幅降低基因測序及分析的成本,不斷豐富生物大數據,最終建立一個所有人都能在常規診療中享受基因科技產業化成果的「人人服務」體系。(趙智源)

相關焦點

  •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在華大體驗精彩人生
    組建國家級綜合基因庫華大基因還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綜合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更有效地保護、開發和利用中國寶貴的遺傳資源,維護國家生物信息安全,提升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華大基因創新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典範,華大基因名列 FastCompany「2013 年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企業」第四、入選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雜誌「2013 年全球最具創新力技術企業」50 強、入選《環球科學》「2013
  • 金域檢驗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入選行業十佳創新業務
    金域檢驗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入選行業十佳創新業務 2017年 1 月15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辦的《質量與認證》雜誌發布 2016
  • 重估華大基因-新聞頻道-和訊網
    目前已開展的民生項目覆蓋了全國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共60餘個區域,民生項目篩查人次已累計達到800餘萬次。  4、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業務實現營收2.83億元,同比增長5.73%,佔總營收比重10.14%。  截至2019年末,公司在腫瘤臨床業務方面與全國超過400家三甲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累計為超過8萬名受檢者提供腫瘤相關基因檢測服務。
  • 「華大癌變」後續:華大基因一夜蒸發41億
    6月14日,華大基因昔日的合作夥伴南京昌健董事長王德明以一篇《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對華大基因發起控訴。舉報信主要針對華大基因3大罪狀:否認委託南京昌健運營的「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的存在,同時迫害。
  • 華大基因回應多項質疑
    8月1日,華大集團在深圳市舉辦第二期媒體開放日活動。針對近來外界關注的產檢風波、高層跳槽碧桂園、炒地等熱點話題,華大方面作出進一步回應。  「華大漏檢」有概念性錯誤  日前,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不斷發酵,矛頭直指華大基因。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
    對此,華大基因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接近翻倍,12月7日,華大基因兄弟公司華大智造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
  • 華大基因投資百億在武漢建千億產業園
    在4月28日的籤約儀式上,華大基因方面宣布,投資100億元重點用於五大項目上,力爭打造1000億元產值。投資分兩類,一是耗資5億建立創新平臺,每年通過教學,向全國輸送4000名基因人才。
  • 基因篩查有了新去處!華大優康升級為綜合門診部
    作為華大基因在中國大陸登記註冊的首家醫療機構,也是目前唯一對外的綜合服務窗口,以基因檢測的方式,提供唐氏症候群、地中海貧血、血友病等各類遺傳病與罕見病的早期篩查、診斷及後期幹預;同時對超早期腫瘤等進行基因檢查。對於健康人群,優康門診提供是否攜帶遺傳性腫瘤基因等的檢測。此次優康門診由單科門診邁入全科門診,將在精準醫療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 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上市一周年之際,「唐寶寶」話題卻將華大基因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提到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於2017年9月3日誕生了一名有缺陷和疾病的男嬰,根據男嬰母親描述,醫院醫生建議,產婦無需做傳統唐篩,直接做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DNA檢查」,並告知此檢查全面、先進,「準確率高達99.99%」。
  • 華大基因宣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400萬例
    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  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28歲和35歲是兩個生娃高峰期,而35歲以後懷上唐氏兒的機率大幅上升。
  • 華大基因CEO楊爽:用基因技術消滅聾啞盲傻學校
    楊爽稱,「現在的人在健康上的投入60%花在了人生最後一月上。用新的科技防控重大疾病是更有效的解決疾病的辦法。」     「我們與不同地區合作,以市場四分之一的價格為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人們做腫瘤等相關的基因檢測,防止他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楊爽稱,華大基因的防貧目標之一是通過基因篩查徹底關掉聾啞盲傻學校。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仍在微信傳播 華大基因闢謠並報案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8日晚間,針對12月7日傍晚有微博發文表示「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內容,華大基因通過官方微博闢謠,並表示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華大基因衝刺IPO:「生物界的騰訊」如何煉成?
    首發|創業家(ID:chaungyejia)文|王亞奇、葉靜上市路一波三折的華大基因終於迎來了登陸A股的倒計時。5月24日下午,華大基因成功過會。招股書顯示,本次華大基因擬發行4000萬股,籌資17.32億元。業內人士預計,華大基因有望近期登陸A股。
  • 華大基因攜手瀚維智能醫療 共同打造「兩癌」智能篩查新模式
    11月25日,華大基因與深圳瀚維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在宮頸癌篩查、乳腺癌篩查領域所長,共同合作打造「兩癌」智能篩查整體解決方案。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和瀚維智能醫療董事長孫熙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 華大基因總法徐茜:鑄專注於行業,享娛樂於生活
    她就是華大基因的總法律顧問及董事會秘書——徐茜。可以說,徐茜與華大基因的結緣,正是基於雙方「情投意合」的選擇。  2013年,徐茜正式加入華大基因,出任法務總監一職,80後的她尚不足30歲。是什麼原因讓她選擇了華大基因,又是什麼原因讓生物帝國垂青於她?法律是一個特別看重資歷和經驗的行業,所謂幸運,全憑修煉。  「我非常喜歡叔本華的一句話,『你只能做你想做的,不能要你想要的。』
  • 洩露14萬孕婦基因庫?華大基因:不存在數據出境
    10月24日晚間,科技部公開公布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處罰信息,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和艾德生物A股三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另外三家也是明星機構,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阿斯利康、昆皓睿誠。
  • 《人民日報》:華大基因用創新基因檢測技術推動實現精準醫療
    就在今年8月,由華大基因研發的中國首個基於國產測序平臺的肺癌多基因檢查試劑盒獲得準產批件,這意味著國產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臨床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10月,與該試劑盒配套的分析解讀軟體也獲得了相應批件。至此,華大基因的華翡冉-肺癌組織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從提取、建庫、測序(測序儀及試劑)到分析軟體的全流程均已獲得醫療器械證書和準入許可,可為腫瘤臨床患者提供可靠和規範的檢測服務。
  • 華大基因回應質疑: 「無創產檢並沒有被濫用」
    截至2018年5月31日,華大基因為全球313萬餘名孕婦提供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約1.9萬孕婦因該項技術提早發現了胎兒21、18、13號染色體數目異常並採取了預防措施。  湖南長沙一名孕婦在經無創產前篩查之後生下問題男嬰,日前經媒體報導後,華大基因受到廣泛質疑。
  • 華大基因:截止到2020年Q3華大基因已經發生研發費用256732082.38元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華大基因(300676)提問,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科研實力是檢驗上市公司的試金石。在研發投入上,華大基因依舊在投入巨大,2018年該公司的研發支出比2017年增長了51.9%,2019年的研發費用比2018年增長了21.61%。2020年年研發投入預計多少?對應產出有哪些?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華大基因的關注。截止到2020年Q3華大基因已經發生研發費用256,732,082.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