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提醒家長要注意

2020-09-07 攝影師Cherry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小學六年,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一二年級:

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 三四年級:

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 五六年級:

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我們發現,這時候我們口頭上能教給他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藉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一二年級家長該幫孩子抓什麼呢?

01

抓學習態度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度卻是最重要的。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麼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

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這樣學習態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後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02

抓學習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學習習慣的養成決定

孩子三年級成績調整和分流的結果


01

三年級,是道坎兒

&34;轉」在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 &34;轉」在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 "轉」在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了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後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 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01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孩子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比如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布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江老師支招:

    ✎ 遠期目標,即理想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 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周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後,再制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孩子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孩子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02

    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

    目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算是閱讀理解。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

    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江老師支招: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

    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03

    讀書的質量不高


    二年級時我們就已經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說我們班孩子閱讀起步是比較早的。

    但是江老師最近發現兩個情況:

    • 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 第二,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後臺留言說:「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江老師支招:

    大家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

    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提醒家長千萬注意
      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提醒家長千萬注意
      小語說: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家長要注意這些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新學期家長請注意: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轉給有需要的家長。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新學期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家長一定要重視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今天這篇文章,建議有需要的家長看看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孩子,老師家長千萬注意……
      對於孩子的學習,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有什麼有效對策呢?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每個孩子,家長速看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四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板泉中小·家校聯盟】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
      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三四年級: 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含3年級易出現問題及對策
      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家長需注意:孩子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就會拉開距離
      有部分家長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根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達到95分以上,想要拿滿分也不是沒有可能。其實有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一二年級恰恰是家長應該狠抓的時期,因為這個時間段是端正孩子學習態度,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一二年級的孩子因為年齡的關係,對父母通常比較依賴,他們對父母處於比較崇拜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內含三年級易出現問題及對策)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自打進入小學那天起,對於分數的執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停止過。尤其家長更喜歡拿孩子試卷的分數說事兒!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學渣和學霸的父母不太一樣!學渣家長在孩子幼兒園、或當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不督促孩子去學習,認為現在學得東西簡單,等孩子大了知道努力了再學也不遲。學霸家長擔心「三年級現象」,認為如果不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再學就吃力了,因此在孩子一二年級就開始狠抓學習。
    • 孩子上小學後,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一二年級的分數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所以不必太在乎成績,等到高年級再抓也不遲。 另一種則為「三年級滑坡」現象擔心,覺得一二年級也要狠抓學習,語文裡的生字、古詩、作文,數學裡的計算、概念理解都不能放鬆,不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再來趕就吃力了。
    • 一二年級時,孩子們的成績都「很好」,怎樣拉開與其他同學的差距
      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是小學學習中知識點最少的、分量最輕的,孩子可以不用費力氣就能學會。這就決定了試卷上的分數並不能體現孩子們之間的知識儲備差距。當然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可塑性最好的階段,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 班主任: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項能力,當心三年級被拉開差距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怎樣提高小學成績,三年級是關鍵期!家長們千萬要注意!
      總有家長覺得自家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成績非常不錯,經常考九十多分甚至滿分,為何到了三年級成績就突然下滑?這是因為小學低年級的成績帶有很大的欺騙性。怎樣提高孩子小學成績?三年級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關鍵期,也是拉開孩子差距的分水嶺。
    • 一二年級狠抓1個月,比五六年級緊盯1年更有效
      「一二年級根本拉不開多大差距,不用著急,等到五六年級再抓也不遲。」沒錯,一二年級確實比較簡單,只要聽課了,考試基本都會做。但三年級就不會這麼輕鬆了。有句話說得好:「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一二年級的孩子還太依賴父母,父母的教育態度決定孩子的行為習慣,也是學習自覺行為養成的關鍵階段;三四年級的孩子已經不再那麼依賴父母,開始主動學習,也是難以管教的開始;